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法制玄明粉

法制玄明粉

《急救仙方》卷三:法制玄明粉

药方名称法制玄明粉

处方黄牯牛胆1个,净朴消2钱,黄连1分。

制法上2味实于胆中,当风悬之,每日用鸭翎毛于胆外扫下消,以尽为度,用瓦瓮收之。

功能主治热眼赤眼。

用法用量临用如常法点眼。

摘录《急救仙方》卷三

《何氏济生论》卷五:法制玄明粉

药方名称法制玄明粉

处方川皮消10斤,萝卜4斤(切片),防风2两,甘草2两。

制法川皮消、萝卜用水1斗同煮烂,去萝卜,其消水用细绢滤入瓷器中,露1宿,次早另取瓷器倾出浮水块,沉底者取起后以萝卜片量入清水同煮如前;又次日将防风甘草煎汤10碗,同粉煮化,滤入瓷器中露1夜;次日将甘防汤倾出,同前二次萝卜汤煮1沸,露1夜,则汤内余消澄结成块,去汤取消,同前消风吹干入罐,叠实安地炉上打火,其消化成水,俟沸定方用瓦片盖罐口,大火煅约炭10余片,煅毕冷一气,每斤加生熟甘草末各1两,和匀。

功能主治除众痰,延年,解诸药毒。主

用法用量无病长服。清晨茶下1钱或8分;若遇壅热伤寒、头痛鼻塞,四肢不举,饮食不下,烦闷气胀,以葱汤化下3钱5钱,量加。其初服药时,每日空心下3钱,食后良久更下3钱。7日内常微泻利黄黑水及涎沫等,此乃搜除诸疾根源,甚勿畏而不食,7日渐觉腹脏温暖,诸效自臻。

各家论述消味甚咸,以萝卜解之;其性善下,若遇头目之火,恐不能达上,故用防风引药上行;惧其寒凉,久服伤胃,故以火煅,以甘草佐之,故得阳长阴消之义,而无寒袭脾胃之伤矣。

摘录《何氏济生论》卷五

猜你喜欢

  • 山豆根汤

    《喉科紫珍集》卷下:山豆根汤药方名称山豆根汤处方山豆根3克桔梗3克连翘3克甘草1.5克 元参3克薄荷1.5克射干3克陈皮3克(去白)麦冬3克功能主治治饮酒本过,或受风热,上焦火燥,致生喉癣,满喉白色。

  • 厚朴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厚朴散药方名称厚朴散处方苍术(米泔浸一宿.去黑皮.焙)、厚朴(去皮.姜汁炙)、陈皮(去白),各一两;干姜(炮)三分,甘草(炙)半两。炮制上件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小儿外

  • 浮萍草散

    药方名称浮萍草散处方浮萍草1两(4月15日者),麻黄半两(去根节),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桂心半两。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伤寒无汗。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和滓热服,不

  • 蓝青丸

    《千金》卷二十:蓝青丸药方名称蓝青丸处方蓝青汁3升,黄连8两,黄糵4两,乌梅肉2两,白术2两,地榆2两,地肤子2两,阿胶5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中焦热,水谷下痢。用法用量方中地肤子,《圣济总录》作地

  • 彻视散

    药方名称彻视散处方蔓菁花(3月3日[扌采],阴干)。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长生明目。主虚劳眼暗。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空心井花水调服。摘录方出《千金》卷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二

  • 疏肝清热汤

    药方名称疏肝清热汤处方丹皮15克,白芍15克,生地15克,香附15克,麦冬15克,栀子10克,当归10克,白术10克,柴胡10克,茯苓10-15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疏肝清热,佐以养阴。主肝气郁结,气

  • 柳青散

    《青囊秘传》:柳青散药方名称柳青散处方薄荷5分,儿茶8分,黄连4分,青黛3分,冰片1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口舌破碎。用法用量先用蔷薇根汤漱口,后吹之。摘录《青囊秘传》《疡科捷径》卷上:柳青散药方名

  • 六神开瞽散

    药方名称六神开瞽散处方五烹1两,入冰片7分,龙砂1两,入冰片1钱,虎液1两,入冰片1钱3分。制法凡目赤肿痛疴痒,俱系内症、重者,虎液为主,用7分;龙砂为辅,用3分;五烹为佐,用2分。如内症轻者,五烹为

  • 丹砂丸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三:丹砂丸药方名称丹砂丸处方朱砂30克天南星30克(生用)赤箭30克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防风30克(去芦头)牛膝30克(去苗)汉防己30克 白附子30克(生用)独活30克

  • 七三丹

    药方名称七三丹处方熟石膏21克 升丹9克制法共研细末。功能主治提脓去腐。治流痰、附骨疽、瘰疬、有头疽、骨髓炎等,溃后腐肉难脱,脓水不净者。用法用量掺于疮面,或制成药线插人疮中,外用膏药或油膏盖贴。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