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腻粉膏

腻粉膏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腻粉膏

药方名称腻粉膏

处方猪脂(炼)六两,松脂半两,腻粉、胡粉、黄连(为末)、甘草(为末),各一两。

炮制上件药,先以猪脂煎松脂,次入黄蜡二两,滤去渣,次下腻粉并四味,搅匀,倾于瓷器中。

功能主治治风邪热毒客搏皮肤,身体生疮,痒痛无时,及大疥作疮,赤疼痛,浸淫侵展,肌汁不绝。拨热毒,止疼痛,生肌肉,敛疮口,神效。

用法用量每用药少许涂之,日三、四易。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四:腻粉膏

药方名称腻粉膏

处方腻粉30克 胡粉30克(细研)松脂15克 猪脂180克(炼了者)黄连30克(去须,捣末)甘草30克(生,捣末)

制法上药先以猪脂煎松脂,化后去滓,下四味搅令匀,倾于瓷盒中。

功能主治治风邪热毒客搏皮肤,身体生疮肿痛。

用法用量外涂患处,每日三四次。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四

猜你喜欢

  • 夺命通关散

    《普济方》卷八十九引《卫生宝鉴》:夺命通关散药方名称夺命通关散处方踯躅花、川芎、华阴细辛、龙脑薄荷各等分。制法上晒干为末。功能主治中风涎上,不省人事。用法用量每用少许,以笔管吹入鼻中,如喷嚏乃可救,急

  • 白芷汤

    《古今医鉴》卷九:白芷汤药方名称白芷汤处方防风荆芥连翘白芷薄荷赤芍石膏制法上锉为粗末。功能主治治下丬牙疼,属手阳明虚热有风。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摘录《古今医鉴》卷九《保命集》卷中:白芷汤药方名称白芷汤

  • 单煮大黄汤

    药方名称单煮大黄汤处方大黄、甘草。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宣毒利下。主痛疽初发,肿痛,少年热盛发背等。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煎,空心服。注意气血衰者不可用。摘录《得效》卷十九

  • 降气除湿汤

    药方名称降气除湿汤处方沉香2钱,木香2钱,白术2钱,泽泻1钱5分,白茯苓1钱5分,橘红1钱5分,半夏1钱,防己1钱,甘草(炙)少许,白豆蔻5分,生姜5片。功能主治下部水肿,囊湿足冷,气喘上促。用法用量

  • 好槐枝汤

    药方名称好槐枝汤处方槐枝(锉)2两,秦皮半两,黄连半两(去须),蕤仁半两(去皮),马牙消半两,黄柏半两(去粗皮),山栀子半两,古字钱14文,淡竹叶1握(细切),食盐1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赤目昏痛

  • 小半夏加茯苓汤

    药方名称小半夏加茯苓汤处方半夏18克生姜15克茯苓9克功能主治治停饮呕吐,心下痞闷,头眩心悸者。用法用量上药三味,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两次温服。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 首乌汤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六:首乌汤药方名称首乌汤处方首乌15克牛膝9克萆薢泽泻甘草各3克功能主治治肝经血虚火旺,筋燥强急,颈项强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六霍明义方:首乌汤药方名称首

  • 沉香和中丸

    《御药院方》卷四:沉香和中丸药方名称沉香和中丸别名沉香中和丸处方沉香半两,丁香半两,木香半两,肉豆蔻(面裹,煨熟)半两,半夏(汤洗7次,生姜制)半两,人参半两,吴茱萸(汤洗,焙干)半两,白茯苓(去皮)

  • 六磨饮子

    药方名称六磨饮子处方上沉香3克 尖槟榔3克 小枳实3克 广木香3克 台乌药3克 生锦纹3克(各用原支)功能主治下气通便。治郁火伤中,痞满便秘。用法用量用开水各磨汁2匙。仍和开水1汤碗服。摘录《重订通俗

  • 滑血散

    药方名称滑血散处方赤芍药(酒浸,炒)3钱,当归尾(酒炒)3钱,川芎3钱,紫草3钱,红花3钱,血竭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痘疹。血虚血滞,或出迟或倒靥,灰白不红,或黑而焦。用法用量每服1钱,热酒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