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黄羊肉

黄羊肉

《中药大辞典》:黄羊肉

药材名称黄羊肉

拼音Huánɡ Yánɡ Ròu

出处饮膳正要

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羊

原形态黄羊(《饮膳正要》),又名:羳羊(《尔雅》),茧耳羊(《纲目》),蒙古瞪羚、蒙古原羚。

体形纤瘦,大小中等。体长1.1~1.3米,尾长8~10厘米;体重30公斤左右。四肢细,蹄窄。有眶下腺和腕腺,鼠蹊腺发达。雄兽有角,角短而直,先平行,然后略向后弯并逐渐分开,角上有等距的椭圆形环脊,角尖端平滑,无纹节。夏毛浅棕黄色,四肢内侧白色。尾棕色,比背部深。冬毛较淡,略带浅红棕色,且有白色长毛伸出。臀部具显着白斑。腰部毛色呈灰白,略带粉红色调。

生境分部栖于草原和半荒漠地区。好群栖,常敷十成群,有随季节而迁移的现象。奔跑迅速。分布内蒙古、甘肃、吉林、河北等地。

性味饮膳正要》:"味甘,温,无毒。"

功能主治饮膳正要》:"补中益气,治劳伤,虚寒。"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黄羊肉

药材名称黄羊肉

拼音Huánɡ Yánɡ Ròu

英文名Mongolian gazelle

出处出自《饮膳正要》。

1.《饮膳正要》:黄羊,种类数等,成群至于干数。白黄羊生于野草内;黑尾黄羊生于沙漠中,能走善卧,行走不成群,其脑不可食。髓骨可食,能补益人,煮汤无味。

2.《纲目》:黄羊,出关西及桂林诸处。有四种,状与羊同,但低小细肋,腹下带黄色,角似羊,喜卧沙地,生沙漠,能走善卧。独居而尾黑者,名黑尾黄羊;生野草内,成群至数十者,名曰黄羊;生临洮诸处,甚大而尾似獐鹿者,名洮羊,其

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黄羊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ocapra gutturosa Pallas

原形态黄羊,中等大小偶蹄动物。成兽体长超过1.1m,体重可达30kg左右。鼻面较宽, 耳较短,颈细长,颊无面纹。雄羊角一对,角短较直。除角尖外,均有明显的环棱,角尖向内弯。角因个体差异而有变化。雌羊无角,但相当于角的部位有明显突起。四肢较细,后肢略长于前肥。臀部有白斑。尾短,长仅8-10cm。其冬毛厚而色浅,全身为浅红棕色,杂有白色长毛伸出;腹毛白色,臀部白斑极为显着。夏毛浅棕黄色,吻鼻部略带棕色,尾亦棕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息于草原丘陵和半荒地带。具集群性,奔跑甚速。以禾本科植物及豆科牧草为主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肺;肾经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主脾胃虚寒;虚劳赢瘦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适量。

各家论述饮膳正要》:补中益气,治劳伤,虚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波斯菊

    药材名称波斯菊别名痢疾草来源菊科波斯菊Coreopsis tinctoria Nutt.,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各地引种栽培。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湿。主治急、慢性痢疾,目赤肿痛;外用治痈疮肿

  • 火赤链蛇

    药材名称火赤链蛇拼音Huǒ Chì Liàn Shé别名大赤链、赤链蛇、红斑蛇、赤练蛇来源有鳞目游蛇科赤链蛇Dinodon rufozonatum (Cantor),以全

  • 狭叶蓬莱葛

    药材名称狭叶蓬莱葛拼音Xiá Yè Pénɡ Lái Gě别名黑老头、大种黑骨头、黑骨藤来源马钱科狭叶蓬莱葛Gardneria angustifolia Wal

  • 云南柴桂

    药材名称云南柴桂拼音Yún Nán Chái Guì别名柴桂、荷花香、香叶树、三股筋、楠木香来源樟科新樟属植物新樟Neocinnamomum delavayi

  • 玉米黑粉

    药材名称玉米黑粉别名玉米黑霉、棒子包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黑粉菌科玉米黑粉Ustilago maydis (DC.) Corda,以孢子堆入药。生境分部本菌寄生在玉米植株的任何部位。化学成分本菌可产生丙氨

  • 白云瓜梗

    药材名称白云瓜梗拼音Bái Yún Guā Gě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旋花科植物蓝花土瓜的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rremiayunnanensis(Courch.etGagnep.)R.C.Fan

  • 大泡通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泡通药材名称大泡通拼音Dà Pào Tōnɡ别名泡通、大木通、隔子通、饭包叶、三叉木、豆豉叶、大豆豉叶、牛嗓管、伞把木、大通塔来源五加科鹅掌柴属植物白背鹅掌柴

  • 海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参药材名称海参拼音Hǎi Shēn别名刺参、沙噀来源棘皮动物门刺参科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绿刺参(方柱参)Stichopus chloron

  • 芜菁

    《中药大辞典》:芜菁药材名称芜菁拼音Wú Jīnɡ别名葑(《诗经》),须、薞芜(《尔雅》),荛、大芥(《方言》),蔓菁(《礼记》郑玄注),葑苁(《尔雅》孙炎注),芥(陆玑《诗疏》),九英菘(

  • 绿绒蒿

    《中药大辞典》:绿绒蒿药材名称绿绒蒿拼音Lǜ Rónɡ Hāo别名阿拍色鲁(藏名)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罂粟科植物全缘绿绒蒿的花、果实或全草。7~8月采收花、果实或全草(除去毛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