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洁白丸

洁白丸

《中国药典》:洁白丸

药方名称洁白丸

处方诃子(煨)370g寒水石(平制)210g翼首草85g五灵脂膏178g 土木香26g 石榴子26g木瓜26g沉香19g丁香20g石灰华13g红花6g 肉豆蔻13g 草豆蔻13g草果仁13g

来源为藏族验方。

性状为暗褐色的水蜜丸;气香,味涩、苦、辛。

炮制上十四味,除五灵脂膏外,其余诃子等十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五灵脂膏加炼蜜370g及适量的水泛丸,干燥,打光,即得。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止痛止吐,分清泌浊。用于胸腹胀满,胃脘疼痛,消化不良,呕逆泄泻,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嚼碎吞服,一次1丸,一日2~3次。

规格每丸重0.8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中国药典》一部:洁白丸

药方名称洁白丸

处方诃子(煨)370g,寒水石(平制)210g,翼首草85g,五灵脂膏178g,土木香26g,石榴子26g,木瓜26g,沉香19g,丁香20g,石灰华13g,红花6g,肉豆蔻13g,草豆蔻13g,草果仁13g。

制法上14味,除五灵脂膏外,余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加五灵脂膏,炼蜜370g及适量水,泛丸,干燥,打光,即得,每丸重0.8g。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止痛止吐,分清泌浊。主胸腹胀满,胃脘疼痛,消化不良,呕吐泄泻,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丸,1日2-3次,嚼碎,吞服。

摘录《中国药典》一部

猜你喜欢

  • 枳桔栀豉汤

    药方名称枳桔栀豉汤处方生枳壳3~5克 焦山栀6~9克 苏薄荷2.4~3克 苦桔梗3~4.5克淡豆豉6~9克 青连翘6~9克 青子芩3~4.5克 生甘草1.2~1.8克 西茵陈6~9克贯众6~9克 鲜竹

  • 巴豆方

    《普济方》卷五十九引《经验良方》:巴豆方药方名称巴豆方处方巴豆1枚(去油取霜)。功能主治伤寒后不能转摄,舌出不收者。用法用量用纸捻卷之,纳入鼻中,其舌即收。摘录《普济方》卷五十九引《经验良方》方出《肘

  • 畅肺饮

    药方名称畅肺饮处方前胡、桔梗、防风、荆芥、杏仁、枳壳、甘草。功能主治小儿本有痰热,复感风寒,发热咳嗽,痰呜喘筑,甚至鼻煽口张,面青目直。用法用量加生姜、葱白,水煎服。摘录《小儿诸热辨》

  • 绛朱丹

    药方名称绛朱丹处方南星2两(炮),半夏3两(汤洗7次去滑),白矾(枯)1两半,滑石2两(火煅通赤),铅霜半两(研)。制法上为末,糊为丸,如麻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惊痫涎痰,咳嗽喘满。用法用量每服10

  • 无比丸

    《圣济总录》卷五十六:无比丸药方名称无比丸处方高良姜(炮)缩砂仁桂(去粗皮)干姜(炮)赤芍药各90克制法上五味,捣罗为末,酣煮面糊为丸,如小弹子大。功能主治治九种心痛。用法用量每服1丸,生萝卜1片,和

  • 伏龙浆

    药方名称伏龙浆处方伏龙肝(即灶心红土)3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暴热心痛。用法用量水澄清,去滓,冷酒调服。摘录《仙拈集》卷二

  • 稠柳饼

    药方名称稠柳饼处方稠柳子(梗叶似梅,七八月采子,晒干)。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水肿。用法用量每用1两,以大米粉和作饼,蒸熟食之。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八

  • 苦楝散

    《普济方》卷二九九:苦楝散药方名称苦楝散处方苦楝子14枚,杏仁10枚。制法上都烧令烟尽,捣为末,入腻粉半钱,更研令匀。功能主治头疮。用法用量以生油调涂。3-5次愈。摘录《普济方》卷二九九《圣济总录》卷

  • 辰砂饼子

    药方名称辰砂饼子处方朱砂1分(留少许为衣),胆星(腊月用牛胆1枚,天南星末填满,于风中悬干)半两,天麻半两,甘草(炙)半两,白附子半两,蝎梢21个,梅花脑子1字。制法上为末,稀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捻

  • 香附散

    《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五引陈景初方:香附散药方名称香附散别名天仙藤散(《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五)。处方天仙藤(洗,略炒)香附子(炒)陈皮甘草乌药制法上药等分,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子气。妊娠三月之后,两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