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防风酒

防风酒

《千金》卷三:防风酒

药方名称防风酒

处方防风1斤,独活1斤,女萎2两,桂心2两,茵芋1两,石斛5两。

功能主治产后中风。

用法用量以酒2斗,渍3宿。初服1合,稍加至3-4合,每日3次。

摘录《千金》卷三

圣济总录》卷十八:防风酒

药方名称防风酒

处方防风(去叉,锉碎)1斤,天麻(锉碎)5两,黍米1石,枸杞根(刮去皴皮,去心,锉碎用)5斤,好面曲15斤。

制法上将防风天麻、枸杞根3味,以水6斗,煮取3斗,去滓,置于不津器中;将黍米依造酒蒸馈,蒸讫,入曲末拌,分3酘,如常法,又取槐白皮1斤(细锉),并用3年纯黑猫儿1个,去皮肠肚外烂煮,同锉槐白皮相和入酒,酒熟压去糟。

功能主治恶风癞病。

用法用量每服温饮3-4合至5合,日2夜1。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八

圣济总录》卷九:防风酒

药方名称防风酒

处方防风(去叉)2两,白术1两半,山茱萸(并子用)1两半,山芋(干者)1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半,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半,细辛(去须叶,轻炒)1两半,独活(去芦头)1两半,秦艽(去土)1两半,茵芋(去粗茎)1两半,杏仁(汤浸,退去皮尖双仁,炒)1两半,紫巴戟(去心)2两,桂(去粗皮)2两,麻黄(去节,先煎去沫,焙干用)2两,生姜(切,焙)2两,磁石(生,捶碎如大豆粒,浸去赤汁)半斤,薏苡仁(炒)3两,生地黄(净洗,细切,焙)2两半。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生绢囊盛,以无灰清酒3斗,浸6-7日。

功能主治肉苛。

用法用量空心温饮4-5合,以知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

猜你喜欢

  • 橘姜汤

    药方名称橘姜汤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生姜2两。功能主治霍乱后,烦躁,卧不安。小儿痢后虚,手足心热,痢纵未断。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匕,水1盏半,入醋少许,煎至1盏,去滓温服。摘录《

  • 牡蛎黄耆桂枝汤

    药方名称牡蛎黄耆桂枝汤处方牡蛎3克黄耆6克桂枝1.5克 麻黄根3克白术甘草各1.5克 浮麦3克功能主治治自汗,盗汗。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启蒙》卷四

  • 弹鬼丸

    药方名称弹鬼丸处方雄黄2两,丹砂2两,石膏4两,乌头1两,鼠妇1两。制法上为散,白蜡5两,铜器中火上消之,下药搅令凝为丸,如楝实大,以赤縠裹1丸。功能主治时气瘴疫。用法用量男左女右,肘后带之。摘录《千

  • 河车封髓丹

    药方名称河车封髓丹处方天门冬、熟地黄、人参,河车1具。功能主治肾痹。腰痛遗精,小便时时变色,足挛不能伸,骨痿不能起,因房劳精竭者。用法用量方中前三味用量原缺。摘录《症因脉治》卷三

  • 加味术附汤

    《医部全录》卷四三二引《幼幼近编》:加味术附汤药方名称加味术附汤处方人参、白术(炒)、茯苓、甘草(炙)、肉果(煨)、附子(炮)(1方加木香)。功能主治小儿慢惊吐泻身凉,或因脏寒洞泄。用法用量每服3钱,

  • 补气清痢汤

    药方名称补气清痢汤处方人参1钱5分,炙黄耆3-5钱,甜白术3钱(土炒黄),云苓2钱,当归2钱(酒炒),白芍3钱(酒炒),车前子3钱,枳壳1钱5分,陈皮1钱5分,炙甘草5分。功能主治气虚下陷,久痢不愈,

  • 黄柏黑散

    《外台秘要》卷三十六引《古今录验》:黄柏黑散药方名称黄柏黑散处方黄柏(炙)30克 釜底墨1.2克制法上二味,捣和为散。功能主治治小儿脐中有渗出液,久不愈。用法用量以粉洒于脐中,即愈。摘录《外台秘要》卷

  • 常山锉散

    药方名称常山锉散处方常山、川乌头(生,去皮脐)、甘草(炙)各等分。功能主治疟疾。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1钱半,用好酒2盏,煎至1盏,露1宿,至发日五更初服。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三

  • 补脾益肾汤

    药方名称补脾益肾汤处方党参12g,黄耆12g,萆薢12g,墨旱莲12g,茜草12g,熟地15g,小蓟草30g,炒白术9g,威喜丸(分吞)9g,炒知母6g,炒黄柏6g。功能主治补脾益肾,清热化湿。主膏淋

  • 百草煎

    药方名称百草煎处方百草(凡田野山间者,无论诸品皆可取用;然尤以山草为胜,辛香者佳;冬月可用干者,须预为收采之)。功能主治百般痈毒,诸疮损伤疼痛,腐肉肿胀,或风寒湿气留聚,走注疼痛,水臌肿胀等症。用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