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干地黄汤

干地黄汤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干地黄汤

药方名称干地黄汤

别名地黄

处方生干地黄(酒洗,切,焙)2两半,续断1两半,桔梗(炒)1两半,五味子1两半,紫菀(去苗上)半两,甘草(炙,锉)半两,羚羊角(镑)半两,犀角(镑)半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桑根白皮(炙,锉)1两,赤小豆1合。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伏连传尸,骨蒸。

用法用量地黄汤(《普济方》卷二三七)。

后若口渴唇干,加麦门冬(去心)半两,地骨皮半两。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圣济总录》卷四十九:干地黄汤

药方名称干地黄汤

别名地黄

处方生干地黄(炒)2两,芒消1两半,羚羊角(镑)1两半,石膏3两,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2两半,杏仁(去皮尖双仁,焙)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肺壅热,喘息短气,唾脓血。

用法用量地黄汤(《普济方》卷二十七)。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干地黄汤

药方名称干地黄汤

处方熟干地黄人参、白茯苓(去黑皮)、麦门冬(去心,焙)、枇杷叶(拭去毛)、地骨皮甘草(炙,锉)、石斛(去根)、黄耆(细锉)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胃热肠寒,善食数饥。少腹痛胀。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地黄汤”。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干地黄汤

药方名称干地黄汤

处方熟干地黄(切,焙)3两,黄芩(去黑心)半两,当归(切,焙)半两,柏叶(炙)半两,艾叶(炒)半两,伏龙肝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妇人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1枣大(拍破),煎至7分,去滓,下蒲黄1钱匕,更煎1-2沸,温服,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圣济总录》卷一四三:干地黄汤

药方名称干地黄汤

处方熟干地黄(焙)2两,赤石脂2两,玄胡索1两半,牡蒙1两半,桔梗1两半,黄耆(锉)1两半,龙骨1两半,当归(切,焙)1两,黄连(去须)1两,白芷1两,地榆1两,木香1两,红蓝花(炒)1两,桂(去粗皮)3分,干姜(炮)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大便下血,并多年肠风,食饮不得。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圣济总录》卷五十三:干地黄汤

药方名称干地黄汤

别名地黄

处方熟干地黄(焙)2两,鹿茸(去毛,酥炙)2两,巴戟天(去心)2两,枸杞子2两,丹参2两,五加皮2两,车前子1两,桂(去粗皮)3分,防风(去叉)1两。

功能主治肾虚多唾。

用法用量地黄汤(《普济方》卷三十二)。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三

圣济总录》卷三十一:干地黄汤

药方名称干地黄汤

处方熟干地黄(焙)1两,地骨皮1两,五味子1两,桂(去粗皮)半两,黄耆(锉)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后血气不足,脚膝无力,四肢羸劣。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地黄散”。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干地黄汤

药方名称干地黄汤

处方生干地黄3两,麦门冬(去心,焙)3两,栝楼根3两,甘草(炙,锉)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黄芩(去黑心)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食亦。胃热善食而瘦。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取7分,去滓温服,日2-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千金》卷三:干地黄汤

药方名称干地黄汤

处方地黄3两,芎?2两,桂心2两,黄耆2两,当归2两,人参1两,防风1两,茯苓1两,细辛1两,芍药1两,甘草1两。

功能主治除诸疾,补不足。主产后恶露不尽。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3升,去滓,分3服,日再夜1。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此方以保元,四物兼补气血:佐细辛防风以行保元之力,桂心、茯苓以行四物之滞。滞通而恶露自行,本虚挟血之良法也。

摘录《千金》卷三

《千金》卷三:干地黄汤

药方名称干地黄汤

处方地黄3两,白头翁1两,黄连1两,蜜蜡1方寸,阿胶(如手掌大)1枚。

功能主治产后下痢。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5升,煮取2升半,去滓,纳胶、蜡令烊,分3服,1日3次。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于白头翁甘草阿胶汤中去秦皮黄柏,但用黄连以坚肠胃,白头翁以止腹痛,阿胶以治内崩,加地黄以除血热,蜜腊以清胃气,《本经》专主下利脓血,以蜡味至淡入胃,胃为五脏之本,淡为五味之先也。

