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半硫丸

半硫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半硫丸

药方名称半硫丸

别名半桃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

处方半夏(汤浸七次,焙干,为细末)硫黄(明净好者,研令极细,用柳木槌子杀过)各等分

制法上药以生姜自然汁同熬,入干蒸饼末搅和匀,入臼内杵数百下,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除积冷,暖元脏,温脾胃,进饮食。主心腹一切痃癖冷气,及年高风秘、冷秘或泄泻等。

用法用量每次15~2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生姜汤送下,妇人醋汤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局方》卷六:半硫丸

药方名称半硫丸

别名半桃丸、硫半丸

处方半夏(汤浸7次,焙干,为细末)、硫黄(明净好者,研令极细,用柳木槌子杀过)各等分。

制法生姜自然汁同煎,加干蒸饼末入臼内杵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肾逐寒,通阳开秘,泄浊祛痰,止泻,润大肠;除积冷,暖元脏,温脾胃,进饮食。主肾阳衰微,阴寒内结,命门火衰,阳气不运所致虚人、老人虚冷便秘或阳虚久泻;脾胃气弱,津液停积,湿久浊凝,痰浊咳嗽吐逆;或湿阻三焦,二便不通;心腹一切痃癖冷气,;痃癖冷气吐逆;小儿泄泻注下,或手足冷者,亦治咳嗽;湿凝气阻,三焦俱闭,二便不通。

用法用量半桃丸(《三因》卷十二)、硫半丸(《良朋汇集》卷二)。

各家论述1.《温病条辨》:湿阻无形之气,气既伤而且阻,非温补真阳不可,硫黄热而不燥,能疏利大肠,半夏能入阴。燥胜湿,辛下气,温开郁,三焦通而二便利矣。

2.《成方便读》:此为命火衰微,胃浊不降而致,故以半夏和胃而通阴阳,硫黄益火消阴,润肠滑便,然后胃与大肠皆得复其常,所谓六腑皆以通为用也。

临床应用虚风便秘:吴,二气自虚,长夏大气发泄,肝风鸱张,见症类中,投剂以来诸恙皆减,所嫌旬日犹未更衣,仍是老人风秘。半硫丸1钱,开水送下,3服。

摘录《局方》卷六

猜你喜欢

  • 甘草饮

    《外台秘要》卷三十七引《小品方》:甘草饮药方名称甘草饮处方甘草6克(炙)大黄9克(别渍)黄芩6克制法上三味,切。功能主治治食即吐出,不得安住。用法用量以水600毫升,煮三两沸,去滓分服,以利为度。摘录

  • 半夏左金汤

    药方名称半夏左金汤处方半夏、干葛、细辛、白术、茯苓、桂、柴胡、麦冬。功能主治脚气,邪中少阳,口苦胁痛,面垢,体无膏泽,头目颔锐痛。摘录《脉因证治》卷下

  • 僸术圆

    药方名称僸术圆处方神僸(炒)、苍术(米泔浸一宿.焙干),各等分。炮制上末,面糊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时暑暴泻,壮脾温胃,进美饮食,及疗饮食所伤,胸膈痞闷。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不拘时,米饮吞下。摘

  • 点眼万明膏

    药方名称点眼万明膏处方炉甘石3钱(火煅,研细,入人乳浸49日),川黄连5分(乳制),辰砂3钱,硼砂5分,胆矾3分,冰片3分。制法上为极细末听用。雨前茶陈年者4两,甘菊花4两,2味用水2大碗,于净瓦锅中

  • 百劳煎

    药方名称百劳煎处方杏仁半斤。制法上取杏仁于瓶内,以童便2升,浸7日,泻出,去小便,以暖水淘过,于沙盆内研如泥,别用垍瓶,以小便3升,煎之如膏。功能主治劳嗽,旦轻夕重,憎寒壮热,少喜多嗔,忽进忽退,面色

  • 附子白术汤

    药方名称附子白术汤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白术1两,芎?3分,独活(去芦头)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伤寒柔痓,手足逆冷,筋脉拘急,汗出不止,颈项强直,摇头口噤。用法用

  • 五味沙苑酒

    药方名称五味沙苑酒处方枸杞子60g山茱萸30g沙苑子30g菊花60g 生地30g 白酒1500ml炮制将上述药材加工碎,装入纱布袋内,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白酒浸泡,密封;7日后开启,去掉药袋,澄清后

  • 丁香附子散

    《卫生宝鉴》卷十三:丁香附子散药方名称丁香附子散处方丁香半两,槟榔1个(重3钱),黑附1个(重半两,炮,去皮脐),舶上硫黄(去石,研)2钱,胡椒2钱。制法先将四味为末,入硫黄和匀。功能主治膈气吐食。用

  • 立圣鹤顶丹

    药方名称立圣鹤顶丹别名立圣丹处方寒水石不拘多少(江南人谓之软石膏者,分作2处,1半生,1半炭火煅令通红)。制法上为极细末,入朱砂再合研,色与桃花色相似即止。功能主治难产,难产横逆恶疾,死胎不下。用法用

  • 麻附细辛汤

    药方名称麻附细辛汤处方麻黄2钱,附子3钱,细辛1钱5分,甘草5分,人参2钱,黄连1钱,芍药1钱5分。功能主治少阴伤寒,身发热,四肢冷,指甲青,腹痛脉沉。摘录《玉案》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