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救逆汤

救逆汤

温病条辨》卷三:救逆汤

药方名称救逆汤

处方甘草18克 干地黄18克 生白芍18克麦冬15克(不去心)阿胶9克 生龙骨12克 生牡蛎24克

功能主治滋阴潜阳,复脉救逆。治温病误用发散药,津液被劫,心中震震,舌强神昏,汗自出,中无所主者。

用法用量以水800毫升,煎取640毫升,分三次服。

脉虚大欲散,加人参6克。

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胎产心法》卷中:救逆汤

药方名称救逆汤

处方人参1两,当归3两,川芎2两,红花3钱。

功能主治产母气血素亏,子无力转头,手足先出者。

用法用量水煎,速服。久之不顺,再煎再服。

摘录胎产心法》卷中

温病条辨》卷三:救逆汤

药方名称救逆汤

处方于加减复脉汤内去麻仁,加生龙骨4钱,生牡蛎8钱。

功能主治温病误表,津液被劫,或在少阴,或在厥阴,心中震震,舌强神昏,中无所主者。

用法用量煎如复脉法。

脉虚大欲散,加人参2钱。

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猜你喜欢

  • 丁香柿蒂汤

    《症因脉治》卷二:丁香柿蒂汤药方名称丁香柿蒂汤处方丁香柿蒂人参生姜功能主治温中降逆,益气和胃。主胃虚有寒,呃逆不止,或恶心呕吐,得热则减,得寒则甚者。备注方中丁香、柿蒂温胃散寒,降气止呃,人参补气益胃

  • 凉血攻毒饮

    药方名称凉血攻毒饮处方大黄2钱,荆芥穗5分,木通4分,牛蒡1钱,丹皮1钱,紫草1钱,赤芍8分,葛根7分,蝉蜕4分,青皮7分,生地4钱,红花4分。功能主治痘毒火内伏,烦渴躁乱,身体反凉,痘色紫滞矾红,彻

  • 凉解汤

    《衷中参西》上册:凉解汤药方名称凉解汤处方薄荷叶3钱,蝉退(去足土)2钱,生石膏(捣细)1两,甘草1钱5分。功能主治凉散。主温病表里俱觉发热,脉洪而兼浮者。摘录《衷中参西》上册《辨证录》卷一:凉解汤药

  • 成炼钟乳粉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成炼钟乳粉药方名称成炼钟乳粉炮制钟乳不拘多少,上取韶州者,无问厚薄,但颜色明净光泽者即堪入炼,唯黄、赤两色不任用。欲炼亦不限多少,置钟乳于金、银器中,即以大铛中着水

  • 防风四苓散

    药方名称防风四苓散处方四苓散加防风。功能主治风邪入土,水谷偏渗大肠,小便不利,溏泄。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 漏芦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漏芦散药方名称漏芦散处方漏芦二两半,瓜蒌十个(急火烧焦存性),蛇蜕十条(炙)。炮制上为细散。功能主治治乳妇气脉壅塞,乳汁不行,及经络凝滞,乳内胀痛,留蓄邪毒,或作痈

  • 调经饮

    《会约医镜》卷十四:调经饮药方名称调经饮处方当归9克 淮牛膝6克香附(酒炒)3克 元胡(炒)3克山楂4.5克茯苓4.5克陈皮(去白)2克功能主治理气解郁,活血调经。主妇女气逆血滞,经期腹痛。用法用量水

  • 大香连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大香连丸药方名称大香连丸处方黄连(去芦、须)600克(用吴茱萸300克同炒令赤,去茱萸不用)木香(不见火)146克制法上药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清肠燥湿,行气

  • 阴旦汤

    药方名称阴旦汤处方芍药甘草各6克干姜黄芩各9克 桂心12克大枣4枚功能主治温阳解肌,发表除烦。治伤寒肢节疼痛,内寒外热,虚烦。用法用量上六味药,哎咀。以水1升,煮取5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日

  • 黄耆糯米汤

    药方名称黄耆糯米汤别名黄耆汤处方糯米5升,黄耆6两。功能主治妊娠忽然下黄汁如胶,或如豆汁,胎动腹痛。用法用量黄耆汤(《竹林女科》卷二)。摘录方出《妇人良方》卷十二,名见《女科指掌》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