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人参羌活散

人参羌活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人参羌活散

药方名称人参羌活散

处方前胡羌活人参防风天麻、赤茯苓(去皮)、薄荷蔓荆子川芎、粉草、黄芩枳壳桔梗独活,各一两。

功能主治治风壅痰实,头目昏晕,遍体拘挛,头项强急,肢节烦疼,壮热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桑白皮七寸,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羌活散

药方名称人参羌活散

处方柴胡(去苗)、独活(去芦)、羌活(去苗),各二两;人参(去芦)、川芎枳壳(去瓤.麸炒)、茯苓(去皮)、甘草(炙),各一两;桔梗前胡天麻(酒浸.炙)、地骨皮(去土),各半两。

炮制上为散。

功能主治治小儿寒邪温病,时疫疮疹,头痛体疼,壮热多睡,及治潮热烦渴,痰实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水七分盏,入薄荷少许,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人参羌活散

药方名称人参羌活散

别名惺惺散(《普济方》卷四O三)人参羌活汤(《审视瑶函》卷三)。

处方柴胡(去苗)独活(去芦)羌活(去苗)各60克人参(去芦)芎藭枳壳(去瓤,麸炒)茯苓(去皮)甘草(炙)各30克桔梗前胡天麻(酒浸,炙)地甘皮(去土)各15克

制法上药为散。

功能主治治小儿寒邪湿病,时疫疮疹,头痛体疼,壮热多睡;潮热烦渴,痰实咳嗽。亦治肝经有热,眼目涩痒昏朦。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100毫升,入薄荷少许,前至80毫升,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猜你喜欢

  • 鬼哭丹

    《普济方》卷一九七引《本事》:鬼哭丹药方名称鬼哭丹处方人言1钱(研末),新绿豆1两(为末)。制法上搅匀,以无根水搜为1丸,如皂荚子大,却将黄丹为衣,阴干;小儿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疟疾不问1日1发、间日

  • 碧玉丸

    《观聚方要补》卷一引《医门秘旨》:碧玉丸药方名称碧玉丸处方铜绿3钱,钟乳粉5分。制法共为末,葱汁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痰盛。用法用量每服10丸,白汤送下。少顷痰吐如涌泉。摘录《观聚方要补》卷一引《医

  • 寒降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寒降汤药方名称寒降汤处方生赭石(轧细)18克 清半夏9克 蒌仁(炒,捣)12克 生杭芍12克竹茹9克牛蒡子(炒,捣)9克 粉甘草4.5克功能主治和胃降逆,凉血止血。治胃热而气不

  • 苓泽姜苏汤

    药方名称苓泽姜苏汤处方茯苓3钱,泽泻3钱,生姜3钱,杏仁3钱,甘草2钱,橘皮3钱,紫苏3钱。功能主治鼻渊。用法用量水煎半杯,热服。摘录《四圣心源》卷八

  • 益母草流浸膏

    药方名称益母草流浸膏来源为益母草制成的流浸膏。性状为棕褐色的液体;味微苦。炮制取益母草1000g,切碎,加水煎煮三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约500ml,放冷,加入等量的乙醇,搅匀,静置,沉淀,滤

  • 蹈胸汤

    药方名称蹈胸汤处方枳实(去瓤,麸炒)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桔梗(炒)半两,甘草(炙)1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肝着。风寒客于肝经,膈脘痞塞,胁下拘痛,常欲蹈其胸上者。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

  • 二陈四七汤

    药方名称二陈四七汤处方茯苓陈皮甘草苏梗厚朴制半夏功能主治理气化痰。主忧思郁怒,气结痰凝,胸腹胀痛,痛引心背,失气则痛减,气闭则痛甚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 举元煎

    药方名称举元煎处方人参黄耆(炙)各9~15克 炙甘草3~6克升麻1.5~2克

  • 莲心散

    《医方大成》卷四引《简易方》:莲心散药方名称莲心散处方人参白茯苓莲肉各30克白术甘草(炒)扁豆(炒)薏苡仁(微炒)北桔梗干葛(炒)黄耆(炒)当归各15克 桑白皮半夏曲百合干姜(炮)山药(,炒)五味子木

  • 紫金丸

    《世医得效方》卷九:紫金丸药方名称紫金丸处方白姜 香附子(炒,去毛)紫金皮石菖蒲青木香针砂(煅红)各等分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水气肿满。用法用量每服30丸,第一天用茶清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