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马柳根

马柳根

药材名称马柳根

拼音Mǎ Liǔ Gēn

别名小红柳(《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乌兰-布勒嘎苏(蒙名)。

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来源为杨柳科植物乌柳须根。随用随采。

原形态灌木,高1~2米。小枝半下垂,灰褐色,幼时有绢状长柔毛,老时稍有短柔毛或无毛;芽卵形,具丝状毛,长2~5毫米.叶线形或狭线状披针形,长1~5厘米,宽2~4毫米,近于全缘,内卷,或边缘疏生细齿,初生时两面有绢状短柔毛,后近无毛;叶柄长3~5毫米,无毛或有丝状短柔毛。葇荑花序长1~15厘米;近无总花梗;花序轴有疏柔毛;苞片椭圆形或披针形,两面无毛;腹面有1腺体;雄花有2雄蕊,花丝全部合生;雌花子房无毛,无梗。蒴果,长约4毫米,无毛。花期6月。果期6~7月。

生境分部生于沙漠区的河岸、固定沙丘及轻盐渍化沙地。分布辽宁、吉林、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地。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顺气。治风火牙痛,急性腰扭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煎水含漱。

复方治急性腰扭伤:乌柳鲜根一把,地骨皮适量。水煎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护耳草

    药材名称护耳草别名大奶汁藤、打不死来源萝藦科护耳草Hoya fungii Merr.,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云南。功能主治治风湿跌打,脾肿大,吐血,骨折。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粟糖

    药材名称粟糖拼音Sù Tánɡ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粟的种子经发酵糖化制成的糖。功能主治《纲目》:"主痔漏脱肛,和诸药熏之。"摘录《中药大辞典》

  • 黄草花

    药材名称黄草花拼音Huánɡ Cǎo Huā出处《月王药诊》已有记载。《四部医典》载:"生长在灌本林中,叶厚,花黄白色。"可见本品在唐代西藏已入药。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灰绿黄茧的全草。拉丁植物动

  • 九牛造茎叶

    药材名称九牛造茎叶拼音Jiǔ Niú Zào Jīnɡ Yè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大戟科植物九牛造的茎叶。功能主治止血,止痛,生肌。晒干研粉敷外伤;鲜者捣敷无名肿毒。摘录

  • 八哥

    药材名称八哥拼音Bā Gē别名寒皋(《淮南万毕术》),鸲鹆(《唐本草》),花鹆(《荆楚岁时记》),哵哵鸟(《广韵》)。出处《纲目》来源为椋鸟科动物八哥的肉。原形态八哥(《纲目》) 体长约25厘米。嘴形

  • 杜鹃花根

    《中药大辞典》:杜鹃花根药材名称杜鹃花根拼音Dù Juān Huā Gēn别名翻山虎、搜山虎(汪连仕《采药书》)。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杜鹃花的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

  • 邪蒿

    《中药大辞典》:邪蒿药材名称邪蒿拼音Xié Hāo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邪蒿的全草。生于山坡、灌丛间、草原及疏林内。分布东北、内蒙古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7~73

  • 蓝靛

    药材名称蓝靛拼音Lán Diàn别名蓝淀(《本草拾遗》),青靛(《普济方》),靛青(《邓子禹家抄方》)。出处《纲目》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草大青,豆科植物木蓝,爵床科植物马蓝或蓼

  • 鹈鹕嘴

    《全国中草药汇编》:鹈鹕嘴药材名称鹈鹕嘴拼音Tí Hú Zuǐ别名斑嘴鹈鹕来源鹈形目鹈鹕科斑嘴鹈鹕Pelecanus roseus Gmelin,以脂肪入药。生境分部我国北部地区,

  • 蘑菇

    《全国中草药汇编》:蘑菇药材名称蘑菇拼音Mó Gu别名双孢蘑菇、洋蘑菇、洋蕈、洋菌、洋茸、西洋草菇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蘑菇Agaricus bisporus (Lange)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