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麦门冬散

麦门冬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麦门冬散

药方名称麦门冬散

处方小草(去心)、黄连(去须)、升麻(去粗皮)、犀角屑、甘草(炙)、枳壳(去瓤.炒黄)、黄芩大青(去根),各半两;芒硝一两,麦门冬(去心)三分。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丈夫、妇人蕴积邪热,心胸烦闷,咽干口燥,睡卧不安,或大、小肠不利,口舌生疮,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食后温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七:麦门冬散

药方名称麦门冬散

处方麦门冬15克(去心)半夏15克(汤洗七遍去滑)陈橘皮22.5克(汤浸,去白、瓤,焙)白茯苓22.5克甘草7.5克(炙微赤,锉)枇杷叶15克(拭去毛,炙微黄)人参22.5克(去芦头)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降逆止呕。治反胃。气阴两虚,呕哕吐食,烦热。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4克,大枣3枚,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七

仁斋直指》卷二十一:麦门冬散

药方名称麦门冬散

处方地黄麦门冬9克生姜3克白药蒲黄各6克 白蜜66毫升

制法上药捣细。

功能主治凉血滋阴。治防虚火旺所致的鼻衄。

用法用量以井水600毫升,煎至420毫升,分二次服。

备注景岳全书》卷五十三"白药"作"白芍药"。

摘录仁斋直指》卷二十一

猜你喜欢

  • 开郁至神汤

    药方名称开郁至神汤处方人参3克香附9克茯苓6克白术3克当归6克白芍15克陈皮1.5克甘草1.5克 炒栀子3克柴胡15克功能主治治肝胆气郁,胃皖饱闷,胸胁腆胀,膈咽不通,吞酸吐食,见食则喜,食完作楚,头

  • 加减银翘散

    《温病条辨》卷一:加减银翘散药方名称加减银翘散处方连翘3克 银花2.4克 元参1.5克犀角1.5克麦冬1.5克竹叶0.9克制法共为粗末。功能主治治心疟,热多昏狂,谵语烦渴,舌赤中黄,脉弱而数者。用法用

  • 葫芦散

    《绛囊撮要》:葫芦散药方名称葫芦散处方切颈葫芦(连子烧存性)。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腹胀,黄肿。用法用量每服1个,食前温酒送下,或白汤下。10余日见效。摘录《绛囊撮要》《鸡峰》卷十九:葫芦散药方名称葫芦

  • 桃仁杜仲汤

    药方名称桃仁杜仲汤处方红花9克,桃仁9克,羌活9克,赤芍9克,炒杜仲15克,川断9克,木瓜9克,小茴香9克,破故纸9克。功能主治补肾壮腰,理气止痛。主腰部损伤,伤及肾气。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

  • 加味枳壳半夏汤

    药方名称加味枳壳半夏汤处方枳壳1钱,半夏1钱,桔梗1钱,茯苓1钱,苦葶苈(微炒)1钱,防己1钱,薄荷1钱,紫苏1钱,马兜铃1钱,桑白皮(炒)1钱,甘草(炙)5分。功能主治上焦有热,咳嗽黄痰,痞满气喘。

  • 推气丸

    药方名称推气丸处方槟榔枳实(小者,去氟)陈橘皮(去白)黄芩大黄黑牵牛各等分(并生用)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行气除痞,泻火通便。治三焦痞塞,气不升降,胸腹胀满,大便秘涩,小便赤黄。

  • 喝起丸

    药方名称喝起丸处方萆薢1两,杜仲(酥炒去丝)1两,葫芦巴(生脂麻炒)1两,破故纸(炒)1两,小茴香1两(盐水浸1宿),胡桃仁1两(汤去皮)。制法将胡桃为末,同前5味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小肠气

  • 橄榄汤

    药方名称橄榄汤处方百药煎3两(细切作片子),檀香(锉,焙)半两,白芷半两,甘草(炙)1两。制法为细末。功能主治止渴生津。主用法用量上沸汤点服。摘录《百一》卷二十

  • 调元散瘀汤

    药方名称调元散瘀汤处方党参3钱,生炙黄耆3钱,川芎2钱,当归4钱,乳香8分(制去油),没药8分(制去油),肉桂6分,生甘草8分,青木香5分。功能主治产后流注。即恶露流入腰肾关节、肩背手足等处,或漫肿,

  • 金箔膏

    《幼幼新书》卷九引《聚宝方》:金箔膏药方名称金箔膏处方金箔22片,赤足蜈蚣(全者)1条,铁粉3两,白花蛇3两(醋浸1宿,取肉,焙),水银(锡结砂子)1分,朱砂(研)1分,白附子1分,轻粉1分,白僵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