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槐枝膏

槐枝膏

《鸡峰》卷二十一:槐枝膏

药方名称槐枝膏

别名三枝膏

处方槐枝半斤(半寸锉),柳枝半斤(半寸锉),桑枝半斤(半寸锉)。

制法上以水1斗,煎至3升,滤去滓,慢火熬膏,入后药末,青盐1两(研),芎(末)、细辛(末)各半两,上同搅匀,以盒子盛。

功能主治风热上攻,牙齿肿痛。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搽牙。

摘录《鸡峰》卷二十一

疡医大全》卷七:槐枝膏

药方名称槐枝膏

处方槐枝(取2-3寸长)360段。

制法麻油3斤,入铜锅内,熬至枝枯黑为度,用夏布滤去滓,再入净锅内,熬至滴水成珠,入密陀僧细末半斤搅匀,再入龙骨(煅)、象皮(砂炒成珠)、血余乳香(去油)、没药(去油)、赤石脂各5钱,研细搅匀,务须老嫩得宜,收贮。

功能主治疮疖。

用法用量摊贴。

摘录疡医大全》卷七

杨氏家藏方》卷十二:槐枝膏

药方名称槐枝膏

处方槐枝2两,黄连(去须)2两,黄柏2两,巴豆半两(去壳)。

制法上用好麻油1斤,入诸药煠令黄色,绵子滤去滓,次入黄蜡4两,熬作膏子,取出,更入腻粉半两,搅匀。

功能主治疥疮瘙痒。

用法用量擦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二

猜你喜欢

  • 仁青常觉

    药方名称仁青常觉来源本品系藏族验方。由珍珠、朱砂、檀香、降香、沉香、诃子、牛黄、麝香、西红花等药味加工制成的丸剂。性状为黑色的水丸;气微香,味甘、微苦、涩。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调和滋补。用于“龙、赤巴、

  • 导气醒脾汤

    药方名称导气醒脾汤处方条参1钱,黄耆1钱,砂仁1钱,官桂1钱,六曲1钱,茯苓1钱5分,当归1钱5分,白术1钱5分,青皮1钱5分,陈皮1钱5分,腹皮1钱5分,甘草3分。功能主治酒病腹胀,四肢厥冷,冷汗不

  • 八味地黄加铁落汤

    药方名称八味地黄加铁落汤处方八味地黄汤加生铁落。功能主治咳逆喘急。临床应用哮喘:一少年哮喘者,其性善怒,病发寒天,每用桂附地黄汤及黑锡丹而平。一次用之未效,加生铁落于八味汤中,一剂而愈。摘录《观聚方要

  • 蔓菁子丸

    药方名称蔓菁子丸处方蔓菁子1两,五味子1两,枸杞子1两,地肤子1两,青葙子1两,决明子1两,楮实子(水淘去浮者,微炒)1两,茺蔚子1两,菟丝子(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1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

  • 解链汤

    药方名称解链汤处方白芍20g,生地25g,菊花10g,蒺藜15g,白芷10g,葛根15g,生石膏25g,赭石20g。功能主治平肝熄风,兼泻少阳相火。主链霉素中毒,头昏,摇头,筋紧,心烦,属三焦少阳相火

  • 大豆糵散

    药方名称大豆糵散处方大豆糵1斤(炒香熟)。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益气,出毒,润皮毛,补肾气。主周痹注五脏,留滞胃中结聚。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空心温酒调下,加至1钱,1日3次。摘录《宣明论》卷二

  • 常山太守马灌酒

    药方名称常山太守马灌酒处方天雄2两(生用),蜀椒1两,商陆根1两,乌头1枚(大者),桂心1两,白蔹1两,茵芋1两,干姜1两,附子5枚,踯躅1两。制法上(口父)咀,以绢袋盛,酒3斗渍,春、夏5日,秋、冬

  • 大保元汤

    《治痘全书》卷十三:大保元汤药方名称大保元汤处方保元汤加川芎、白术、肉桂。功能主治痘疹气虚顶陷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治痘全书》卷十三《痘疹传心录》卷五:大保元汤药方名称大保元汤处方人参、黄耆、甘草

  • 蟾灰散

    《圣济总录》卷一七二:蟾灰散药方名称蟾灰散处方虾蟆1个(烧灰留性),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甘草(锉)1分,青黛(研)1分。制法上为散,入麝香少许。功能主治小儿齿疳。牙龈腐烂,恶血口臭,牙齿脱落

  • 芫花莪术丸

    药方名称芫花莪术丸处方芫花半夏南星莪术各30克制法上药锉碎和匀,以苦油竹一截留节,将药置竹内,用好醋250毫升入竹内,浸湿纸塞紧,却入文武火中,煨一日夜,不可着猛火,待醋干,取出药,焙干为末,糊丸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