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驴蹄草

驴蹄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驴蹄草

药材名称驴蹄草

别名驴蹄菜、立金花

来源毛茛科驴蹄草属植物驴蹄草Caltha palustris L.,以根及叶入药。夏秋采集,晒干。

性味辛、微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用于中暑,尿路感染;外用治烧烫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根、叶1~2钱;外用鲜叶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驴蹄草

药材名称驴蹄草

拼音Lǘ Tí Cǎo

英文名Herb of Membranaceous Marshmarigold

别名马蹄叶马蹄草

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驴蹄草、三角叶驴蹄草、薄叶驴蹄草和花葶驴蹄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altha palustris L.2.Caltha palustris L.var.sibirica Regel[C.sibirica(Regel)Tolm.]3.Caltha palustris L.var.membranacea Turcz.[C.membranacea(Turcz.)Schipcz.;C.membranacea(Turcz.)Schipcz.var.grandiflora S.H.Li et Y.H.Hang]4.Caltha scaposa Hook.f.et Thoms.[C.palustris L.var.scaposa Maxim.; C.scaposa Hook;f.et Thoms.var.smithii Ulb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集,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1.驴蹄草,多年生草本,高20-48cm,无毛,须根肉质。茎直立,实心,具细纵沟,中部或中部以上分枝,稀不分枝。基生叶3-7,草质,有长柄;柄长7-24cm;叶片圆形、圆肾形或以形,长2.5-5cm,宽3-9cm,先端圆,基部深心形,边缘密生小牙齿;茎生叶较小,具短柄或无柄。单超支 聚伞花序生于茎或分枝顶端,通常有2朵花;花梗长2-10cm;花两性,直径1.6-3.2cm;萼片5,花瓣状,黄色,倒卵形或狭倒卵形,长1-1.8cm,宽0.6-1.2cm,先端圆;花瓣无;雄蕊多数,长4.5-7mm,花丝狭线形,花药长圆形,长1-1.6mm;心皮7-12,与雄蕊近等长,无柄,花柱短,蓇葖果,长约1cm,宽约3mm,有横脉纹,喙长约1mm。种子多数,狭卵球形,长1.5-2mm,黑色有光泽,具少数纵皱纹。花期5-9月,果期6-10月。

2.三角叶驴蹄草,本种植物形态与驴蹄草相近,主要区别在于:叶多为宽三角状肾形,基部宽心形,边缘只在下部有小牙齿,其他部分微波状或近全缘。花期5-6月,果期6-8月。

3.薄叶驴蹄草,本种植物形态与驴蹄草相近,主要区别在于:叶质地较薄,近膜质;花梗常较长,长达14cm;基生叶多为圆肾形,有时三角状肾形,边缘均有小牙齿,有时上部边缘的牙齿浅而钝。花期5-6月,果期6-8月。

4.花葶驴蹄草,多年生低矮草本,高3.5-18cm。输株无毛。须根肉质。茎直立或斜升,1-10条,无叶或在中上部生1叶。基生叶3-10,有长柄;叶柄长2.5-10cm,基部具膜质长鞘;叶片心状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1-3cm,宽1.2-2.8cm,先端圆,基部深心形,全缘或边缘浅波状;茎生叶小,具短柄或无柄,叶片长在1.2cm以下。花两性,单朵顶生,或2朵呈单歧聚乎花序;萼片5-8,花瓣状,黄色,倒卵形、椭圆形或卵形,长0.9-1.5cm,宽0.7-1.4cm,先端圆;花瓣无;雄蕊多数,长3.5-7mm,花丝狭线形,花药长圆形;心皮6-8,与雄蕊近等长,具短柄,花柱短。蓇葖果,长1-1.6cm,宽2.5-3mm,有横脉纹,柄长1.8-3mm,喙长约1mm。花期6-9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600-4000m的山地溪谷边、湿草甸或草坡、林下较阴湿处。

