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柴芍六君子汤

柴芍六君子汤

《金鉴》卷五十一:柴芍六君子汤

药方名称柴芍六君子汤

处方人参白术(土炒)、茯苓陈皮半夏(姜制)、甘草(炙)、柴胡白芍(炒)、钓藤钩。

功能主治慢惊。脾虚肝旺,风痰盛者。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水煎服。

临床应用①眼睑润动《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9;4:209):瞿某,男,8岁。双目上眼睑不自主跳动,时作眨眼状,历时3个月。发作较剧时1分钟达20余次,父母劝阻不能罢,打骂不能止,苦于不能自制。伴见色萎形瘦,纳差,神疲懒动,咳嗽吐痰,舌淡红,苔白微腻,脉虚。证属土虚木贼,肝风内动之候。治当健脾化痰,柔肝止风。予柴芍六君子汤加天麻6g,僵蚕5g。服药2剂,眼脸跳动即现好转,精神稍佳,仍纳差,守原方加鸡内金6g,又4剂。服后精神振,胃纳增,眼睑跳动恢复正常。②慢惊风《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9;4:209):欧某,女,18个月。阵发性抽搐2月余。始则10日半月一次,最近日发2-3次,多方诊治,疗效不好。惊风发作则手呈鸡爪,目上视,面呈青色,不省人事。须臾自止。症见面色苍白,头发稀疏而直立,纳呆,舌淡,指纹浅红。证属脾虚血少,木失滋荣,肝风内动。方以柴芍六君子汤加僵蚕3g,天麻6g,全蝎2g。服上方2剂惊风止,4剂胃纳增,后去虫药,守原方复进3剂,追访至年底,惊风未再发,神态颇佳。

摘录《金鉴》卷五十一

医学集成》卷二:柴芍六君子汤

药方名称柴芍六君子汤

处方六君加柴胡、芍药、葛根

功能主治健脾退热。主小儿表热,退后又热。

摘录医学集成》卷二

猜你喜欢

  • 救急丹

    药方名称救急丹处方藿香10两,苍术10两,公丁香2两,沉香2两,五倍子4两,山慈姑4两,千金子霜4两,红芽大戟4两,木香4两。制法上为细末,兑入雄黄、朱砂(上衣用)各2两,麝香、冰片各3钱(均为末),

  • 川山甲散

    《宣明论》卷十五:川山甲散药方名称川山甲散处方川山甲、木鳖子、乌龙角各等分(都烧存性)。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通气,破疮肿,行脓血。主用法用量每服1钱半,空心热酒调下。至中午疮破,脓血便行。摘录《宣明论

  • 莱子丸

    药方名称莱子丸处方杏仁(去皮尖)半两,萝卜子半两。制法上为末,粥为丸。功能主治痰嗽。风痰咳喘,或吐脓血,并老人痰喘。用法用量《惠直堂方》本方用法:共捣烂,加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钱,清汤送下。摘录

  • 凉血解毒汤

    郑祥光方:凉血解毒汤药方名称凉血解毒汤处方连翘30克,生地15克,紫草15克,炒槐米12克,徐长卿12克,大枣10枚,甘草10克。功能主治凉血解毒。主时毒炽盛,伤及血络,血遇热则溢,热毒迫血妄行所致。

  • 神明膏

    药方名称神明膏处方五灵脂不拘多少制法微炒为末,新汲水调成膏。功能主治治痈疽,疮疖,毒肿。无头疼痛,或有数头,烦热者。用法用量涂于故绯绢上贴之。摘录《普济方》卷二八四

  • 理气汤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理气汤药方名称理气汤处方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川芎当归白芍枳实枳壳木香乌药香附陈皮砂仁桔梗功能主治益气养血,理气消滞。治妊娠气血两虚,寒气客于脏腑致成胸痞。气上冲胸,心下胀满,胃脘作

  • 鸡苏饮子

    《圣惠》卷五十八:鸡苏饮子药方名称鸡苏饮子处方鸡苏1两半,木通1两,葵子1两,白茅根1两,瞿麦1两,木香半两。制法上锉细,拌和今匀。功能主治劳淋,膀胱热盛,津液结涩,小肠胀满,便溺不通。用法用量每服半

  • 防风荆芥甘草汤

    药方名称防风荆芥甘草汤处方防风、荆芥、甘草各等分。功能主治太阳病,恶寒身热,气急尿赤,痘出不快。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入门》卷六

  • 清暑痢疾丸

    药方名称清暑痢疾丸处方黄连30克 归身75克白芍75克(炒)黄芩75克(炒)槟榔75克枳壳75克半夏60克地榆60克(炒)焦楂150克 川朴60克(炒)木香30克 熟军60克 二丑60克(炒)扁豆15

  • 后天和疟饮

    药方名称后天和疟饮处方甜白术1钱(土炒),云苓1钱,制半夏1钱,炒枳壳6分,甘草2分,青皮5分,柴胡3分,草豆蔻8分(研)。制法煨老姜2片,红枣2枚为引.河、井水各1钟,煎小半钟,露一宿。功能主治培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