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覆盆子丸

覆盆子丸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覆盆子丸

药方名称覆盆子丸

处方覆盆子90克 苁蓉巴戟天龙骨五味子鹿茸茯苓天雄续断薯蓣白石英各75克 干地黄60克菟丝子90克蛇床子37.5克远志干姜各45克

制法上药十六味,研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劳伤羸瘦。

用法用量酒服15丸,每日二次,渐渐加至30丸。

注意服药期间,忌生冷及不洁等腐败食物。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

御药院方》卷六:覆盆子丸

药方名称覆盆子丸

处方覆盆子(去萼)1两,远志(去心)1两,杜仲(去皮,炒去丝)1两,柏子仁(炒香,另捣之)2两,枸杞子(焙干)2两,地肤子(微焙香)1两,胡桃仁(去皮,另研)2两。

制法上为细末,将山药末同白面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壮筋骨,益子精,明目,黑髭发。主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六

《圣惠》卷九十八:覆盆子丸

药方名称覆盆子丸

处方覆盆子半斤,五粒松半斤,枸杞子6两,秦皮4两,川升麻3两,巨胜5两,楮实5两(水淘去浮者,晒干,微炒)。

制法上为末,以生地黄汁6升,好醋半升,蜜半升,酥7两,先煎地黄汁等十余沸,入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暖下元,变白发。主诸风虚。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温酒送下;如不饮酒,以浆水下。

注意白蒿青蒿、荏子、萝卜、蒜。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覆盆子丸

药方名称覆盆子丸

处方覆盆子1两,五味子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酸枣仁1两,白术1两,熟干地黄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虚。主肝脏虚寒,面青黄色,两肋胀满,筋脉不利,背膊疼痛,瘦乏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米饮亦得。

摘录《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圣济总录》卷八十九:覆盆子丸

药方名称覆盆子丸

处方覆盆子(去萼)1两半,巴戟天(去心)1两半,山芋1两半,泽泻1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半,白术(炒)1两,桂(去粗皮)1两,菟丝子(酒浸,别捣)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干姜(炮裂)1两,山茱萸1两,细辛(去苗叶)1两,远志(去心)1两,甘草(炙,锉)1两,五味子1两,陈橘皮(去白,炒)1两,龙骨1两,石斛(去根)1两,青木香1两,槟榔(锉)1两,芎?1两,熟干地黄(焙)1两,赤石脂1两,陈曲(炒)1两,柏子仁1两,地骨皮1两,蛇床子1两,肉苁蓉(去皱皮,酒浸,切,焙)2两,黄耆(锉)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令人肥健。主虚劳腰痛,不能运动;及男子五劳七伤,下元虚损。

用法用量每服40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九

《圣惠》卷三:覆盆子丸

药方名称覆盆子丸

处方覆盆子1两,细辛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决明子半两,芎?半两,五味子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白茯苓半两,羌活半两,桂心半两,柏子仁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甘菊花半两,枸杞子半两,车前子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气不足,两目昏暗,热气冲上,泪出疼痛,两胁虚胀,筋脉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注意忌酒、湿面、炙煿。

摘录《圣惠》卷三

圣济总录》卷九十六:覆盆子丸

药方名称覆盆子丸

处方覆盆子1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黄耆(炙,锉)1两,五味子1两,补骨脂(炒)1两,乌药1两,石斛(去根)1两,泽泻1两,荜澄茄1两,沉香(锉)1两,巴戟天(去心)1两,熟干地黄(焙)1两半,芎?3分,当归(切,焙)3分,赤芍药3分,山茱萸3分,菟丝子(酒浸3日,捣,焙)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顺脏气,补益下经。主元脏虚弱,脐腹(疒丂)痛,膝胫少力,百节酸疼,昏倦多睡,小便频浊,头眩痰唾,背脊拘急,饮食无味。

用法用量每服20丸,加至30丸,食前温酒送下;米饮、盐汤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六

圣济总录》卷一八七:覆盆子丸

药方名称覆盆子丸

处方覆盆子3两半(拣去梗萼杆),巴戟天(穿心紫者,去心)2两,肉苁蓉(酒浸,去皱皮,切片,焙干)2两,远志(去心)2两,牛膝(酒浸1宿,焙干)2两,五味子(洗净,焙干)2两,续断2两,山茱萸(去核,焙干)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肝益肾,平养心气,聪耳明目。主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温酒送下。渐加至100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七

普济方》卷二二六引《卫生家宝》:覆盆子丸

药方名称覆盆子丸

处方地黄2两,菟丝子1两,五味子1两,枸杞子1两,覆盆子1两,牛膝1两,葫芦巴1两,绵黄耆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诸虚。主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生地黄汁熬成膏,每服半匙,用酒调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二六引《卫生家宝》

