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长叶实蕨

长叶实蕨

药材名称长叶实蕨

拼音Chánɡ Yè Shí Jué

英文名Longleaf Bolbitis

别名三叉剑、单刀石韦、三角枫、三步跳、鸭公尾

出处始载于《中国蕨类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实蕨科植物长叶实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lbitis heteroclita (Presl) Ching.[Acrostichum heteroclitium Presl]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去须奶,洗净,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35-85cm。根茎长而横生,密被褐色、卵状披针形鳞片,盾状着生。叶近生,二型;营养叶的叶柄长10-35cm,禾秆色,基部被疏鳞片,向上无毛;叶片薄革质,形式多样,或为披针形单叶、三出或一回羽状;羽片1-3对,顶生羽片特大,披针形,长30-40cm,宽5-8cm,先端长尾尖,能着地生根,产生新株,侧生羽片1-5对,长圆形或长圆披针形,长6-15cm,宽2-4cm,渐尖头,基部楔形或圆楔形,全缘或浅波状;叶脉网状,无内藏小脉;孢子叶与营养叶同型而较小,叶柄长25-40cm;叶片较小;叶脉网状,网眼四角形或六角形,在侧脉之间排成2行。孢子囊群幼时沿网脉着生,成熟后满布于叶背;无囊群盖。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1400m的林下或溪谷边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南及福建、台湾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扁平长条状,长6-15cm,直径0.5-1cm;表面有密生的棕褐色小鳞片,两侧及上面有突起的叶柄痕,下面有残留的短须根;质脆,断面有多数筋脉小点。叶常皱缩,两型;营养叶叶柄长10-35cm,表面浅棕黄色,叶片长30-40cm,表面褐色,形状多样,单叶、三出或羽状,先端具长尾,有的可见不定根,叶脉网状;孢子叶叶柄长25-38cm,叶片与营养叶同形但狭小。孢子囊群布满叶背。气微,味淡。

性味淡;凉

归经肺;肝;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止咳;凉血止血。主肺热咳嗽;咯血;痢疾;烧烫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味淡,性凉。有清热解毒、止咳止血、收敛的功能。用于咳嗽、吐血、痢疾、烧烫伤、跌打伤、蛇咬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野凤仙花

    《中药大辞典》:野凤仙花药材名称野凤仙花拼音Yě Fènɡ Xiān Huā别名假凤仙花、假指甲花(《陆川本草》)。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凤仙花科植物野凤仙花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多

  • 金线草根

    《中药大辞典》:金线草根药材名称金线草根拼音Jīn Xiàn Cǎo Gēn别名海根(《本草拾遗》),铁棱角三七、铁箍散(《浙江天日山药植志》),蓼子七(《四川常用中草药》),土三七、铁拳头

  • 金老梅花

    《中药大辞典》:金老梅花药材名称金老梅花拼音Jīn Lǎo Méi Huā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来源为蔷微科植物金老梅的花。性味《内蒙古中草药》:"苦,凉。"功能主治治消化

  • 五脉绿绒蒿花

    药材名称五脉绿绒蒿花拼音Wǔ Mài Lǜ Rónɡ Hāo Huā别名欧摆完保(藏名)出处《青藏高原药物图鉴》来源罂粟科植物五脉绿绒蒿的花蕾,6~8月采花,晾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马鞭石斛

    药材名称马鞭石斛拼音Mǎ Biān Shí Hú英文名Herba Dendroilii Fimbriati别名大黄草、马鞭杆、旱马棒来源为兰科植物流苏石斛Dendrobium fi

  • 冻绿叶

    药材名称冻绿叶拼音Dònɡ Lǜ Yè别名黑午茶。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冻绿Rhamnus utilis Decne.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mnus utilis Decne.[R.da

  • 李根皮

    《中药大辞典》:李根皮药材名称李根皮拼音Lǐ Gēn Pí别名甘李根白皮(《金匮要略》)。出处《别录》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李根皮的韧皮部。性味苦咸,寒。①《别录》:"大寒。"

  • 小叶爬岩香

    药材名称小叶爬岩香拼音Xiǎo Yè Pá Yán Xiānɡ别名小毛蒟、十八风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小叶爬岩香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er arboricola C. DC.采收和储

  • 黄瓜皮

    药材名称黄瓜皮拼音Huánɡ Guā Pí别名金衣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黄瓜的果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cumis satiuus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刨下果皮,晒干或鲜用。原形态一

  • 鸬鹚肉

    《中药大辞典》:鸬鹚肉药材名称鸬鹚肉拼音Lú Cí Ròu别名水老鸦(《本草衍义》),摸鱼公(《纲目拾遗》),鱼鹰(《中国动物图谱·鸟类》))。出处《雷公炮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