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黑丸子

黑丸子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黑丸子

药方名称黑丸子

别名和血定痛丸(《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

处方白蔹500克(焙)白及120克(焙)南星180克(焙)芍药300克(焙)土当归120克(焙)骨碎补240克(焙)川乌90克(焙)牛膝180克(焙)百草霜300克赤小豆500克

制法上药同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和血定痛。治打扑伤损,骨断筋碎,百节疼痛,瘀血不散,浮肿结毒;风疾四肢疼痛,筋痿乏力,浑身倦怠,手足缓弱,行步不前,妇人诸般血风劳损。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用煨葱、酒或茶送下。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重订严氏济生方》:黑丸子

药方名称黑丸子

处方乌梅肉7个百草霜22克杏仁(去皮、尖,别研)3~7枚巴豆(去壳并油)2枚半夏(汤泡七次)9枚 缩砂仁3~7枚

制法上为细末,和匀,用薄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消食去积。治中脘有宿食,吞酸恶心,口吐清水,噫宿腐气,成心腹疼痛,中虚积聚,飧泄,赤白痢下。

用法用量每次服15丸,加至20丸,用熟水或姜汤送下。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世医得效方》卷七:黑丸子

药方名称黑丸子

处方干姜百草霜各30克木馒头60克乌梅败棕 柏叶 乱发各37.5克

制法上七味各烧灰存性,再加桂心9克,白芷15克,俱不见火,同为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痔漏下血日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米饮送下30丸。用之累验。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七

《济生》卷四:黑丸子

药方名称黑丸子

处方乌梅肉7个,百草霜3分,杏仁(去皮尖,别研)3-7枚,巴豆(去壳并油)2枚,半夏(汤泡7次)9枚,缩砂仁3-7枚。

制法上为细末,和匀,用薄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中脘有宿食,吞酸恶心,口吐清水,噫宿腐气,或心腹疼痛,及中虚积聚飧泄,赤白痢下;脾胃怯弱,饮食过伤,留滞不化,遂成下痢。

用法用量每服15丸,加至20丸,用熟水送下,姜汤亦得。更看虚实,增损丸数。或因食生冷鱼脍等,用治中汤送下亦得。

摘录《济生》卷四

《名家方选》:黑丸子

药方名称黑丸子

处方合欢霜5钱,沉香1钱,木香2钱,黄连4钱,熊胆3钱。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以熊胆为衣。

功能主治积气虫癖及心腹痛。

用法用量白汤送下。

摘录《名家方选》

《朱氏集验方》卷六引黄伯材方:黑丸子

药方名称黑丸子

处方乌梅3个(去核,焙干),生半夏大者5个,杏仁5粒(去皮尖,面炒),巴豆20粒(去油,存性)。

制法上为细末,生姜汁煮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长幼积滞。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汤送下。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六引黄伯材方

杨氏家藏方》卷五:黑丸子

药方名称黑丸子

处方黑牵牛天门冬(去心)各等分(生用)。

制法上为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胸膈痞塞,心腹坚胀,气积气块,及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温熟水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五

《得效》卷七:黑丸子

药方名称黑丸子

处方干姜1两,百草霜1两,木馒头2两,乌梅5分,败棕5分,柏叶5分,油发5分(各烧灰存性,再入后药),桂心3钱,白芷5钱。

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年痔漏下血。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米饮送下。

摘录《得效》卷七

幼幼新书》卷二十二引《婴孺方》:黑丸子

药方名称黑丸子

处方当归4分,细辛3分,附子(炮)3分,干姜3分,胡椒(汗)3分,盐豉2合,巴豆10枚(去皮,炒),狼毒(炙)1分,杏仁(去皮,炒)10个。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胡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水癖。

用法用量每服3丸,1日1次。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二引《婴孺方》

《理伤续断方》:黑丸子

药方名称黑丸子

别名和血定痛丸

处方白蔹1斤(焙),白及4两(焙),南星6两(焙),芍药10两(焙),土当归4两(焙),骨碎补8两(焙),川乌3两(焙),牛膝6两(焙),百草霜10两,赤小豆1斤。

制法除星、芍、归、补、膝、豆用土产者,草霜釜上取,共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打扑伤损,驴马跌坠,骨断筋碎,百节疼痛,瘀血不散,浮肿结毒,一切风疾,四肢疼痹,筋痿力乏,浑身倦怠,手足缓弱,行步不前,妇人诸般血风劳损。外感风寒,肢体作痛,流注膝风。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用煨葱酒或茶任下。

