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白附丸

白附丸

幼幼新书》卷十引《刘氏家传》:白附丸

药方名称白附丸

别名真珠膏、人参

处方附子(生)2个,天南星(炮)半两,全蝎37枚,人参2钱,白僵蚕(麸炒)14个,朱砂1钱,脑、麝、乳香各少许。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小儿因惊,或风涎盛,手足欲动之疾,天钓眼睛,搐掣手脚;涎潮心舍,叫唤不应,并夹惊伤寒、惊痫。

用法用量真珠膏、人参丸(原书同卷引《张氏家传》)。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引《刘氏家传》

丹溪心法》卷五:白附丸

药方名称白附丸

处方胆星1两(须用黄枯牛胆,腊月粉南星,亲手修台风干,隔1年用。牛胆,须入3-4次者佳),大陈半夏半两,粉白南星1两(切作片,用腊雪水浸7日,去水晒干),枯白矾2钱半。

制法上为末,宿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痰。

用法用量用姜汁蜜汤送下。

有热,加薄荷叶。

摘录丹溪心法》卷五

《医略六书》卷二十六:白附丸

药方名称白附丸

处方附子2两(盐水炒黑),黑附子2两(盐水炒),黄狗头骨4两(炙灰)。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白崩经久,脉微者。

用法用量每服1-2钱,米饮送下。

各家论述寒湿袭虚,带脉不固,而白带淫溢特甚,故曰白崩焉。黑附子补火燥湿,白附子燥湿升阳,黄狗头骨壮阳涩脱,以固白崩也,蜜以丸之,饮以下之,使阳气内充,则寒湿外散,而冲任清和,带脉无不完固,何有白带溢甚,谓白崩之患乎!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六

医学纲目》卷三十八:白附丸

药方名称白附丸

处方南星2两,半夏(2味用冬藏雪水于6月6日浸起,晒干,又浸,凡9次方用。)1两,白附子1两,白矾1两。

制法上为细末,姜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咳嗽有痰,感冒发热,吐泻,心神不安。

用法用量1岁儿服8丸,用薄荷汤化下。

摘录医学纲目》卷三十八

《医方类聚》卷二六一引《新效方》:白附丸

药方名称白附丸

处方南星8两(切片),白矾半两(末),白附子2两。

制法以水浸南星、白矾过一指,晒干,研细,入白附子,和匀,飞罗面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风痰。

用法用量每服1-2丸,姜、蜜、薄荷汤浸化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六一引《新效方》

猜你喜欢

  • 养脾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养脾丸药方名称养脾丸处方大麦芽(炒)白茯苓(去皮)人参(去芦)各500克干姜(炮)砂仁(去皮)各1a00克白术250克甘草(锉、爁)750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丸,每30克作

  • 牛黄小鸟犀圆

    药方名称牛黄小鸟犀圆处方天麻(去苗)二十两,川乌(炮.去皮.脐)、地榆(去苗.洗.焙)、玄参(洗.焙),各十两。上四味,为细末,以水少许化蜜,同于石锅内,慢火熬搅成稠膏,放冷,次入后药。浮萍草(净洗.

  • 艾汁涂方

    药方名称艾汁涂方处方艾1两(锉细)。功能主治一切癣。用法用量以酽醋半升,煎取浓汁,去滓,涂摩癣上,日3-5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七

  • 加味橘核丸

    药方名称加味橘核丸处方橘核2两(盐、酒炒),小茴香1两,川楝子(煨,去核)1两,桃仁(光炒)1两,山楂(炒)1两,香附(醋炒)1两,红花5钱,琥珀5钱,椒目3钱,天仙藤3钱,沉香2钱,神曲4两。制法上

  • 黄玉膏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黄玉膏药方名称黄玉膏处方大黄5钱,黄柏5钱,黄芩5钱5分,当归5钱5分,栀子5钱5分。功能主治祛热消肿,凉血解毒。主疮疡红肿坚硬,唇角干痛,鼻孔生疮。用法用量用香油16两,将上

  • 干蓝散

    药方名称干蓝散处方干蓝2两,犀角2两,地榆2两,蜜1合。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热毒蛊,下杂血。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取1升半,去滓,下蜜微煎,分3服。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二

  • 沉香顺气散

    药方名称沉香顺气散处方沉香1钱,茯神1钱,紫苏叶1钱,人参1钱,甘草(炙)1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物忤逆触。用法用量以紫苏梗煎汤调化,不拘时候服。摘录《医统》卷八十八

  • 柿蒂汤

    药方名称柿蒂汤处方柿蒂黄柏黄连生地侧柏叶丹皮白芍木通茯苓泽泻功能主治治血淋。血色鲜红,脉数有力,属心与小肠实热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九

  • 产后丸

    药方名称产后丸别名人参回生丹处方人参3钱,蒲黄1两,甘草5钱,白术3钱,赤茯苓1两,川羌活5钱,青皮3钱,桃仁1两,陈皮5钱,木瓜3钱,熟地1两,白芍5钱,当归1两,怀牛膝5钱,良姜4钱,川芎1两,京

  • 健土杀虫汤

    《辨证录》卷五:健土杀虫汤药方名称健土杀虫汤处方人参1两,茯苓1两,白芍1两,炒栀子3钱,白薇3钱制法水煎半碗,加入黑驴溺半碗,和匀。功能主治虫作祟,胃中嘈杂,腹内微疼,痰涎上涌而吐呕,日以为常。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