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十香止痛丸

十香止痛丸

《中国药典》:十香止痛丸

药方名称十香止痛丸

处方香附(醋炙)160g乌药80g檀香40g延胡索(醋炙)80g香橼80g 薄黄40g沉香10g厚朴(姜汁炙)80g 零散香80g降香40g丁香10g五灵脂(醋炙)80g木香40g 排草10g砂仁10g乳香(醋炙)40g高良姜6g 熟大黄80g

性状本品为深棕褐色的大蜜丸;气香,味微苦。

炮制以上十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40~16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疏气解郁,散寒止痛。用于气滞胃寒,两肋胀满,胃脘刺痛,腹部隐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孕妇慎服。

规格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十香止痛丸

药方名称十香止痛丸

处方香附(醋制)240克 延胡(醋制)五灵脂(醋炒)乌药香攫厚朴(姜制)各120克 生蒲黄乳香檀香降香广木香各60克沉香零陵香香排草砂仁丁香各15克 熟军120克 良姜9克

制法共为细扮,炼蜜为丸,每丸6克,蜡皮或蜡纸筒封固。

功能主治舒气解郁,散寒止痛。治气滞胃寒,两胁胀满,胸胃刺痛,肚腹隐痛。

用法用量每次服1丸,白开水送下。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猜你喜欢

  • 飞矾丹

    药方名称飞矾丹处方飞过枯矾2两(北矾、绛矾尤佳,如无只用通明南矾),半夏(生姜制1宿),天南星(切作片子,用皂角挪,水浸1宿,来日就铫子熬,以水尽为度),白僵蚕1两(半两生用,半两米醋浸1宿)。制法上

  • 神光汤

    药方名称神光汤处方川大黄0.3克制法研为粗末。功能主治治小儿疳热,闭目不开,并脑疼。用法用量用水75毫升,浸一宿,一岁分作两服。余滓涂顶上,干则易之。摘录《普济方》卷三六四

  • 补阴平肺汤

    药方名称补阴平肺汤处方黄柏(盐水炒)1钱半,知母1钱半,当归(酒洗)1钱半,白芍药1钱半,麦门冬(去心)1钱半,五味子15粒(捶碎),生地(姜酒炒)2钱,甘草5分。功能主治阴虚火自下逆上而喘。用法用量

  • 必救丹

    药方名称必救丹处方赤足蜈蚣1条(去头足),蝎梢7个,生犀尖(锉末)1钱,染坯半钱,朱砂半钱(研,水飞),麝香1字。制法上为细末。煎猪脂油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阴痫,慢惊瘈疭。用法用量每服3-5丸,用

  • 当归钩藤汤

    药方名称当归钩藤汤处方当归、钩藤、秦艽、丹皮、防风、青皮、黄芩、柴胡、甘草。功能主治内伤口眼?斜,左关脉弦数者。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 豆蔻香连丸

    药方名称豆蔻香连丸别名豆蔻木香丸处方黄连(炒)3分,肉豆蔻1分,南木香1分。制法上为细末,粟米饭为丸,如米粒大。功能主治泄泻,不拘寒热赤白,阴阳不调,腹痛,肠鸣切痛。用法用量豆蔻木香丸(《普济方》卷三

  • 凉血益气汤

    药方名称凉血益气汤处方人参1钱,黄耆1钱,生地黄8分,川芎8分,升麻5分,条黄芩5分,枳壳5分,槐角5分,当归8分,黄连3分。功能主治凉血益气。主气血虚而痔疾疼痛。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熟,空心服

  • 陈香橼散

    药方名称陈香橼散处方陈干香橼1个(切开盖,去瓤),阳春砂仁。制法上将香橼连盖称准,现重若干,配阳春砂仁亦若干,装入香橼内,原盖盖好,井泥围涂,放阴阳瓦上火煅,见青烟将尽为度,取起放地下,以碗覆盖,免致

  • 白扁饮

    药方名称白扁饮别名巴豆灵膏、白扁豆饮、巴豆膏处方白扁豆、青黛、甘草各等分,巴豆1枚(去壳)。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解砒毒。主用法用量巴豆灵膏(《普济方》卷二五一)、白扁豆饮、巴豆膏(《奇效良方》卷六十九

  • 鸡冠血酒

    药方名称鸡冠血酒处方大雄鸡1只(要3年以上者)。功能主治痘疮脓浆不满。用法用量上将好酒1杯炖温,次刺鸡冠血数点,滴入杯中和匀,仍炖温服,服后燥痛无妨。摘录《痘疹活幼至宝》卷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