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海蛤汤

海蛤汤

杨氏家藏方》卷十:海蛤汤

药方名称海蛤汤

处方海蛤1两,泽泻1两,木猪苓(去皮)1两,木通1两,滑石1两,桑白皮1两,葵菜子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水气,肢体肿满,元气发动,遍身壮热,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灯心10茎,通草2寸,同煎至7分,食前温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

圣济总录》卷一五六:海蛤汤

药方名称海蛤汤

处方海蛤半两,木通(锉)半两,猪苓(去黑皮)半两,滑石(碎)1分,冬葵子(微炒)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子淋。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灯心10茎,同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圣济总录》卷八十三:海蛤汤

药方名称海蛤汤

别名海蛤散

处方海蛤1两,泽漆叶(新者)1两,防己1两,木通(锉)1两,百合1两,桑根白皮(锉,炒)1两半,郁李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半两,牵牛子(炒)半两,槟榔(锉)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脚气变成水肿,小便不通,喘息。

用法用量海蛤散(《奇效良方》卷三十九)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三

圣济总录》卷七十四:海蛤汤

药方名称海蛤汤

处方海蛤1两,紫菀(去苗土)1两,远志(去心)1两,大戟半两,木香半两,防己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涌水。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热服。若取下恶水,即以白粥补之。

注意禁盐120日,兼不得服芫花甘遂药。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幼幼新书》卷三十二引张涣方:海蛤汤

药方名称海蛤汤

处方海蛤1两,桑根白皮1两,汉防己半两,白术(炮)半两,赤茯苓半两,甜葶苈(隔纸炒紫色)1分,川朴消1分,木猪苓(去黑皮)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肿满,大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盏,煎至5分,去滓,乳食后温服。

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二引张涣方

猜你喜欢

  • 调脉理中茯苓散

    药方名称调脉理中茯苓散处方赤茯苓2两,黄芩1两,栀子仁1两,人参1两(去芦头),赤石脂2两,远志1两(去心),犀角屑1两,麦门冬1两(去心,焙),石膏4两。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脉极实热,血气伤心,好

  • 加味松肌透表汤

    药方名称加味松肌透表汤处方连翘、牛蒡子、山楂肉、羌活、干葛、紫草、升麻少许、黄芩、桔梗、陈皮、甘草。功能主治痘疮险症,发热,或1-2日即见点者,外热盛而兼作烦。用法用量荸荠为引。摘录《幼科直言》卷二

  • 甘草麻黄汤

    《金匮要略》卷中:甘草麻黄汤药方名称甘草麻黄汤别名麻黄甘草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处方甘草6克麻黄12克功能主治治里水。身体面目悉肿,腰以上肿甚,身微热,口不渴,无汗,小便不利者。用法用量上

  • 麻黄加知母汤

    药方名称麻黄加知母汤处方麻黄4钱,桂枝尖2钱,甘草1钱,杏仁2钱(去皮,炒),知母3钱。功能主治伤寒无汗。用法用量先煮麻黄5-6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1茶盅,温服。复被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

  • 麻桂饮

    药方名称麻桂饮处方官桂3~6克当归9~12克 炙甘草3克陈皮(随宜用,或不用亦可)麻黄6~9克功能主治治伤寒温疫,阴暑疟疾,阴寒气胜而邪不能散者。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加生姜5~7片;煎至240毫升

  • 川楝猬皮丸

    药方名称川楝猬皮丸处方猬皮(煅存性)雷丸3克(皂角洗,烧灰存性)川楝白皮黑芝麻(炒黑)槐角子(煅存性)各1.5克 男发(皂角水浸,煅存性)2.1克乳香6克牛角腮(童便浸七次,煅存性)30克麝香0。6克

  • 鼻痔丹

    药方名称鼻痔丹处方瓜蒂4钱,甘遂1钱,螺壳炭5分,草乌炭5分(一方有枯矾5分)。制法上共为细末,麻油调作丸,如鼻孔大。功能主治使痔化为水。主鼻痔。用法用量每日以药塞鼻。摘录《青囊秘传》

  • 保身丸

    药方名称保身丸处方党参3两,牡蛎2两,炙黄耆3两,巴戟天4两,当归3两,龙骨2两,甘草1两,杜仲2两,补骨脂2两,续断3两,菟丝子4两,川芎2两,益智仁2两,枸杞子4两,酸枣仁3两,淮牛膝2两,杭白芍

  • 救活丸

    药方名称救活丸处方天花粉大黑豆(炒)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肾虚消渴难治者。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黑豆100粒煎汤送下。摘录《普济方》卷一七八

  • 甘露饮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甘露饮药方名称甘露饮处方枇杷叶(刷去毛)、干熟地黄(去土)、天门冬(去心.焙)、枳壳(去瓤.麸炒)、山茵陈(去梗)、生干地黄、麦门冬(去心.焙)、石斛(去芦)、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