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参耆内托散

参耆内托散

《小儿痘疹》:参耆内托散

药方名称参耆内托散

处方人参黄耆(炒)、当归川芎厚朴(姜制)、防风桔梗(炒)、白芷、官桂、紫草木香甘草

功能主治气血不足,痘疮倒靥,或痛疡久不溃脓者。

用法用量糯米1撮,水煎服。

摘录《小儿痘疹》

《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参耆内托散

药方名称参耆内托散

处方人参黄耆(炒)、当归(酒洗)、白术(炒)、橘红甘草升麻川芎、生地(酒洗)、羌活厚朴(姜汁拌炒)。

功能主治痈疽发背。

用法用量肿疡,加连翘羌活;溃疡,加芍药、甘草;酒毒,加酒炒连;气,加香附;痰加瓜蒌仁;发热,加小柴胡、酒炒黄芩;渴加天花粉;恶心,加半夏生姜;解毒,加金银花甘草节;在太阳经上加羌活,阳明经上加鼠粘子、白芷升麻,少阳经上加柴胡

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四

《治痘全书》卷十三:参耆内托散

药方名称参耆内托散

处方人参黄耆甘草川芎当归防风白芷桔梗白芍厚朴木香肉桂

功能主治痘不起发,根窠不红,灰白色,寒战咬牙,痘毒少,而元气至虚者。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为引。

摘录《治痘全书》卷十三

医学心悟》卷六:参耆内托散

药方名称参耆内托散

处方人参1钱(虚甚者倍用),黄耆(酒炒)3钱,当归2钱,川芎(酒炒)5分,炙草1钱5分,陈皮5分,金银花5钱,丹皮1钱,远志(去心甘草水泡,炒)1钱5分。

功能主治痛疽未溃或已溃。

用法用量大枣5枚,水煎服。

摘录医学心悟》卷六

《种痘新书》卷七:参耆内托散

药方名称参耆内托散

处方人参黄耆当归赤芍川芎厚朴防风桔梗白芷、官桂、紫草木香、虫退。

功能主治气虚不能化毒,面痒者其痘白而顶陷,皮薄而浆清,精神困倦,二便频利。

摘录《种痘新书》卷七

《易简方便》卷五:参耆内托散

药方名称参耆内托散

处方人参、炙耆、白术当归、元参、白芍牛蒡、银花、连翘防风甘草

功能主治妊妇痘出稠密者。

摘录《易简方便》卷五

猜你喜欢

  • 蛊胀奇方

    药方名称蛊胀奇方处方黄牛粪3两(男用雄,女用雌,阴干,炒)。功能主治蛊胀。用法用量每服1两,酒3碗,煎1碗,绢滤去滓,饮酒,3服即愈。垂死者勿救,不可以污秽而忽之,勿令病人知也。摘录《寿世新编》

  • 熟寐丸

    药方名称熟寐丸处方人参乳香朱砂各90克 枣仁(炒黑)15克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弹子大。功能主治治不寐。用法用量临卧时用龙眼汤下1~2丸。摘录《仙拈集》卷二

  • 疏肝散瘀汤

    药方名称疏肝散瘀汤处方当归红花苏木青皮柴胡各3克 山棱6克白芍乌药桂枝甘草各2.4克功能主治治瘀血凝结,两胁刺痛。用法用量水煎,热服。摘录《丹台玉案》卷五

  • 喝起散

    《卫生总微》卷五:喝起散药方名称喝起散处方半夏1两(汤洗7次,为末),生姜4两(研取汁,和半夏末拌作饼,如稀,入少面),朱砂(水飞)1分,滑石1分,白矾(生)1分,没石子3个。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

  • 温经活血汤

    药方名称温经活血汤处方泡附子15克,干姜6克,当归15克,赤芍30克,地龙12克,鸡血藤30克,牛膝15克,丹参30克,炙甘草6克,蜈蚣1条(研末冲服)。功能主治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主寒邪外邪,络脉不

  • 大香连圆

    药方名称大香连圆处方黄连(去芦.须)二十两(用茱萸十两同炒令赤,去茱萸不用),木香(不见火)四两八钱八分。炮制上件为细末,醋糊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丈夫、妇人肠胃虚弱,冷热不调,泄泻烦渴,米谷不

  • 侧子十味酒

    药方名称侧子十味酒别名十味侧子酒处方侧子5两,生姜8两,桑根白皮8两,桂心4两,白术8两,五加白皮6两,丹参6两,续断5两,牛膝5两,细辛4两。制法上切,绢袋盛,用无灰酒5升,浸5-6日。功能主治脚气

  • 家传清气化痰丸

    药方名称家传清气化痰丸处方天南星4两,大半夏4两(2味先用米泔水各浸3-5日,以透为度,洗净切片,以碗1个,盛贮晒干,先姜汁、次皂汁、又次矾汁、又次消水,浸一旦夕晒干),青皮(去瓤)1两,陈皮(去白)

  • 鹿角霜

    药方名称鹿角霜处方鹿角霜15克,板蓝根10克,青黛粉16克,冰片5克,白酒(50度)30毫升。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流行性腮腺炎3天可愈,效果颇佳。用法用量鹿角霜、板蓝根共研细,然后放入冰片研成粉

  • 萸连栀石丸

    药方名称萸连栀石丸处方吴萸黄连山栀滑石各15克荔枝核(烧存性)9克制法上研为末,以姜汁和丸。功能主治治温热心痛,引小腹欲作疝者。用法用量每服3~6克,温开水送下。摘录《医学入门》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