摘录《千金》卷三

方出《千金》卷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一九:干地黄汤

药方名称干地黄汤

别名牢牙散

处方地黄3两,独活3两。

功能主治齿根动痛。

用法用量牢牙散(《普济方》卷六十五)。

摘录方出《千金》卷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一九

圣济总录》卷十七:干地黄汤

药方名称干地黄汤

处方熟干地黄(切,焙)1两,当归(切,焙)1两半,芍药1两半,甘草(炙,锉)1两,吴茱萸(汤洗,焙干,炒)3分,细辛(去苗叶)1两半,干姜(炮裂)1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人参1两,桂(去粗皮)1两,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烟起即止)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风入腹,兼尸疰入腹,心腹痛,气短喘息不得。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去滓,取7分,空腹服,日3夜1。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七

圣济总录》卷三十:干地黄汤

药方名称干地黄汤

处方生干地黄(焙)2两,青竹茹1两,鸡苏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玄参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心脾虚热,喉中有疮,连舌根肿,涕唾,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

圣济总录》卷六十八:干地黄汤

药方名称干地黄汤

处方生干地黄(焙)8两,伏龙肝6两,芎?1两,当归(酒浸,切,焙)3两,桂(去粗皮)2两,赤芍药2两,白芷2两,干姜(炮裂)2两,细辛(去苗叶)半两,甘草(炙,锉)1两,吴茱萸(汤浸去涎,大豆同炒,去豆用)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吐血。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半盏,酒半盏,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空心、食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八

圣济总录》卷一六一:干地黄汤

药方名称干地黄汤

处方生干地黄(焙)2两,生姜(去皮,切碎,炒干)1两,甘草(炙)1两,当归(切,炒)1两,桂(去粗皮)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血气不利,或感风冷,心腹痛,肢体虚冷,胸膈不快。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取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一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干地黄汤

药方名称干地黄汤

处方生干地黄(焙)2两,玄胡索2两,大腹(锉)2两,当归(切,焙)1两半,桑耳1两半,威灵仙(去土)1两半,桔梗1两半,木香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王不留行1两,桂(去粗皮)1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月水不调,或在月前,或在月后,乍多乍少。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至7分,食前去滓温服,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圣济总录》卷一五五:干地黄汤

药方名称干地黄汤

处方熟干地黄(焙)2两,阿胶(米炒沸)2两,芎?2两,当归(切,米炒)2两,赤芍药半两,甘草(炙,锉)半两,人参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气血不足,胎瘦不长。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粳米少许,同煎7分,去滓温服,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五

《千金》卷三:干地黄汤

药方名称干地黄汤

处方地黄3两,芍药3两,当归3两,蒲黄3两,生姜5两,桂心6两,甘草1两,大枣20枚。

功能主治妇人产后两胁满痛。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2升半,去滓分服,1日3次。

各家论述1.《济阴纲目》汪淇笺释:世谓木得桂而枯,故用之以治胁痛,然不可不审寒热虚实也。此方以桂心为君,而以血药为辅,用之以温肝家血寒之痛则可,用之以治肝火作痛则不可,须详辨之。

2.《千金方衍义》:产后虽两胁满痛而无寒热往来,知非少阳客邪,仍须内补建中,加地黄辅佐归、芍和营,加蒲黄辅佐桂心散血;以肝血不能循经输运而流入少阳部份,故专散血为主。

摘录《千金》卷三

圣济总录》卷一六三:干地黄汤

药方名称干地黄汤

处方生干地黄(焙)3分,芍药1两,芎?1两,桔梗(炒)3分,丹参1两,当归(切,微炒)3分,干姜(炮裂)半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知母(焙)半两,人参1两,葛根(锉碎)3分,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产后下血过多,虚热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圣济总录》卷一六五:干地黄汤

药方名称干地黄汤

处方生干地黄(焙)1两,白术1两,芍药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桑根白皮(锉)2两,甘草(锉)半两,赤小豆5合,黄耆(锉)2两,商陆根(锉)2两。

