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中丸

补中丸

《竹林女科》卷四:补中丸

药方名称补中丸

处方川芎1两,当归1两,黄耆(蜜炙)1两,白术(蜜炙)1两,人参1两,白芍1两,杜仲(盐水炒)1两,川续断1两,阿胶(炒珠)1两,五味子(炒)1两,甘草(蜜炙)5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妇人脾胃虚寒,带脉无力,不孕。

用法用量白汤送下。

摘录《竹林女科》卷四

《万氏家抄方》卷一:补中丸

药方名称补中丸

处方龙骨5钱,白豆蔻3钱,肉果(煨)3钱,干姜(煨)5钱,砂仁3钱,川椒(去目,焙)3钱,破故纸(炒)5钱。

制法神曲糊丸。

功能主治滑泄不止。

用法用量米饮送下。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一

《袖珍》卷四引《圣惠》:补中丸

药方名称补中丸

处方川芎5钱,白芍药5钱,黄耆5钱,当归5钱,人参5钱,陈皮5钱,白术1两,地黄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虚损诸疾。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温水送下,常服。

摘录《袖珍》卷四引《圣惠》

《魏氏家藏方》卷七:补中丸

药方名称补中丸

处方白芷2两,罂粟壳(去蒂瓤)1两半(半生,半炒),当归(焙,去芦)1两,枳壳(麸炒,去瓤)1两,陈皮半两(去白,炒),橡斗(大者)7枚(小者)10枚。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赤白痢。

用法用量每服1丸,水1盏,煎至7分,食前服。

白痢,加石榴皮1片;赤痢,加乌梅半个;如赤白痢,加乌梅石榴皮同煎。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七

《宣明论》卷十二:补中丸

药方名称补中丸

处方厚朴生姜制香)、干姜(炮)、陈皮(去白)、白茯苓(去皮)、甘草(炙紫)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补脾虚,调胃弱,止泻痢,进饮食,定痛。主一切气疾心腹(疒丂)痛,呕吐气逆,不思美食。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白汤化下细嚼亦得。

摘录《宣明论》卷十二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补中丸

药方名称补中丸

处方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威灵仙(去苗土)1两,巴戟天(去心)1两,苍术(米泔浸1宿,切,慢火焙干)1两,赤芍药1两。

制法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虚益气,顺三焦,壮筋骨。主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麻疹全书》卷三:补中丸

药方名称补中丸

处方人参黄耆白术当归白芷白芍川芎肉桂麦冬藿香

制法上研末为丸。

功能主治麻证收后虚寒,呕吐泄泻青色,唇白身冷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白汤送下。

摘录《麻疹全书》卷三

猜你喜欢

  • 长春益寿广嗣丹

    药方名称长春益寿广嗣丹处方天冬(去心)5钱,麦冬(去心)5钱,大熟地(不见铁)5钱,山药(炒)5钱,牛膝5钱,大生地(不见铁)5钱,杜仲(盐水炒)5钱,山萸5钱,云苓5钱,柏子仁(去油)5钱,巴戟5钱

  • 独味白头翁汤

    药方名称独味白头翁汤处方白头翁120克。功能主治散结消瘰。主肝气郁结,久而化火,炼液成痰,痰火上升,结于颈部。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杨铎方

  • 莱菔膏

    《得效》卷十三:莱菔膏药方名称莱菔膏处方皂角(不蛀者,炙去皮子),萝卜(如无,以子代之)。制法上以皂角为末,以萝卜同酽醋研。功能主治大人、小儿噤口风。用法用量本方方名,《东医宝鉴·杂病篇》引作“萝卜膏

  • 荠叶涂方

    药方名称荠叶涂方处方干荠叶(末)半两,香薷(末)半两,赤小豆(末)半两,生蒴藋叶茎1握(细锉)。功能主治小儿野灶丹,从膝起。用法用量上药细研蒴藋,入诸药末,和调如糊,涂丹,干即易之。以愈为度。摘录《圣

  • 清灵膏

    药方名称清灵膏处方公猪油500克制法炼去滓,入蜜500克,再炼,待冷成膏。功能主治滋阴润喉。治失音。用法用量每次服10克,不时挑服。摘录《嵩崖尊生》卷六

  • 耳聋左慈丸

    《中国药典》:耳聋左慈丸药方名称耳聋左慈丸处方磁石(煅)20g 熟地黄160g山茱萸(制)80g牡丹皮60g山药80g茯苓60g泽泻60g竹叶柴胡20g性状为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

  • 感应膏

    药方名称感应膏处方木香3分,丁香3分,肉豆蔻3分,干姜3分,杏仁30个,巴豆30个,百草霜1分,硇砂3分(细研)。制法上为末,用麻油少许炼熟,下黄蜡1两熔了,放温同前药一处搅和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

  • 白雪丹

    《圣惠》卷九十五:白雪丹药方名称白雪丹处方白矾5两(上好者,捣罗为末)。制法上于银锅中,以真牛乳5升,和白矾,煎令泣泣如雪,以寒食蒸饼末,旋下于锅中,搅令匀,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止泄痢,除骨髓风。

  • 益母草膏

    药方名称益母草膏来源为益母草经加工制成的煎膏。性状本品为棕黑色稠厚的半流体;气微,味苦、甜。炮制取益母草,切碎,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1~1.25(80℃

  • 火线膏

    药方名称火线膏处方当归1两,赤芍药1两,三棱1两,蓬术1两(俱烧存性),蓖麻子肉15粒(研烂),乳香3钱,没药2钱,麝香3分,蟾酥5分,血竭2钱,巴豆12粒(以针刺,灯上烧,烟尽为度)。制法上为末,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