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家韭子丸

家韭子丸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家韭子丸

药方名称家韭子丸

处方韭子180克(炒)鹿茸l20克(酥炙)苁蓉(酒浸)牛膝(酒浸)熟地黄当归各60克 巴戟(去心)菟丝子(酒浸)各45克杜仲(去皮,锉,制炒丝断)石斛(去苗)桂心干姜(炮)各30克

制法上药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肾助阳,摄精止遗。治肾阳不足,精关不固,遗尿,遗精,小便白浊。

用法用量每服50~100丸。空腹时用盐汤或温酒下。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

《三因》卷十二:家韭子丸

药方名称家韭子丸

处方韭子6两(炒),鹿茸4两(酥炙),苁蓉(酒浸)2两,牛膝(酒浸)2两,熟地黄2两,当归2两,巴戟(去心)1两半,菟丝子(酒浸)1两半,杜仲(去皮,锉制,炒断丝)1两,石斛(去苗)1两,桂心1两,干姜(炮)1两。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养元气,进美饮食。主少长遗尿;男子虚剧,阳气衰败,小便白浊,夜梦泄精。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明医指掌》引作“韭子丸”。

摘录《三因》卷十二

《医略六书》卷二十五:家韭子丸

药方名称家韭子丸

处方韭子3两(炒),鹿茸3两(酥炙),苁蓉3两(酒洗),熟地5两,当归2两,菟丝3两(饼),萸肉3两,巴戟3两(炒),杜仲3两(炒),肉桂1两半(去皮),干姜1两半(炒)。

制法上为末,陈酒糊丸。

功能主治温肾壮阳。主肾脏虚寒,遗溺,脉缓涩者。

用法用量每服3-5钱,淡盐汤送下。

各家论述肾脏虚寒,真阳不秘,故闭藏失职,遗溺不止。韭子壮真阳以温肾,鹿茸补肾脏以壮阳,巴戟温肾脏以祛寒湿,苁蓉润肾脏以温精血,熟地填补真阴,肉桂温暖真阳,萸肉涩精秘气,当归养血营经,杜仲补肾脏以作强,予姜暖胃气以散寒冷,菟丝填补肾脏也。陈酒丸,盐汤下,俾肾脏充足,则真阳秘密,而寒邪自散,水府蓄泄有权,安有溲溺遗失之患乎!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五

猜你喜欢

  • 黄耆人参牡蛎汤

    药方名称黄耆人参牡蛎汤处方黄耆3钱,人参3钱,甘草2钱,五味1钱,生姜3钱,茯苓3钱,牡蛎3钱。功能主治痈疽。脓泄后溃烂,不能收口者。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另洗净败血腐肉,用龙骨、象皮细末少许收之

  • 寒降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寒降汤药方名称寒降汤处方生赭石(轧细)18克 清半夏9克 蒌仁(炒,捣)12克 生杭芍12克竹茹9克牛蒡子(炒,捣)9克 粉甘草4.5克功能主治和胃降逆,凉血止血。治胃热而气不

  • 饭匙散

    药方名称饭匙散处方冬米(煮饭取锅焦,研末)1两,老莲肉(炒,研)4两,向糖(研末)4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久泻。用法用量每用3-5匙,干吃。摘录《何氏济生论》卷四

  • 椒芷汤

    药方名称椒芷汤处方川椒(去目)1两,白芷1两5钱。功能主治妊娠阴痒。妇人受妊后,不节房劳,阳精留蓄因而作痒。用法用量水煎,服头煎;以2煎洗患处。摘录《叶氏女科》卷二

  • 灵应膏

    《眼科阐微》卷三:灵应膏药方名称灵应膏处方怀生地3两,熟地3两,麦冬4两,当归4两,枸杞5两,黄耆4两,怀牛膝5两(酒蒸3次),白术(土炒)4两,葳蕤肉3两,白茯苓2两,真阿胶3两(炒)。制法上共为细

  • 巴戟天饮

    药方名称巴戟天饮别名巴戟天汤、巴戟汤处方巴戟天(去心)3两,五加皮2两,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牛膝(切,酒浸,焙)1两半,石斛(去根)1两半,萆薢1两半,甘草(炙,锉)1两半,防风(去叉)1两3分

  • 沉香温脾汤

    药方名称沉香温脾汤处方沉香木香丁香附子(炮,去皮、脐)官桂人参缩砂 川姜(炮)白豆蔻甘草(炙)白术各等分制法上十一味,为末。功能主治主胂胃虚冷,心腹疼痛,呕吐恶心,腹胁胀满,不思饮食,四肢倦怠,或泄泻

  • 拌肝散

    药方名称拌肝散处方茵陈1两,犀角屑半两,石斛半两(去根,锉),白术3分,赤芍药半两,柴胡3分(去苗),缩砂半两(去皮),人参3分(去芦头),桔梗3分(去芦头),防风半两(去芦头),肉桂3分(去皱皮),

  • 调元丸

    药方名称调元丸处方香附子(醋浸,春5,夏3,秋7,冬10,捶极烂,晒干,研为细末,以10两金醋作糊)1斤,当归5两,川芎5两,白术5两,陈皮5两。制法上5味各为极细末,浸药余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金水六君子汤

    药方名称金水六君子汤处方党参5钱,归身5钱(炒),熟地5钱,陈皮5分,法夏5分,茯苓1钱,炙草1钱。功能主治咳嗽。用法用量加大乌梅5个,生姜3片为引,水煎服。摘录《医门入法》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