《圣惠》卷九十八:覆盆子丸

药方名称覆盆子丸

处方覆盆子1两,薯蓣1两,石斛(去根,锉)1两,熟干地黄1两,牛膝(去苗)1两,阳起石(酒煮半日,细研,水飞过)1两,桂心1两,巴戟1两,肉苁蓉(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1两,菟丝子(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1两,蛇床子1两,山茱萸1两,枸杞子1两,五味子1两,人参(去芦头)1两,赤石脂1两,泽泻1两,鹿茸(去毛,涂酥,炙令微黄)1两,白茯苓1两,远志(去心)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强力益气,补虚损,壮腰脚,安五脏,驻颜色。主五劳七伤。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渐加至30丸。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覆盆子丸

药方名称覆盆子丸

处方覆盆子(去梗)半两,巴戟天(去心)半两,五味子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山芋半两,鹿茸(去毛,酥炙)半两,黄耆(锉)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熟干地黄(焙)1两,远志(去心)1分,石斛(去根)3分,肉苁蓉(酒浸,去皱皮,切,焙)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劳七伤,骨髓虚惫。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千金》卷十九:覆盆子丸

药方名称覆盆子丸

处方覆盆子12分,苁蓉10分,巴戟天10分,白龙骨10分,五味子10分,鹿茸10分,茯苓10分,天雄10分,续断10分,薯蓣10分,白石英10分,干地黄8分,菟丝子12分,蛇床子5分,远志6分,干姜6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益,令人充健。主五劳七伤,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15丸,酒送下,日2次。细细加至30丸。

注意忌生冷、陈臭。

摘录《千金》卷十九

猜你喜欢

  • 除湿健脾汤

    药方名称除湿健脾汤处方白术(去芦,炒)1钱5分,苍术(术泔浸,炒)1钱,白茯苓(去皮)1钱,白芍(醋炒)1钱,当归8分,厚朴(去皮,姜炒)6分,陈皮8分,猪苓7分,泽泻7分,柴胡5分,升麻5分,防风(

  • 豆姜汤

    药方名称豆姜汤处方黑豆1合(拣择紧者,拭令净),生姜半两。功能主治霍乱吐利,心烦壮热。霍乱后,烦躁卧不安。用法用量以浆水1大盏,煎至6分,去滓,分温3服。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圣济总录》卷四

  • 鳖灰散

    药方名称鳖灰散处方鳖甲头(烧灰)。功能主治男子阴头痈不能治者,及妇人阴疮脱肛。用法用量以鸡子白和敷之。摘录《普济方》卷三○一

  • 胆蛔汤

    药方名称胆蛔汤处方槟榔15克 苦楝根皮6克使君子9克(炒香)炒榧子9克乌梅3克木香3克 炒枳壳3克功能主治驱蛔解痉止痛。主胆道蛔虫病。右上腹阵发性剧痛,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屈膝体位。用法用量水煎服。注

  • 增损四物汤(易简方)

    药方名称增损四物汤(易简方)处方当归、川芎、人参、干姜(炮)、甘草(炙)、白芍药,各等分。炮制上俰咀。功能主治治妇人气血不足,四肢怠惰,乏力少气。兼治产后下血过多,荣卫虚损,阴阳不和,乍寒乍热,并皆服

  • 犀黄丸

    药方名称犀黄丸别名西黄丸(《治疗汇要》卷下)。处方犀黄0.9克乳香(去油)没药(去油)各30克(研极细末)麝香4.5克 黄米饭30克制法上药,用黄米饭捣烂为丸。忌火烘,晒干。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 南星膏

    药方名称南星膏处方牛胆南星15克人参白术山药白茯苓茯神(去木)羌活甘草(炙)各9克 白僵蚕(去嘴,炒)全蝎(去毒,薄荷汤浸,炙)各9克 辰砂6克(水飞,别研)麝香0.3克制法上为细末,入辰砂、麝香研匀

  • 补肾益精汤

    药方名称补肾益精汤处方熟地黄30克,枸杞子15克,山药15克,茯苓15克,巴戟天15克,党参15克,补骨脂15克,仙茅15克,淫羊藿15克,山萸肉15克,露蜂房10克,蛇床子10克。功能主治补肾填精。

  • 橘红汤

    方出《证类本草》卷二十三引孙尚方,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四:橘红汤药方名称橘红汤处方橘皮2两(汤浸,去瓤,锉)。功能主治诸吃噫,干呕。用法用量以水1升,煎之5合,通热顿服。更加枳壳1两(去瓤,炒)同煎

  • 火轮丸

    《重订严氏济生方》:火轮丸药方名称火轮丸处方干姜(炮)附子(炮,去皮、脐)肉豆蔻(麸裹,煨)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温中止泻。治肠胃虚寒,心腹冷痛,泄泻不止。用法用量每服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