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白术和中汤

白术和中汤

寿世保元》卷三:白术和中汤

药方名称白术和中汤

处方当归(酒洗)2钱5分,白芍(土炒)1钱,白术(去芦,土炒)2钱,白茯苓(去皮)2钱,陈皮1钱,黄芩(炒)1钱,黄连(炒)8分(有红者多加),甘草5分,木香少许。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下痢白多,不拘新久者。

用法用量水煎,食前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顾氏医径》卷四:白术和中汤

药方名称白术和中汤

处方白术陈皮、焦六曲佛手花、茯苓砂仁木瓜陈仓米干姜竹沥、制半夏

功能主治妇人妊娠,暑秽从口鼻吸入,直至中焦,致霍乱吐泻,自汗肢冷,脉伏者。

用法用量治上证,须加当归白芍

摘录《顾氏医径》卷四

重订通俗伤寒论》:白术和中汤

药方名称白术和中汤

处方生晒术1钱半,新会皮1钱半(炒),焦六曲3钱,佛手花5分,浙茯苓4钱,春砂仁1钱(杵),五谷虫3钱(漂净),陈仓米3钱(荷叶包)。

功能主治温和脾胃,条畅气机。主气虚中满,湿证夹食,腹中胀满,中空无物,按之不坚,亦不痛,或时胀时减。

用法用量若寒气盛,加炒干姜8分,淡吴萸5分,紫谣桂3分;若湿热盛,加川连6分,川朴1钱;兼大便闭结者,吞服枳实导滞丸3钱;若兼络瘀,加新绛1钱半,旋覆花3钱(包煎),青葱管5寸(冲)。

各家论述此证用药最难,纯补则胀满愈甚,分消则中气愈虚。故以苓、术培中化湿为君;臣以陈皮砂仁运中,神曲、谷虫导滞;佐以佛手花疏气宽胀;使以荷叶陈仓米,升清气以和胃。补而不滞,疏而不削。此为温和脾胃,条畅气机之良方。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猜你喜欢

  • 独效散

    《杨氏家藏方》卷五:独效散药方名称独效散处方光明沥青不拘多少。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冷伤心脾,疼不可忍。用法用量每服1钱,先以冷米醋调成膏,复用热米醋调开服,不拘时候。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五《永乐大典

  • 养血胜风汤

    药方名称养血胜风汤处方生地18克当归6克白芍4.5克川芎3克 枸杞9克五味子1.5克 枣仁4.5克柏子仁6克 杭菊6克桑叶3克 红枣10枚黑芝麻9克功能主治养血祛风。治血虚头痛,自觉头脑俱空,目既而弦

  • 如意通圣散

    药方名称如意通圣散处方当归(去芦)陈皮(去白)麻黄(去节)甘草(炙)川芎御米壳(去顶、膈)丁香各等分制法上药用慢火炒令黄色。功能主治治行痹,走注疼痛。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

  • 驱风散

    《世医得效方》卷十六:驱风散药方名称驱风散处方防风(去芦)龙胆草各15克 铜青9克五倍子6克 淡竹叶1握(去根)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烂弦风赤,浮翳、胬肉攀睛,涩痒眵泪。用法用量每服1.5克,热汤6

  • 保真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保真汤药方名称保真汤处方藁本(去芦)川芎各120克甘草(炒)60克苍术(洗,锉,麸炒)500克制法上药哎咀为粗末。功能主治治四时伤寒,不问阴阳二证,才觉疾作,急服此药立效。用

  • 补中养胃汤

    药方名称补中养胃汤处方人参1钱,白术(蜜炙)1钱,当归头1钱,侧柏叶(炒)1钱,生地黄1钱,炙甘草5分,茯苓8分,川芎8分,苏叶8分。功能主治崩漏不止,气血皆虚。用法用量水2钟,煎1钟,食前服。血晕,

  • 降脂饮

    药方名称降脂饮处方枸杞子10克,何首乌15克,草决明15克,山楂15克,丹参20克。功能主治益阴化瘀。主肝肾阴虚,气滞血瘀。用法用量文火水煎,取汁储于保温瓶中,作茶频饮。摘录石景亮方

  • 固本健阳丹

    《万病回春》卷六:固本健阳丹药方名称固本健阳丹处方菟丝子(酒煮)45克 白茯苓(去皮、木)山药(酒蒸)牛膝(去芦,酒洗)杜仲(酒洗,去皮,酥炙)当归身(酒洗)肉苁蓉(酒浸)五味子(去梗)益智仁(盐水炒

  • 磁石荠苨丸

    药方名称磁石荠苨丸处方煅磁石2两,熟地4两,人参1两半,鹿茸2两,荠苨2两,茯苓1两半,大豆3两,元参1两半,地骨1两半,石斛1两半,花粉1两半,沉香3钱,猪肾1对。制法上为末,煮烂猪肾,捣蜜为丸。功

  • 二附散

    药方名称二附散别名二附汤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1分,白附子(炮)1分,半夏(汤洗7遍,炒干)1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中风伤寒,头痛,四肢烦疼。用法用量二附汤(《普济方》卷一三一)。摘录《圣济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