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龙眼叶

龙眼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眼叶

药材名称龙眼叶

拼音Lónɡ Yǎn Yè

来源无患子龙眼属植物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以入药,全年可采。

性味微苦,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解表利湿。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感冒,肠炎;外用治阴囊湿疹。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龙眼叶

药材名称龙眼叶

拼音Lónɡ Yǎn Yè

出处《滇南本草图说》

来源无患子科植物龙眼嫩芽。全年可采。

化学成分叶含谷甾醇、豆甾醇、豆甾醇葡萄糖甙,表无羁萜醇、16-卅一烷醇、槲皮素、槲皮甙。

性味甘淡、平。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香甜,性温。"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淡,平。"

功能主治治感冒,疟疾,疔肿,痔疮。

①《生草药性备要》:"治疳疔,杀虫,作茶饮明目,嫩薳蒸水,加冰片搽眼眩烂。"

②《本草求原》:"洗疔、痔、疳疮、烂脚。"

复方①防治流感,感冒:龙眼叶三至五钱,煎水代茶饮。(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疟疾:龙眼叶七叶,芝麻一酒盏。清水二杯,煎-杯,在疟疾发作前二小时内服。(《泉州本草》)

③治孕妇胎动腹痛:龙眼叶十多叶,生米一盏,食盐少许。煎汤,内服。(《泉州本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龙眼叶

药材名称龙眼叶

拼音Lónɡ Yǎn Yè

英文名Longan Leaf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图说》。

来源药材基源: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的叶或嫩芽。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mocarpus longan Lour.[Euphoria longan(Lour.)Steud.]

采收和储藏:老叶全年均可采收,嫩芽早春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龙眼常绿乔木,高通常10m左右。具板根。小枝粗壮,被微柔毛,散生苍白色皮孔。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连柄长15-30cm,或更长;小叶4-5对,很少3或6对,小叶柄长通常不超过5mm;叶片薄革质,长圆状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两侧常不对称,长6-15cm,宽2.5-5cm,先端渐尖,有时稍钝头,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粉绿色,两面无毛。花序大型,多分枝,顶生和近枝腋生,密被星状毛;花梗短;萼片近革质,三角状卵形,长约2.5mm,两面均被黄褐色绒毛和成束的星状毛;萼片、花瓣各5,花瓣乳白色,披针形,与萼片近等长,仅外面被微柔毛;雄蕊8,花丝被短硬毛。果近球形,核果状,不开裂,直径1.2-2.5cm,通常黄褐色或有时灰黄色,外面稍粗糙,或少有微凸的小瘤体;种子茶褐色,光亮,全部被肉质的假种皮包裹。花期3-4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我国西南部至东南部栽培很广,以福建、台湾最盛,广东次之,多栽培于堤岸和园圃,广东、广西南部及云南亦见野生或半野生于疏林中。

化学成分叶含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甙(quercitrin),鞣酸(tannic acid),无羁萜(friedlin),表无羁萜醇(cpi-friedelanol),16-三十一烷醇(16-hentriacontan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及其β-D-葡萄糖甙(stigmasteryl-β-D-glucoside)。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发表清热;解毒;燥湿。主感冒发热;疟疾;疔疮;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1.《生草药性备要》:治疳疔,杀虫,作茶饮明目,嫩薳蒸水,加冰片搽眼眩烂。

2.《本草求原》:洗疔、痔、疳疮、烂脚。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飞来蓝

    药材名称飞来蓝拼音Fēi Lái Lán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拟地皮消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tosiphonium uenustum (Hance) E. Hossain [Ruell

  • 水龙胆草根

    药材名称水龙胆草根拼音Shuǐ Lónɡ Dǎn Cǎo Gēn别名食疙瘩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腺花香茶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bdosia adenantha(Diels)Hara采收和

  • 龙珠子

    药材名称龙珠子拼音Lónɡ Zhū Zi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茄科植物龙珠的果实。性味《纲目》:"苦,寒,无毒。"功能主治《本草拾遗》:"主疔肿。"用法用量外用:捣烂敷患处。摘录《中药大辞典》

  • 朴松实

    《全国中草药汇编》:朴松实药材名称朴松实拼音Pǔ Sōnɡ Shí别名松墨、洮和冷杉、蒲松实、太白冷杉来源松科冷杉属植物四川冷杉Abies fargesii Franch.的球果。夏季采摘,

  • 蒙疆苓菊

    药材名称蒙疆苓菊别名蒙古久苓草、地锦花、鸡毛狗来源菊科蒙疆苓菊Jurinea mongolica Maxim.,以茎基部绵毛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新疆。性味淡,平。功能主治止血。主治外伤出血,鼻出血。

  • 红椋子

    药材名称红椋子拼音Hónɡ Liánɡ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红椋子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ida macrophylla (Wall.) Sojk [Cor- nus macrop

  • 寒莓叶

    药材名称寒莓叶拼音Hán Méi Yè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寒莓的叶或全草。原形态寒莓(《本草会编》),又名:肺形草、水漂沙、寒刺泡、山火莓、大号刺波。常绿

  • 锯锯藤

    《中药大辞典》:锯锯藤药材名称锯锯藤拼音Jù Jù Ténɡ别名猪殃殃,桑恣噶尔布(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茜草科植物锯锯藤的全草。6~8月采收。洗净,切段,

  • 荷叶

    《中国药典》:荷叶药材名称荷叶拼音Hé Yè英文名FOLIUM NELUMBINIS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干燥叶。夏、秋二季采收,

  • 毛果珍珠茅

    药材名称毛果珍珠茅拼音Máo Guǒ Zhēn Zhū Máo英文名all-grass of Hairyfruit Razorsedge别名三面锋、可角草、割鸡刀、三稔草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Ⅱ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