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干地黄散

干地黄散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干地黄散

药方名称干地黄散

处方生干地黄(焙)4两,当归(切,焙)1两,桂(去粗皮)1两,熟干地黄(焙)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室女月水不通,脐下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空心、临卧温酒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方出《千金》卷二十,名见《圣济总录》卷五十三:干地黄散

药方名称干地黄散

处方赤雄鸡肠2具,鸡肶胵2具,干地黄3分,桑螵蛸4分,牡蛎4分,龙骨4分,黄连4分,白石脂5分,苁蓉6分,赤石脂5分。

制法上药治下筛,纳鸡肠及肶胵中缝塞,蒸之令熟,晒干,合捣为散。

功能主治膀胱寒,小便数,漏精稠厚如米白泔。

用法用量以酒和方寸匕,日3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方中赤、白石脂固脱,龙骨牡蛎桑螵蛸涩精,地黄、苁蓉滋髓,鸡肠、肫利水消积,川连专治便如泔汁也。

摘录方出《千金》卷二十,名见《圣济总录》卷五十三

《圣惠》卷四十六:干地黄散

药方名称干地黄散

处方熟干地黄1两,白茯苓3分,芎?1两,鹿角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桂心3分,紫菀3分(去苗土),人参1两(去芦头),大麻仁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伤咳嗽唾脓血,腹中有气,不欲饮食,恶风目暗,足胫酸寒。

用法用量主治中“恶风”,原作“恶水”,据《普济方》改。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方出《千金》卷二十五,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四五:干地黄散

药方名称干地黄散

处方地黄2分,当归2分,羌活2分,苦参2分。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折骨断筋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送下,1日3次。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盖筋伤则风乘虚藉,骨伤则湿乘虚藉,风湿相搏,则为热为肿,故以羌活祛风散热,苦参逐湿除肿,地黄滋血和伤,当归和血止痛也。

摘录方出《千金》卷二十五,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四五

《圣惠》卷七十五:干地黄散

药方名称干地黄散

处方生干地黄1两,益母草1两,当归半两(锉,微炒),黄耆半两(锉),芎?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从高坠下,腹痛下血,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圣惠》卷七十六:干地黄散

药方名称干地黄散

处方熟干地黄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麦门冬1两(去心),黄芩1两,五味子1两,桑寄生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预防小产。主妊娠曾伤五月胎。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8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每于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六

《圣惠》卷七十五:干地黄散

药方名称干地黄散

处方熟干地黄1两半,干姜半两(炮裂,锉),当归1两(锉,微炒),人参3分(去芦头),阿胶3分(捣碎,炒令黄燥),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胎动,心神烦闷,腹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稍热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圣惠》卷三十六:干地黄散

药方名称干地黄散

处方熟干地黄1两,防风1两(去芦头),桑耳3分(微炒),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黄连1分(去须),木通3分(锉),黄耆3分(锉),槟榔3分,茯神3分,甘草3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耳中蝉鸣。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六

《圣惠》卷六十七:干地黄散

药方名称干地黄散

处方生干地黄1两,当归1两(锉,微炒),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川大黄半两,续断半两,桂1两,琥珀半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微炒)。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从高坠下,伤损疼痛。

用法用量以温酒调下1钱,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七

方出《千金》卷十九,名见《圣济总录》卷五十一:干地黄散

药方名称干地黄散

处方生干地黄5斤,苁蓉8两,白术8两,巴戟天8两,麦门冬8两,茯苓8两,甘草8两,牛膝8两,五味子8两,杜仲8两,车前子5两,干姜5两。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肾气虚寒,阴痿,腰脊痛,身重缓弱,言音混浊,阳气顿绝。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食后酒送下,1日3次。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此以肾气不能流布中外而腰痛身重,阴痿阳绝,故用地黄牛膝、五味滋阴,苁蓉、巴戟、杜仲助阳,干姜白术甘草固本,麦冬茯苓车前治标,滋培气化以资通调之力。

