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川乌散

川乌散

普济方》卷四十五:川乌散

药方名称川乌散

处方川乌半两,草乌头半两,藿香叶半两,川芎半两,甘草半两,白芷半两,川蝎半两,雄黄6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偏正头痛,伤寒冷,打扑折碎破伤风,头面虚肿,呕逆恶心。

用法用量每服1钱,入好茶半钱,百沸汤点,趁热服之。如破伤风,每用大半钱,以葱白3寸,细嚼,滚热酒大半碗调服。甚者,如人行5里,再1服即愈。

摘录普济方》卷四十五

《直指》卷二十二:川乌散

药方名称川乌散

处方川乌、螟蛉窠土各等分。

功能主治痈肿初发。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醋调服,未结则散,已结则溃。

摘录《直指》卷二十二

异授眼科》:川乌散

药方名称川乌散

处方川乌(煨)、细辛川芎防风、生地、当归乌药甘草人参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目有白星散乱,头昏眼花黑暗,属于气血衰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酒送下。

摘录异授眼科

《济阳纲目》卷八十五:川乌散

药方名称川乌散

处方川乌天麻、南星(姜汤泡)、半夏(姜汤泡)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破伤风欲死者。

用法用量每服1钱,黑豆淋酒调下,仍饮酒1-2盏。

摘录《济阳纲目》卷八十五

《直指小儿》卷二:川乌散

药方名称川乌散

处方川乌(生)1分,全蝎半分,木香半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驱风回阳。主慢脾风。

用法用量每服3字,加生姜4片,煎取其半,旋滴入口中。

呕吐者,加丁香

摘录《直指小儿》卷二

《得效》卷十:川乌散

药方名称川乌散

处方防风、白附子、北细辛、白茯苓川乌、菖蒲、干姜、香白芷川芎甘草节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脑泻。

用法用量每服3钱,嚼生葱,食后白汤调下。

摘录《得效》卷十

《朱氏集验方》卷二:川乌散

药方名称川乌散

处方川乌草果子、干姜、良姜各等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虚疟。

用法用量大枣7个,生姜7片,水煎服。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二

猜你喜欢

  • 保儿安丸

    药方名称保儿安丸处方朱砂1钱,明雄1钱,全蝎1钱,薄荷1钱,明天麻1钱,天竺黄1钱,黄连1钱,大黄1钱,栀子1钱,半夏1钱,胆南星1钱。制法上为细末,水泛为丸,朱砂为衣,如小米大。功能主治小儿胃肠积热

  • 紫正散

    药方名称紫正散处方紫荆皮6克荆芥穗2.4克 北防风2.4克 北细辛1.2克功能主治治喉风初起,必恶寒,发热头痛,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者。用法用量上药与地黄散合用,开水泡药蒸服。摘录《重楼玉钥》卷上

  • 地黄大补丸

    药方名称地黄大补丸处方龟版(酒炙)1两半,黄柏(酒炒)5钱,知母5钱(去皮,酒拌,捣膏),人参2两,生地黄1两半(酒拌,铜器蒸半日,捣膏)。制法上为细末,入二膏,炼蜜或酒糊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痈疽愈

  • 苍耳散

    《重订严氏济生方》:苍耳散药方名称苍耳散别名芷夷散(《医学入门》卷七)、辛夷散(《仙拈集)卷二)。处方辛夷仁15克苍耳子7.5克 香白芷30克薄荷叶1.5克制法上药晒干,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散风邪,通鼻

  • 当归十味丸

    药方名称当归十味丸别名十味丸处方当归(切)5两,细辛5两,甘草(炙)5两,桂心3两,吴茱萸3两,人参3两,蜀椒3合(汗),橘皮4两,干姜4两,桑白皮8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冷嗽

  • 加味泻肝汤

    药方名称加味泻肝汤处方龙胆草(酒拌炒)1钱,当归梢1钱,车前子(炒)1钱,泽泻1钱,生地黄1钱,芍药(炒)1钱,黄连(炒)1钱,黄柏(酒拌炒)1钱,知母(酒拌炒)1钱,防风1钱,甘草梢5分。功能主治肝

  • 大五明狼毒丸

    药方名称大五明狼毒丸处方狼毒4两,干地黄4两,附子1两,大黄1两,苁蓉1两,人参1两,当归1两,半夏2两,干姜1两半,桂心1两半,细辛1两,五味子1两,蜀椒1两,(艹闾)茹(熬令烟尽)1两,芫花半两,

  • 白石脂丸

    《圣济总录》卷一五二:白石脂丸药方名称白石脂丸处方白石脂6两,芎藭6两,大蓟6两,伏龙肝6两,熟干地黄12两(焙),阿胶(炒令燥)3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妇人经血五色杂下,或独

  • 粉汗方

    药方名称粉汗方处方牡蛎半斤(烧,研如粉),麻黄根1两(捣罗为末)。功能主治盗汗,腠理开疏。用法用量2味同拌匀,寝寐中有汗处,使人敷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 通脾泻胃汤

    药方名称通脾泻胃汤处方麦门冬(去心)茺蔚子各4.5克知母玄参车前子 软石膏(煅)防风各3克黄芩天冬熟大黄各2.1克功能主治泻火通便。治眼内黄膜上冲,神膏内初起色黄,如人指甲根白岩相似,若漫及瞳人,其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