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菊睛丸

菊睛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菊睛丸

药方名称菊睛丸

处方枸杞子90克 巴戟(去心)30克甘菊花(拣)120克 苁蓉(酒浸,去皮,炒,切,焙)60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肝肾,明眼目。治肝肾不足,眼目昏暗,瞻视不明,茫茫漠漠,常见黑花,多有冷泪。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盐汤送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

《续本事》卷四:菊睛丸

药方名称菊睛丸

处方甘菊花、川芎1两,甘草1两,天门冬4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诸般眼患。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熟水送下,日3次。

摘录《续本事》卷四

《局方》卷七:菊睛丸

药方名称菊睛丸

处方枸杞子3两,巴戟(去心)1两,甘菊花(拣)4两,苁蓉(酒浸,去皮,炒,切,焙)2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不足,强目力。主肝肾不足,眼目昏暗,瞻视不明,茫茫漠漠,常见黑花,多有冷泪。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心、食前温酒或盐汤送下。

摘录《局方》卷七

猜你喜欢

  • 牛蒡子丸

    药方名称牛蒡子丸处方牛蒡子(微炒)何首乌各60克 干薄荷雄黄各30克麝香牛黄各7.5克 皂角7挺(捶碎)制法上为细末,入麝香、牛黄研令匀,以水1.8升,浸皂角一宿,按取汁,慢火熬成膏,入前药末,和捣二

  • 大壮气丸

    药方名称大壮气丸处方白术半两,干姜半两,半夏曲半两,桂心半两,当归(酒浸)半两,白豆蔻(焙)半两,丁香半两,甘草(炙)1钱半。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产后恶心。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

  • 大人参半夏丸

    药方名称大人参半夏丸处方人参半两,茯苓(去皮)半两,天南星半两,薄荷叶半两,半夏1两,干姜1两,白矾(生)1两,寒水石1两,蛤粉1两,藿香叶1分。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化痰坠涎,止嗽

  • 白末眼药

    药方名称白末眼药处方朵梯(水飞)1两,碗糖霜(净)5钱,大海螺(火煅,为末)1两(水飞)。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云翳。用法用量用少许点眼。摘录《普济方》卷七十八

  • 君朴丸

    药方名称君朴丸处方使君子(炮)厚朴(制)黄连各30克木香9克(同炒)制法上药为末,糊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治小儿诸疳。小便白浊,久则黄瘦,不长肌肉。用法用量三岁小儿每服30丸,用米汤送下,五服效。摘录

  • 地黄醴

    药方名称地黄醴处方大怀熟地(取味极甘者,烘晒干以去水气)8两,沉香1钱(或白檀3分亦可),枸杞(用极肥者,亦烘晒以去润气)4两。制法上约每药1斤,可用高烧酒10斤浸之,不必煮,但浸10日之外,即可用矣

  • 和伤拈痛汤

    药方名称和伤拈痛汤处方制大黄4两,玄明粉1两,桃仁1两,归尾1两,红花1两,制鳖甲1两,枳壳1两,延胡索2两,桂枝5钱,木通5钱。制法蜜为丸。功能主治跌扑损伤,瘀血停留,二便热结,肚腹膨胀,邪火恶血,

  • 安土散

    药方名称安土散处方白术1两,茯苓5钱,车前子3钱,薏仁5钱,赤小豆1钱,通草1钱,柴胡5分,石斛3钱。功能主治太阴痉症。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七

  • 白及丸

    药方名称白及丸处方白及末。制法酒糊为丸。功能主治鼻渊。用法用量每服3钱,黄酒送下。半月愈。摘录《外科大成》卷三

  • 百合饮子

    药方名称百合饮子处方桑白皮6分,通草8分,百合8分,白茅根1分。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泻肺火,清肺金,而滋水之化源。主诸淋。用法用量本方用法中前散药:滑石、冬葵子各八分,瞿麦、石韦各五分(去毛),蒲黄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