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青榨槭

青榨槭

药材名称青榨槭

拼音Qīnɡ Zhà Qì

英文名David Maple

别名光陈子、飞故子、鸡脚手、五龙皮

出处始载于《经济植物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槭树科植物青榨槭的根、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er davidii Franc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根和树皮,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青榨槭 落叶乔木,高10-15m。树皮暗褐色或灰褐色。常纵裂成蛇皮状;小枝细瘦,圆柱形,无毛,当年生枝绿色,无毛,有稀皮孔,老枝灰褐色。叶对生;叶柄细瘦,长2-8cm;叶片纸质,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6-11cm,宽4-9cm,先端渐尖或锐尖,常有尖尾,基部近心形或圆形,边缘具不整齐钝圆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嫩时沿叶脉有褐色短柔毛,后渐无毛,羽状脉;中脉上面凹下,侧脉11-12对。花黄绿色,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成下垂总状花序,顶生于着叶嫩枝;雄花9-12朵,花身及花梗均较短;两性花15-30朵,花序长7-12cm,花梗长1-1.5cm;萼片5,椭圆形;花瓣5,倒卵形,与萼片等长;雄蕊8,无毛;花盘无毛,在雌蕊内侧;子房有红褐色短柔毛,花柱无毛。翅果嫩时淡绿色,老时黄褐色,小坚果椭圆形,长约1cm,脉纹显着,翅与小坚果共长2.5-3cm,翅宽在中部,宽约1.2cm,裂开成钝角或近水平。花期4-5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800m的疏林或山脚湿润外稀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华北、中南、西南各地。

化学成分根含杨梅树皮素(myricetin),无色飞燕草素(leucodelphinidin),没食子酸(gallic acid)。

性味甘;苦;平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止痛;消食健脾。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关节不利,跌打瘀痛;泄泻;痢疾;小儿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研末,3-6g;或浸酒。外用: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广西民间用花煎水洗治结膜炎,内服治小儿消化不良。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九牛造

    《中药大辞典》:九牛造药材名称九牛造拼音Jiǔ Niú Zào别名五朵云、九牛七、翻天印(《陕西中草药》),震天雷(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大戟科植物九牛

  • 菾菜根

    《中药大辞典》:菾菜根药材名称菾菜根拼音Tiàn Cài Gēn别名出莙荙儿、莙荙根(《饮膳正要》)。出处《纲目》来源为藜科植物菾菜的根。秋季采挖。原形态菾菜,又名:糖萝卜。二年生

  • 四季海棠

    药材名称四季海棠拼音Sì Jì Hǎi Tánɡ别名蚬肉海棠。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四季海棠的花和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semperflorens Link et Otto采收

  • 黄耆

    药材名称黄耆拼音Huánɡ Qí别名戴糁(《本经》),戴椹、独椹、蜀脂、百本(《别录》),王孙(《药性论》),百药绵(侯宁极《药谱》),绵黄耆(《本草图经》),黄芪(《纲目》),箭

  • 大一面镙

    药材名称大一面镙别名白毛草来源为苦苣苔科卷丝苣苔属植物大叶镙Didissandra sesquifolia Clarke,以全草入药。春夏采挖,鲜用或晒干。性味甘、咸,平。功能主治益气,补肾,固精。用

  • 象皮木

    《中药大辞典》:象皮木药材名称象皮木拼音Xiànɡ Pí Mù别名凳板风(《陆川本草》),英台木、九度叶、金瓜南木皮(《广西药植名录》),鸭脚树、大树将军、肥猪菜、灯台树

  • 钝叶蔷薇

    《中药大辞典》:钝叶蔷薇药材名称钝叶蔷薇拼音Dùn Yè Qiánɡ Wēi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钝叶蔷薇的根。全年均可采挖。原形态钝叶蔷薇,又名:美丽

  • 苹婆

    药材名称苹婆拼音Pínɡ Pó别名鸡冠树、九层皮、七姐果来源梧桐科苹婆Sterculia nobilis Smith,以果壳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贵州。性味甘,温。功能主治止痢

  • 马尾伸筋

    《中药大辞典》:马尾伸筋药材名称马尾伸筋拼音Mǎ Wěi Shēn Jīn别名牛尾菜(《救荒本草,),大顺筋藤(《植物名实图考》),大伸筋(《中药志》),百部伸筋、水摇竹、伸筋草、龙须草、牛尾伸筋、牛

  • 山柳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柳菊药材名称山柳菊拼音Shān Liǔ Jú别名伞花山柳菊、柳叶蒲公英来源菊科山柳菊属植物山柳菊Hieracium umbelatum L.,以根及全草入药。夏季采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