摘录方出《千金》卷十九,名见《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圣惠》卷四十六:干地黄散

药方名称干地黄散

处方熟干地黄1两,茜根3分,白芍药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柏叶3分,白茯苓3分,当归半两,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鹿角胶1分(捣碎,炒令黄燥),羚羊角屑半两,子芩半两,贝母半两(煨微黄)。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久咳嗽,唾脓血,四肢瘦弱。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地黄散”。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圣惠》卷二十六:干地黄散

药方名称干地黄散

别名地黄

处方生干地黄2两,赤茯苓1两,玄参1两,石菖蒲1两,人参1两(去芦头),黄耆1两(锉),远志半两(去心),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肾劳实热,胀满,四肢黑色,耳聋,多梦见大水,腰脊离解。

用法用量地黄汤(《普济方》卷三十)。

摘录《圣惠》卷二十六

圣济总录》卷一六一:干地黄散

药方名称干地黄散

处方生干地黄(焙)、芎?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产后余血不尽,结块上冲,心烦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酒半盏,水半盏,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服,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一

猜你喜欢

  • 加减疏风清上散

    药方名称加减疏风清上散处方防风、荆芥、川芎、白芷、柴胡、黄芩、山栀、甘草。功能主治时行感冒头痛,恶风发热,烦渴有汗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本方系辛凉解表之剂。用川芎、白芷以除风痛,防风、荆芥、柴胡

  • 枸杞饮

    药方名称枸杞饮处方枸杞根白皮1升,小麦1升(净淘),粳米3合(研)。功能主治老人烦渴口干,骨节烦热。用法用量上以水1斗,煮前2味,取7升汁,下米作饮,渴即渐服之。摘录《养老奉亲》

  • 当归芍药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当归芍药散药方名称当归芍药散处方当归、茯苓(去皮)、白术,各二两;川芎、泽泻,各四两;白芍药八两。炮制上为末。功能主治治妊娠腹中绞痛,心下急满,及产后血晕,内虚气乏

  • 芦根清胃饮

    药方名称芦根清胃饮别名芦根汤处方芦根、葛根、人参、麦冬(去心)、知母、竹茹、栀子、葱白。功能主治热病而呕,不食而烦。用法用量芦根汤(《女科秘旨》卷四)。《女科秘旨》:本方用芦根1钱5分,葛根1钱5分,

  • 九味黄连丸

    药方名称九味黄连丸处方吴茱萸陈皮苍术黄连(土炒)黄芩(土炒)桔梗茯苓半夏各30克制法上药为末,神曲糊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郁积吞酸。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时时津液含化送下。摘录《医学人门》卷七

  • 九味仓廪汤

    药方名称九味仓廪汤处方潞党参1钱至钱半,羌活8分至1钱,薄荷1钱至钱半,茯苓2钱至3钱,防风1钱至钱半,前胡1钱至钱半,苦桔梗1钱至钱半,清炙草6分至8分,陈仓米3钱至4钱。功能主治益气发汗。主用法用

  • 服椒方

    药方名称服椒方处方川椒。制法拣净去目及闭口者,于铫内炒令透,于地上铺净纸2重,用新盆合定,周围用黄土培之半日,去毒出汗,然后取之,晒干为度;只取椒于瓷合子内收。功能主治通神延年。主肝肾虚风上攻,眼生黑

  • 瓜蒌大麦饼

    药方名称瓜蒌大麦饼处方瓜蒌1斤(绞汁),大麦面6两。制法合作饼。功能主治中风?斜。用法用量炙熟熨之。病愈即止,勿令太过。各家论述本方以瓜蒌为主。瓜蒌甘苦寒,用其润燥开结,荡热涤痰,舒肝郁,缓肝急之性,

  • 黑灵散

    《博济》卷四:黑灵散药方名称黑灵散处方穿山甲半个,黑鲤鱼皮半个,小儿发半两,皂荚(不蛀者)3钱。制法上药同入于瓷瓶子内,用盐泥固济,先用文武火烧,次用大火煅之令赤热,放冷,取出研细。功能主治妇人远年血

  • 竹叶归耆汤

    药方名称竹叶归耆汤处方竹叶4.5克,当归3克,白术3克,人参3克,黄芪6克,炒甘草1.5克,麦门冬(去心)2.1克。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清胃止渴。主胃阴虚亏,胃气虚热。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