2.生于沼泽地、河边草地、山谷边或浅水中。

3.生于溪边、沼泽地或林下。

4.生于2800-4100m的高山湿草甸或山谷沟边湿草地。

资源分布:1.分布于内蒙古、洒北、山西 、陕西、甘肃南部、新疆、浙江西部、河南西部、四川、云南北部、西藏东部。

2.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东东部。

3.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

4.分布于甘肃南部、青涤南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

化学成分全草紫堇块茎碱(corytuberine),木兰花碱(magnoflorine),烟碱(nicotine),驴蹄草内酯(caltholide),表驴蹄草内酯(epiacltholide),4α-羟甲基驴蹄草内酯(palustrolide),常春藤皂甙元(heteragenin),常春藤酸(hederagenic acid),16,17-二羟基贝壳杉烷-19-酸(16,17-dihydroxykauran-19-o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萝卜甙(daucosterol),东莨菪素(scopoletin),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等。花含萜皂甙:常春皂甙元-3-阿拉伯糖甙(hederagenin-3-O-α-L-arabinopyranoside),齐墩果酸-3-鼠李糖阿拉伯糖甙(oleanolic acid-3-O-α-L-rhamnopyranosyl-α-Larabinopyranoside),常春藤撕皂甙元-3-鼠李糖阿拉伯糖甙(hederagenin-3-O-α-Lrhamnopyranosyl-α-L-arabinopyranoside),3-O-二去氢叶黄素(3-O-didehydrolutein),3-表叶黄素(3-epilutein),α-隐黄质(α-cryptoxanthin)。叶含原白头翁素(protoanemonin),原阿片碱(protopine)。根含嚏根草碱(veratrin),嚏根草毒素(helleborin)。

药理作用驴蹄草所含三萜皂甙能使政党大鼠血中胆固醇水平明显下降,总蛋白减少,清蛋白无改变,球蛋白下降,血糖升高。此外,还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能明显抑制大鼠甲醛性足跖肿胀,而其甙元之一的刘墩果酸抗炎作用则较弱。

性味味辛;微苦;性凉

归经脾,肺经。

功能主治驱风;解暑;活血消肿。主伤风感冒;中暑发痧;跌打损伤;烫火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烂敷;或拌酒糟,烘热外敷;或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水案板

    《中药大辞典》:水案板药材名称水案板拼音Shuǐ àn Bǎn别名扫尔得木(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眼子菜科植物浮叶眼子菜的全草。8~10月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匍匐,具红

  • 松木皮

    《中药大辞典》:松木皮药材名称松木皮拼音Sōnɡ Mù Pí别名赤松皮(《千金方》),赤龙鳞(《永类钤方》),赤龙皮(《纲目》)。出处《纲目》来源为松科植物马尾松或其同属植物的树皮

  • 矮脚枫叶

    药材名称矮脚枫叶拼音ǎi Jiǎo Fēnɡ Yè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樟科植物红叶甘橿的叶。原形态红叶甘橿,又名:桂子树。落叶乔木,高达10米。小枝黄绿色。叶互生,卵圆形,长3~1

  • 九龙藤

    《中药大辞典》:九龙藤药材名称九龙藤拼音Jiǔ Lónɡ Ténɡ别名过岗龙(《生草药性备要》),乌郎藤(《中国树木分类学》),乌藤、串鼻藤(《广西中兽医药植》),燕子尾(《南宁市

  • 女娄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女娄菜药材名称女娄菜拼音Nǚ Lóu Cài别名野罂粟[昆明]、罐罐花、对叶草、对叶菜[贵州]来源石竹科女娄菜属植物女娄菜Melandrium apricum

  • 绒毛鸭脚木

    药材名称绒毛鸭脚木别名大加皮、野巴戟、假通脱木来源五加科植物穗序鹅掌柴Agalma delavayi (Franch.) Hutch.,以根或茎入药。全年可采,切片晒干。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祛风活

  • 青通草

    药材名称青通草拼音Qīnɡ Tōnɡ Cǎo别名小通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白粉青荚叶的萌发枝条的茎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lwingia japonica (Thunb.)Di-etr.v

  • 大独叶草

    《中药大辞典》:大独叶草药材名称大独叶草拼音Dà Dú Yè Cǎo别名化血丹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大独叶草的根、叶。秋冬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

  • 金叶柃

    药材名称金叶柃拼音Jīn Yè Lí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金叶柃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rya aurea (Levl.) Hu et L. K. Ling[Rapaurea aur

  • 树头菜根

    《中药大辞典》:树头菜根药材名称树头菜根拼音Shù Tóu Cài Gēn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白花菜科植物鱼木的根。全年可采。切片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