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人参养胃汤

人参养胃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人参养胃汤

药方名称人参养胃汤

处方苍术厚朴(姜制)、半夏(汤洗七次),各二钱。人参茯苓草果藿香,各一钱。橘皮,一钱二分。炙甘草,半钱。

功能主治治外感风邪,内伤生冷。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七片,乌梅半个,煎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养胃汤

药方名称人参养胃汤

处方半夏(汤洗七次)、厚朴(去粗皮.姜汁制)、苍术(米泔浸一宿.洗.切.炒),各一两。藿香叶(洗去土)、草果(去皮膜)、茯苓(去黑皮)、人参,各半两。甘草(炙)二钱半,橘红七钱半。

炮制上为俰咀。

功能主治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憎寒壮热,头目昏疼,肢体拘急,不问风寒二证及内外之殊,均可治疗。先用厚被盖睡,连进此药数服,以薄粥汤之类佐之,令四肢微汗然。俟汗干,则徐徐去被,谨避外风,自然解散。若原自有汗,亦须温润以和解之,或有馀热,则以参苏饮款款调之;或尚头疼,则以浓煎生姜葱白汤下如圣饼子。三证既除,则不必服药,但节其饮食,适其寒温,自然平治。大抵感冒,古人不敢轻发汗者,止由麻黄能开腠理,用或不能得其宜,则导泄真气,因而致虚,变生他证。

此药乃平和之剂,止能温中解表而已,不致妄扰也。兼能辟山岚瘴气。四时瘟疫,常服尤佳。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七片,乌梅一个,煎至六分,去滓,热服之。兼治饮食伤脾,发为疟;或脾胃中虚寒,呕逆恶心,皆可化之。或发寒疟、寒疲及恶寒者,并加附子,是为十味不换金散。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人参养胃汤

药方名称人参养胃汤

处方半夏(汤洗七次)厚朴(去粗皮,姜汁制)苍术(米泔浸一宿,洗,切)各30克藿香叶(洗去土)草果(去皮膜)茯苓(去黑皮)人参各15克甘草(炙)7.5克橘红22.5克

制法上药嚼咀。

功能主治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憎寒壮热,头目昏疼,肢体拘急;及饮食伤脾,发为痎疟;或脾胃虚寒,呕逆恶心。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7片,乌梅1个,煎至150毫升,去滓热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猜你喜欢

  • 备急羊蹄根涂方

    药方名称备急羊蹄根涂方处方羊蹄根、草乌头。功能主治一切风癣及诸般癣瘙痒,搔之不已。用法用量净拂多人行砖,上滴好醋,先磨草乌头约1分,次磨羊蹄根2分,爬令发痒,以指点药抹之,仍吃煮肾散相为表里。摘录《圣

  • 白花蛇酒

    《秘传大麻疯方》:白花蛇酒药方名称白花蛇酒处方白花蛇1条,乌梢蛇1条(去头尾皮骨),升麻1两,紫苏1两,枳实1两,当归1两,香附1两,熟地1两,黄耆1两,天冬1两,丹皮1两,粟壳1两,川芎1两,茯苓1

  • 加味济生汤

    药方名称加味济生汤处方当归、川芎、枳壳、香附、大腹皮、乌药、车前、牛膝、冬葵子。功能主治难产,因胎前安逸,喜坐贪睡,致临产而气滞血涩者。摘录《顾氏医径》卷四

  • 清营退肿膏

    药方名称清营退肿膏处方生大黄60克 生川柏30克黄芩30克 东丹30克天花粉30克滑石30克芙蓉叶60克功能主治清热活血,消肿止痛。治骨折伤筋初期,焮红作痛。用法用量为细末,用凡士林调敷。摘录《中医伤

  • 涤光散

    药方名称涤光散处方枯白矾5分,铜青3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目疾,屡服寒凉药不愈,两眼蒸热,如火之熏,赤而不痛,满目红丝,血脉贯睛,瞀闷昏暗,羞明畏日;或上睑赤烂,或冒风沙而内外眦皆破。用法用量水和药

  • 大效萝卜丸

    药方名称大效萝卜丸别名萝卜丸处方萝卜子3两,沉香1分半,草豆蔻1两半,白术半两,青橘皮半两。制法上件除萝卜子为末别研,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诸冷积,腹胀气痛。用法用量萝卜丸(《朱氏集验方》卷三

  • 槟榔煎丸

    《圣济总录》卷一三六:槟榔煎丸药方名称槟榔煎丸处方槟榔(锉)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独活(去芦头)半两,白牵牛(略炒)半两,黑牵牛(略炒)半两。制法上为末,用大皂角1尺以上者

  • 五磨饮

    药方名称五磨饮处方党参(去芦,米炒)乌药槟榔正沉香木香等分制法研末。功能主治治气瘕。用法用量每服6克,淡姜汤调下。摘录《不知医必要》卷四

  • 活血通经散

    药方名称活血通经散处方白芷1两半,肉桂1两半,刘寄奴(取穗)5两,赤芍5两,凌霄花2两,苏木2两,红花2两,牛膝(土者尤可)2两,甘草2两,香附2两,木通1两,桃仁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妇人气虚留

  • 地血散

    《普济方》卷一五三引《活人书》:地血散药方名称地血散处方茜根4钱,大豆2钱,黄药子1两,甘草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解一切毒。主热毒深入吐血,咯血,及诸热烦躁。用法用量每服3钱,新汲水调下。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