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马蝗果

马蝗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蝗果

药材名称马蝗果

拼音Mǎ Huánɡ Guǒ

来源蔷薇科马蝗果Cotoneaster amoenus Wils.,以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性味苦、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腮腺炎,淋巴结核,麻疹。

用法用量干品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马蝗果

药材名称马蝗果

拼音Mǎ Huánɡ Guǒ

出处《文山中草药》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美丽栒子。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原形态灌木,高1.5~2.5米。树皮红褐色;枝密生,韧性强,不易折断,小枝最初有软毛,最后几无毛。单叶互生或5~10片聚生于短枝上,卵圆形至披针形,长1~2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被白色绒毛;叶柄长2~5毫米,具毛。花白色或粉红色,6~10朵排列成密生的伞房花序,生于小枝顶端。花萼筒有白色毛茸,萼齿三角卵圆形;花瓣平展,卵圆形。梨果倒卵形,较小,紫红色,有核2~3枚。

生境分部生于路边、山坡灌木丛中。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性味味苦涩,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腮腺炎,淋巴结炎,麻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马蝗果

药材名称马蝗果

拼音Mǎ Huánɡ Guǒ

英文名root of Beautiful cotoneaster

别名马蛇果

出处出自《文山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西南栒子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toneaster franchetii Bois[C.mairei Lévl.]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原形态西南栒子 半常绿灌木,高1-3m。枝开张,呈弓形弯曲,暗灰褐色或灰黑色,嫩枝密被糙伏毛,老时逐渐脱落。单叶互生;叶柄长2-3mm,具绒毛;托叶线状披针形;叶片厚,椭圆形至卵形,长2-3cm,宽1-1.5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幼时具伏生柔毛,老时脱落,下面密被带黄色或白色绒毛。花两性,5-11朵成聚伞房花序,生于短侧枝顶端,总花梗和花梗密被柔毛;苞片线形,具柔毛;花直径6-7mm;萼筒钟状,外面密被柔毛;萼片5;花瓣5,直立,先端圆钝,粉红色;雄蕊20,比花瓣短;花柱2-3,离生,短于雄蕊;子房下位,先端有柔毛。果实卵球形,直径6-7mm,橘红色,有3-5核。花期6-7月,果期6-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2900m的多石向阳山地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性味苦、涩;凉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痄腮;淋巴结炎;麻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泡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南天竹梗

    《中药大辞典》:南天竹梗药材名称南天竹梗拼音Nán Tiān Zhú Gěnɡ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的茎枝。化学成分茎含木兰花碱、小檗碱、药根碱、蝙蝠葛碱、南天竹碱

  • 水边指甲花

    药材名称水边指甲花拼音Shuǐ Biān Zhī Jiɑ Huā别名入冬雪、水凤仙、华凤仙、水指甲、象鼻花来源凤仙花科水边指甲花Impatiens chinensis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

  • 山油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油麻药材名称山油麻拼音Shān Yóu Má别名山脚麻来源榆科山油麻Trema dielsiana Hand.-Mazz.,以嫩叶、根入药。生境分部浙江、福建

  • 沙枣胶

    《中药大辞典》:沙枣胶药材名称沙枣胶拼音Shā Zǎo Jiāo出处《新疆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沙枣茎枝胶汁的干燥品。功能主治治骨折。沙枣胶23克,茜草10克,曼陀罗子15克,硫酸镁30克,明

  • 桂花岩陀

    药材名称桂花岩陀别名桂花矮陀陀、构皮岩陀、小鼠皮、铜牛皮、金腰带、野瑞香、月月绿、山皮条、黄山皮条来源瑞香科瑞香属植物西南瑞香Daphne feddei Levl.,以根,茎、叶入药。秋冬采根,洗净切

  • 野木耳菜

    药材名称野木耳菜拼音Yě Mù ěr Cài别名假茼蒿、冬风菜、飞机菜、满天飞、安南草、金黄花草、皇爷膏、假苦荠、观皮芥、解放草、飞花菜、土三七出处野木耳菜见于《植物名实图考》卷六蔬菜类,谓:"野木耳

  • 香附

    《中国药典》:香附药材名称香附拼音Xiānɡ Fù英文名RHIZOMA CYPERI别名莎草、香附子、雷公头、三棱草、香头草、回头青、雀头香来源本品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

  • 槐叶

    《中药大辞典》:槐叶药材名称槐叶拼音Huái Yè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槐的叶片。春、夏采收,晒干。化学成分含芸香甙痕量~4.48%(一说6.4%)。性味①《日华子本草》:

  • 棕叶芦

    《全国中草药汇编》:棕叶芦药材名称棕叶芦拼音Zōnɡ Yè Lú别名扫地草、棕叶草来源禾本科棕叶芦Thysanolaena maxima (Roxb.) O. kuntze,以根、

  • 黄蜀葵花

    《中药大辞典》:黄蜀葵花药材名称黄蜀葵花拼音Huánɡ Shǔ Kuí Huā出处《嘉佑木草》来源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花朵。夏季花盛开时采收,晒干。原形态黄蜀葵(《香奁集》),又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