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立应丸

立应丸

儒门事亲》卷十五:立应丸

药方名称立应丸

处方干姜(炮,另末)30克百草霜30克巴豆(连皮,炒用)30克杏仁(同巴豆和皮炒黑色,杵为泥后,入霜研用)30克

制法上药用黄蜡120克,熔开蜡,次入前四味,用铁器搅匀,旋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脏腑泄痢,脓血不止,腹中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5丸,甘草汤下;白痢用干姜汤下,空腹时服。若水泻,温水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五

《神效名方》:立应丸

药方名称立应丸

处方干姜1两(炮,另末),百草霜1两,巴豆(连皮,炒用)1两,杏仁1两(同巴豆和皮炒黑色,杵为泥后,入霜研用)。

制法用黄蜡4两,熔开蜡,次入前4味,用铁器搅匀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脏腑泄痢,脓血不止,腹中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5丸,甘草汤送下;白痢,食前用干姜汤送下;若水泻,温水送下。

摘录《神效名方》

普济方》卷六十引《十便良方》:立应丸

药方名称立应丸

处方南星1个(刮去皮。一方炮,地埋一夜出火毒),白僵蚕7个。

制法上挖南星心空作孔子,入蚕于内,湿纸裹,文武火煨熟取出,等分为末,粥饮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缠喉风,急喉闭。

用法用量口服。如不丸,只用绵裹药末吞之亦便。如开口不得,揩齿上亦妙。

摘录普济方》卷六十引《十便良方》

《百一》卷十:立应丸

药方名称立应丸

处方僵蚕白矾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缠喉风,急喉痹。

用法用量含化。

摘录《百一》卷十

猜你喜欢

  • 全体神膏

    药方名称全体神膏处方当归60克 生地60克续断30克牛膝30克甘草15克地榆30克茜草30克小蓟30克木瓜30克杏仁9克人参30克 皂角6克川芎30克刘寄奴30克 桑木枝120克红花60克白术30克

  • 一甲煎

    药方名称一甲煎处方生牡蛎60克(研细)功能主治治温病下后伤阴,大便溏甚,一日三四次,脉仍数者。用法用量水1.6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温服。备注温病用下法后,当数日不大便,今反溏甚,是下之不得其道,

  • 吹鼻散

    《圣济总录》卷十五:吹鼻散药方名称吹鼻散处方芦荟龙脑(研)瓜蒂(捣)消石(研)各等分制法上药研末。功能主治主脑风头痛。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吹于鼻中。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五《普济方》卷一九二:吹鼻散药方名

  • 敷药铁箍散

    药方名称敷药铁箍散处方芙蓉叶黄柏大黄五倍子白及功能主治主治疮疖,痈疽。用法用量上药为末,用水调搽患部四围。摘录《证治准绳·幼科》卷三

  • 筋骨八仙丹

    药方名称筋骨八仙丹处方桂枝1斤半,生炙耆1斤,茅术2两,木瓜1斤8两,牛膝1斤6两,片姜黄8两,当归身2两,川芎2两,杜仲1斤,破故纸1斤,附子2两,虎骨胶4两,肉桂2两,黄柏2两,莶草4两,人参2两

  • 风痫汤

    《普济方》卷三七七:风痫汤药方名称风痫汤处方竹沥4钱,生地黄汁4钱,龙脑4钱,生姜4钱,防风4钱,麻黄(去节)4钱,防已3钱,附子(炮)3钱,石膏5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风痫,痰热相感而动于心,

  • 火府散

    《万氏家抄方》卷五:火府散药方名称火府散处方生地5钱,木通5钱,甘草2钱半,当归2钱半,山栀仁2钱半。功能主治小儿心热,小便赤涩,多惊。用法用量水煎,食前服。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五《永类钤方》卷二十:

  • 润燥安胎汤

    药方名称润燥安胎汤处方熟地30克山茱萸15克 益母草6克黄芩3克麦冬15克 生地9克阿胶6克五味子0.6克功能主治养阴润燥,清热安胎。治妇人怀妊至三四月,自觉口干舌燥,咽喉微痛,无津以润,以致胎动不安

  • 凉血润燥饮

    药方名称凉血润燥饮处方生地30g,丹皮9g,紫草15g,茜草12g,黄芩9g,大青叶15g,玄参9g,麦冬6g,石斛9g,花粉9g,蒺藜9g。功能主治凉血清热,滋阴润燥。主毛发红糠疹,头皮、颜面、双肘

  • 疏肝和胃饮

    药方名称疏肝和胃饮处方当归10克,白芍15克,柴胡10克,枳实6克,瓜蒌10克,薤白10克,半夏10克,陈皮5克,甘草3克,蒲公英10克,煅瓦楞10克。功能主治疏肝和胃,制酸止痛。主肝胃不和。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