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肾地黄丸

补肾地黄丸

活幼心书》卷下:补肾地黄丸

药方名称补肾地黄丸

处方山药(去黑皮)山茱萸(酒浸润,蒸透,去核,取皮用)熟干地黄(酒洗,焙干)各15克鹿茸(蜜或酒涂,炒)川牛膝(酒洗,焙)各12克 牡丹根皮(净洗)白茯苓(去皮)各9克泽泻(去粗皮)6克

制法上药锉焙为末,炼蜜为丸,如麻仁大。

功能主治主禀赋不足,肾气虚弱,骨髓枯竭,囟大,头缝不合,语迟、行迟、齿迟者。

用法用量每服15~25丸,空腹时用温盐汤或温酒送下。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三:补肾地黄丸

药方名称补肾地黄丸

处方地黄半斤,(酒浸2日,蒸烂研膏与柏拌,晒干),鼠苓1两(酒炒),白茯苓4两,黄柏1斤(锉,同地黄晒干),当归(酒洗)、枳壳(去瓤)、麦门冬(去心)1两,熟地黄(酒浸)2两,天门冬(去心)2两,拣参2两,甘菊花2两,生芩1两。

制法上为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降心火,益肾水,除骨蒸,壮筋骨,明眼目。主消渴。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盐酒送下。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三

《保命歌括》卷三十四:补肾地黄丸

药方名称补肾地黄丸

处方地黄(酒洗)8两(再蒸,焙干,取末,忌铁),山药(刮去赤皮)4两,茱萸(去核,取肉,焙干)4两,白茯苓(去筋膜)4两,巴戟(去心取肉)4两,肉苁蓉(酒洗,去外鳞,破去内白膜,晒干)2两,杜仲(去粗皮,切,盐水炒丝尽,取末)3两,川牛膝(去芦,酒洗,焙干)3两,芡实(取肉)3两,甘枸杞(焙)2两,远志(去芦取肉)2两。

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子服之壮阳益精补肾。女子服之则月事以时下,能令有子,小儿服之能治胎禀怯弱之病。主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盐汤亦可。

摘录《保命歌括》卷三十四

幼幼集成》卷三:补肾地黄丸

药方名称补肾地黄丸

处方地黄1两,怀山药1两,山萸肉1两,嫩鹿茸2两,淮牛膝2两,粉丹皮1两,白云苓1两,宣泽泻1两,北五味1两,补骨脂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先天不足,肝肾虚喘。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淡盐汤送下。

摘录幼幼集成》卷三

猜你喜欢

  • 枳实理中圆

    药方名称枳实理中圆处方枳实(麸炒)一两,白术、人参(去芦)、甘草(炙)、白茯苓(去皮)、干姜(炮),各二两。炮制上捣,罗为细末,炼蜜为圆,如鸡子黄大。功能主治理中焦,除痞满,逐痰饮,止腹痛。大治伤寒结

  • 解毒排脓散

    药方名称解毒排脓散处方连翘、川芎、柴胡、酒芩、青皮、忍冬、牛蒡子、黄耆、皂角刺、大黄、当归。功能主治肿毒。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2钟,煎至7分,去滓温服。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九○引《修月鲁

  • 斑玄丸

    药方名称斑玄丸别名斑延丸(《医略六书》卷二十八)。处方斑蝥(去头、足、翅,炒)延胡索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糊丸。功能主治主治妊娠异胎,状似症瘕,及气血痛等。用法用量用酒送下。以胎堕为度。摘录《医学入门》卷

  • 加味化痰丸

    《赤水玄珠》卷六:加味化痰丸药方名称加味化痰丸处方人参1两,白术1两,半夏(制)1两,茯苓1两,桔梗1两,枳实半两,香附半两,前胡半两,甘草半两。制法上为细末,用半夏末、姜汁糊为丸。功能主治理气化痰。

  • 川芎圆

    药方名称川芎圆处方川芎、龙脑、薄荷叶(焙干),各七十五。两细辛(洗)五两,防风(去苗)二十五两,桔梗一百两,甘草(炙)三十五两。炮制上为细末,炼蜜搜和,每一两半,分作五十圆。功能主治消风壅,化痰涎,利

  • 败毒散加黄芩汤

    药方名称败毒散加黄芩汤别名败毒散、败毒加黄芩汤处方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黄芩、桔梗、枳壳、人参、茯苓、甘草。功能主治瘟病壮热,不恶风寒而渴。疟疾。用法用量败毒散(《医林绳墨大全》卷一)、败毒加

  • 女宝调经丸

    药方名称女宝调经丸处方全当归96克乌药60克丹参240克香附96克白芍45克 小胡麻90克 广皮36克川芎24克 益母草120克制法上药研末,用红枣煎汤泛丸。功能主治治妇女月经不调。用法用量每服6~9

  • 加味羌活散

    《伤寒全生集》卷三:加味羌活散药方名称加味羌活散处方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枳壳桔梗人参茯苓川芎升麻芍药甘草功能主治治斑疹初出,憎寒壮热,头疼体痛,胸满不利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加生姜煎服。斑盛者,加黄连。摘录

  • 聚瑶丹

    药方名称聚瑶丹处方辰砂2两,铁铧粉2两1分(煅),牡蛎1两1分(煅),人参半两,珍珠10两,大金箔200片(研),天花粉1两,宣连1两(九节者,去须),苦参1两,扁豆(白者)1两,知母1两1分。制法上

  • 至圣保命金丹

    药方名称至圣保命金丹别名保命金丹(《医学纲目》卷十)。处方贯众30克 生地黄21克大黄15克青黛板蓝根各9克朱砂(研)蒲黄薄荷各7.5克 珠子(研)龙脑(研)各4.5克麝香3克(研)牛黄7.5克(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