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气黄耆汤

补气黄耆汤

圣济总录》卷八十六:补气黄耆汤

药方名称补气黄耆汤

处方黄耆(锉)人参茯神(去木)麦门冬(去心,焙)白术五味子桂(去粗皮)熟干地黄(焙)陈橘皮(去白,焙)阿胶(炙燥)各30克当归(切,焙)白芍牛膝(酒浸,切,焙)各23克甘草(炙,锉)15克

制法上十四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主肺劳。饮食减少,气虚无力,手足颤抖,面浮喘嗽。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2枚(擘破)同煎至9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六

圣济总录》卷三十一:补气黄耆汤

药方名称补气黄耆汤

处方黄耆(锉)半两,芍药半两,桂(去粗皮)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五味子半两,前胡(去芦头)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当归(切,焙)半两,人参半两,甘草(炙)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后骨节烦疼,不欲食,食即气胀、汗出。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拍碎),大枣3枚(擘破),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猜你喜欢

  • 葱胶汤

    《圣济总录》卷九十七:葱胶汤药方名称葱胶汤别名葱白阿胶散(《鸡峰普济方》卷十六)、葱白散(《朱氏集验方》卷六)。处方阿胶10片 葱1握(切)功能主治养血润肠,通阳行气。主老年血虚,肠中阳气不通,大便秘

  • 加味附子理中汤

    《眼科临症笔记》:加味附子理中汤药方名称加味附子理中汤处方人参2钱,干姜1钱,白术1钱,细辛5分,甘草1钱,葱白1寸,大枣1枚。功能主治瞑目症。二目不疼不肿,紧闭难睁,头晕神昏。用法用量水煎服。另用牙

  • 顾母理脏汤

    药方名称顾母理脏汤处方枳壳4.5克(麸炒)青皮4.5克厚朴3克干姜1.5克谷芽6克(炒)当归6克茯苓6克白术3克木香1.5克白蔻1.8克橘饼9克(切片)功能主治温中健脾,理气消胀。治大肠胀。腹胀肠鸣而

  • 冰蛤散

    药方名称冰蛤散处方龙骨1两,蛤粉1两,梅片5分。制法将龙骨、蛤粉先研为细面,然后再入海片研均。功能主治燥湿解毒。主湿热流窜,皮肤糜烂。及鼻生粟米疮,儿童鼻疮,黄水疮,秃疮,脚气。用法用量干敷或用香油调

  • 神功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神功丸药方名称神功丸处方大黄(面裹煨)、诃子肉、麻子仁(别研)、人参(去芦),各一两。炮制上为细末,入麻仁泥和匀,炼蜜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大便不通。用法用量每服三

  • 内固接骨丹

    药方名称内固接骨丹处方古字钱60克(先于火内烧令通赤,酣内焠十次)自然铜30克硫黄30克制法以上三味,捣罗为末,后入瓶内,以坯子泥封固瓶口,候干,倒下瓶子,簇火烧令通赤,候冷取出,捣罗,入水银30克同

  • 龙腾饮

    药方名称龙腾饮处方芎藭1钱,黄芩1钱,黄连1钱,大黄5分。功能主治妊娠盛怒而气暴逆,吐血衄血,或突然胸痛者。用法用量上以麻沸汤1合渍之,须臾绞去滓,顿服。摘录《产论》卷一

  • 护膜散

    《医宗金鉴》卷六十七:护膜散药方名称护膜散处方白蜡白及各等分制法共研细末。功能主治化毒散结,生肌护膜。治痈疽生于胁肋、腰腹空软之处,不论将溃已溃,有透膜之变者。用法用量轻剂3克,中剂6克,大剂9克,黄

  • 伐阴汤

    药方名称伐阴汤处方缩砂7.5克 桂7.5克生姜15克甘草9克制法上药哎咀,作一服。功能主治解菌蕈毒。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温服。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六四引《吴氏集验方》

  • 葡萄姜蜜汁

    药方名称葡萄姜蜜汁处方鲜葡萄汁生姜汁各50克 绿茶5克蜂蜜适量制法以沸冲浸浓绿茶1杯,对入葡萄汁、姜汁、蜂蜜即可。功能主治除烦止渴,健胃止痢。适用于细菌性痢疾。用法用量每日2次,趁热顿服。摘录《民间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