注意孕妇莫服。

摘录《理伤续断方》

《名家方选》:黑丸子

药方名称黑丸子

处方莪术5钱,合欢4钱,木香2钱,黄连3钱,熊胆3钱(或减半)。

制法上为细末,四味面糊为丸,乃以熊胆为衣。

功能主治积气虫癖及心腹痛。

用法用量白汤送下。

摘录《名家方选》

普济方》卷三九四引《灵苑方》:黑丸子

药方名称黑丸子

处方茵陈半两,蜀升麻半两,常山半两,芒消半分,麻黄(去节根)1两,官桂(去粗皮)1分,附子1个(烧黑留心)。

制法上为极细末,旋炒1大钱,入杏仁2粒(去皮尖,灯烧黑存性),巴豆○粒(压去油),寒食面糊为丸,如麻子大;大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退热,定吐逆兼除食伤。主

用法用量每服5丸,吐不止,茅根竹叶汤送下;热攻泻血,蜜炒生姜汤送下;若吐血、眼眦出血者,生油、冷酒送下;伤寒手脚心冷,冷茶清送下;失音,竹沥酒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四引《灵苑方》

猜你喜欢

  • 调经促孕丸

    药方名称调经促孕丸处方鹿茸(去毛)5g淫羊藿(炙)10g仙茅10g续断10g桑寄生10g菟丝子15g枸杞子10g覆盆子10g山药30g莲子(去心)10g茯苓15g黄芪10g白芍15g酸枣仁(炒)10g

  • 络石煎丸

    药方名称络石煎丸处方络石半两,射干半两,川大黄1分,木通1分(锉),白药、川升麻半两,牛蒡子1分,玄参1分,甘草半两,白蜜2两,白蒺藜1分,马牙消1分,黄药1分,地黄汁半斤。制法上除药汁外,捣罗为末,

  • 诃黎勒煮汤

    药方名称诃黎勒煮汤处方诃黎勒(煨,去核)1两半,桑叶2两半(切)。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功能主治小儿下痢,渴不彻,腹胀不能食。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分温徐徐服。摘录《圣济

  • 穿粉散

    《医宗金鉴》卷六十五:穿粉散药方名称穿粉散处方轻粉(研,隔纸微炒)穿山甲(炙)铅粉黄丹各9克(水飞)制法共研极细末。功能主治主旋耳疮。生于耳后缝间,延及耳折上下,如刀裂之状,色红,时流黄水。由胆脾湿热

  • 开结汤

    药方名称开结汤处方柴胡3克,续断3克,神曲3克,香附9克,川芎9克,当归30克,丹皮9克,熟地30克,白术15克,甘草3克。功能主治养血舒肝。主血虚肝郁。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辨证

  • 含化止嗽丸

    药方名称含化止嗽丸处方款冬花(炒)1两,杏仁(去皮尖,麸炒)1两,贝母(去心泡)1两,吴白芷1两半,甘草(炙)1两半。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15丸。功能主治润养心肺。主肺气不和,咳嗽。用法用量

  • 耳聋丸

    《青囊秘传》:耳聋丸药方名称耳聋丸处方巴豆2粒,全虫2个,麝香2厘,石菖蒲2寸。制法蒜汁为丸,莲子大,丝绵裹好。功能主治耳聋。用法用量右聋塞左耳,左聋塞右耳,两耳俱聋者,次第塞之,日1易。摘录《青囊秘

  • 发疹紫草散

    药方名称发疹紫草散别名紫草散(《明医杂着》卷六)。处方紫草甘草糯米黄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主麻疹;痘疹黑陷。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方类聚》卷二六四引亢拱辰方

  • 加减地黄丸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加减地黄丸药方名称加减地黄丸处方熟地山药山萸肉 丹皮五味子百药煎功能主治养阴生津。治上消,阴亏津伤,舌赤裂,咽如烧,大渴引饮,夜间更甚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

  • 葛犀汤

    药方名称葛犀汤处方葛根、犀角、牛子、桔梗、连翘、栀子、蝉衣、荆芥、马勃、楂炭、甘中黄。功能主治烂喉痧,灼热神烦,喉腐,脉弦,痧隐成片,不分颗粒,无汗舌垢者。摘录《疫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