制法上9味,并生用,为粗散。

功能主治产后遍身头面浮肿。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活人书》卷十九:干地黄汤

药方名称干地黄汤

处方地黄1两,大黄1两,黄连1两,黄芩1两,柴胡(去芦)1两,白芍药1两,甘草(炙)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妇人伤寒愈后,犹有余热不去。

用法用量每服抄4钱匕,以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温服。取溏利汗出解。

摘录《活人书》卷十九

圣济总录》卷一五三:干地黄汤

药方名称干地黄汤

别名地黄

处方熟干地黄1两,泽兰叶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人参1两,五味子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当归(切,炒)1两,禹余粮(火煅,醋淬)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妇人先有所脱血,或醉中房劳伤肝,致使月事不来,血枯燥。

用法用量地黄汤(《校注妇人良方》卷一)。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猜你喜欢

  • 大金花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大金花丸药方名称大金花丸处方黄连、黄檗、黄芩、大黄,各等分。炮制上为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火证通治。用法用量每服三十丸,新水下。备注加栀子减大黄名栀子金花

  • 省味金花丸

    药方名称省味金花丸处方川黄柏60克黄芩知母桔梗连翘各30克地骨皮薄荷各15克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治肺经实热,目中眵泪甚多者。用法用量每服50丸,桑白皮汤或薄荷汤送下。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 神术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神术散药方名称神术散处方苍术(米泔浸一宿.切.焙)五两,?、白芷、细辛(去叶.土)、羌活(去芦)、川芎、甘草(炙),各一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四时瘟疫,头痛项

  • 加减洗心散

    药方名称加减洗心散处方黄连3g,炒栀子6g,黄芩9g,酒大黄6g,桔梗6g,知母9g,元参6g,赤芍9g,归尾6g,荆芥1.5g。功能主治清心泻火,宣肺活瘀。主心中郁火乘肺,上攻气轮,而为火疳,初起颗

  • 八神丹

    药方名称八神丹处方地龙(去土,炒)1两,五灵脂(炒)1两,威灵仙1两,防风(去芦)1两,木鳖子(去壳)1两,草乌头1两(炒),白胶香(另研)3钱,乳香(另研)3钱。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

  • 麻黄葛根汤

    《类证活人书》卷十七:麻黄葛根汤药方名称麻黄葛根汤处方麻黄(用开水泡一二次,焙干)芍药各90克 干葛30克葱白7茎 鼓30克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治伤寒一日至二日,头项及腰脊拘急疼痛,浑身烦热,恶寒。

  • 鳗鲡鱼臛

    药方名称鳗鲡鱼臛处方鳗鲡鱼肉1斤(切作臛),葱白半握(细切)。功能主治杀虫,补虚劳。主老人痔病,久不愈,肛门肿痛。用法用量上煮作臛,下五味、椒、姜。空心渐食之。注意多食冷人作泄。摘录《养老奉亲》

  • 蒿芩清胆汤

    药方名称蒿芩清胆汤处方青蒿脑4.5~6克 淡竹茹9克 仙半夏4.5克 赤茯苓9克 青子芩4.5~9克,生枳壳4.5克 陈广皮4.5克 碧玉散(包)9克功能主治清胆利湿,和胃化痰。治少阳湿热痰浊证。症见

  • 揩齿丹砂散

    药方名称揩齿丹砂散别名丹砂散处方丹砂(研)1两,麝香(研)少许,白檀香半两,丁香皮1两,藿香叶1两,茅香1两,甘松(去土)1两,白芷1两,升麻1两,莎草根(炒,去毛)1两,铅丹1两,石膏(末)4两,凝

  • 开胃救亡汤

    药方名称开胃救亡汤处方人参1两,金银花2两,山药1两,生甘草3钱,薏仁1两,玄参1两,白术1两。功能主治大肠痈。用法用量水煎,调山羊血末1钱服。各家论述此方全去救胃,而败脓祛毒已在其中。妙在金银花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