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野黄皮

野黄皮

《中药大辞典》:野黄皮

药材名称野黄皮

拼音Yě Huánɡ Pí

别名接骨木(《广西药植名录》),山黄皮、假黄皮(《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山茴香(《贵州药植目录》)。

出处《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芸香科植物齿叶黄皮。全年可采。

原形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约8米,全株有香气,以叶为甚。树皮灰褐色,有灰白色斑块,嫩枝有斑点。单数羽状复叶聚生枝顶,长15~40厘米;小叶5~15,卵形、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5~9厘米,宽2.5~4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或尾状尖而钝头,基部钝斜或为阔楔形至楔形,两侧略不对称,边缉有明显的圆锯齿,稀为细小而不大明显;叶柄带红色,长约0.5厘米。聚伞圆锥花序腋生;花淡黄色;萼片4,稀为5,广卵形;花瓣4~5,长圆形;雄蕊8,稀为10;子房近圆球形,花柱比子房短,柱头与花柱等宽,略成4棱。果近圆形,比豌豆略大,紫黑色或暗紫色;每果有种子1~4粒。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生境分部生于石灰岩山坡灌木丛或疏林中。分布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湖南等地。

化学成分根皮含欧芹属素乙、齿叶黄皮亭、去甲齿叶黄皮亭。

药理作用欧芹属素乙与佛手柑内酯同为呋喃香豆精类,皆属"光活性"物质,毒性较佛手柑内酯为大,而较花椒毒素为小。慢性毒性有胃肠刺激,脾及肾上腺的出血,肝的混浊肿胀,脂肪变性及坏死。大鼠服欧芹寓素乙后,出现于大便中,而皮肤中则无,故有人认为它治疗白癜风的效果不及花椒毒素(可至皮肤中)。

性味《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苦微辛,凉。"

功能主治疏风理气,除湿和瘀。治感冒,麻疹,哮喘,胃痛,风湿,水肿,扭挫伤折脱臼。

①《广西药植名录》:"治麻疹,骨断,脱臼。"

②《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解表祛风,化气止痛,除湿消肿。治感冒高热,疟疾,水肿,胃痛,骨折,扭伤,关节炎,湿痒。"

③《贵州药植名录》:"治哮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外用:煎水洗。

复方①治感冒高热:山黄皮桑枝、香精、淡竹叶,水煎服。(《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

②治全身水肿:山黄皮、老松皮、麦秆、紫苏梗、蝉蜕,煎水外洗;并内服萝卜子二次,每次三钱。(《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野黄皮

药材名称野黄皮

拼音Yě Huánɡ Pí

英文名leaf or root of Dentate Wampee

别名黄皮、假黄皮

出处出自《广西药植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齿叶黄皮及粗齿叶黄皮的叶、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ausena dunniana Levl.[C.willdenowii Levl.;C.dentata (Willd.)auct.non Roem.]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右采收,叶,鲜用;根,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1.齿叶黄皮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约3m。全株有香气,以叶为甚。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常聚生于枝顶,长15-40cm;小叶柄带红色,长4-8mm;小叶5-15,卵形、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5-9cm,宽2.5-4cm,先端急尖或渐尖,或尾状尖而钝头,基部钝斜或为宽楔形至楔形,两侧略不对称,边缘有明显的圆锯齿,上面深绿,下面浅绿,近于无毛。聚伞圆锥花序腋生;花柄无毛;萼片4,稀为5,广卵形,长不超过1mm;花瓣4-5,白色,长圆形,长3-4mm;子房上位,近圆球形,花柱比子房短,柱头略成四棱。浆果近圆球形,直径6-10mm,紫黑色或暗紫色;每果有种子1-4颗。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2.粗齿叶黄皮本种与齿叶黄皮区别在于:花轴、叶轴及小叶片均被长柔毛,也有小叶片因毛脱落而无毛,但在边缘则有少数长柔毛,小叶片质地较正种为厚而大,边缘常为不规则的浅波状或具不明显的钝锯齿。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石灰岩石山坡灌木丛或疏林中。

资源分布:1.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2.分布于贵州、云南。

化学成分根皮含欧前胡内酯(imperatorin),齿叶黄皮素(dentatin),去甲齿叶黄皮素(nordentatin)。

药理作用欧芹属素乙与佛手柑内酯同为映哺香豆精类,皆属光活性物质,毒性较佛手柑内酯为大,而较花椒毒素为小。慢性毒性有胃肠刺激,脾及肾上腺的出血,肝的混浊肿胀,脂肪变性及坏死。大鼠服欧芹属素乙后,出现于大便中,而皮肤中则无,故有人认为它治疗白癜风的效果不及花椒毒素(可至皮肤中)。

性味微辛;苦;性温

归经肺;肝;肾经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除湿消肿;行气散瘀。主感冒;麻疹;哮喘;水肿;胃痛;风湿痹痛;湿疹;扭挫伤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外用:适量,煎汤洗;或叶捣烂敷。

复方①治感冒高热:山黄皮桑枝香薷、淡竹叶,水煎服。(《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②治全身水肿:山黄皮、老松皮、麦秆、紫苏梗、蝉蜕,煎水外洗,并内服萝卜子二次,每次三钱,(《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黑皮跌打

    《中药大辞典》:黑皮跌打药材名称黑皮跌打拼音Hēi Pí Diē Dǎ别名通气香、大力丸、埋罕(傣名)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番荔枝科植物黑风藤的根、藤。全年可采。原形态黑风藤,又名:

  • 华西小石积

    药材名称华西小石积拼音Huá Xī Xiǎo Shí Jī别名黑果、糊炒豆、棱花果树、马屎果、蒿叶叶、地石榴、小黑果、老鸦果、小石积木、沙糖果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华西小石积的叶或根。拉丁植物动物

  • 肥荚红豆

    药材名称肥荚红豆别名鸭公青、青竹蛇来源豆科肥荚红豆Ormosia fordiana Oliv.,以茎皮、根、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性味苦、涩,凉。有小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急性肝炎,跌打

  • 矮茎朱砂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矮茎朱砂根药材名称矮茎朱砂根拼音ǎi Jīnɡ Zhū Shā Gēn别名血党、矮八爪金龙、九管血、开喉箭来源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植物矮茎朱砂根Ardisia brevicaulis

  • 牯岭凤仙花

    药材名称牯岭凤仙花拼音Gǔ Lǐnɡ Fènɡ Xiān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凤仙花科植物牯岭凤仙花的全草或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mpatiens davidii Franch.采收和储藏:夏、

  • 金粉蕨

    药材名称金粉蕨拼音Jīn Fěn Jué别名野鸡尾、小野鸡尾、柏香莲、小金花草、水金鸡尾、孔雀尾、土黄连、解毒蕨、日本乌蕨来源中国蕨科金粉蕨属植物金粉蕨Onychium japonicum

  • 野拔子

    药材名称野拔子拼音Yě Bá Zǐ英文名all-grass of Rugulose Elsholtzia别名香苏草、野苏、野香苏、崩疮药、扫把茶、膜悠麻、小苏苏棵、里香薷、狗尾巴香、山香、鬼米香条、小

  • 水田碎米荠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田碎米荠药材名称水田碎米荠拼音Shuǐ Tián Suì Mǐ Qí别名阿英久[苗语]来源十字花科水田碎米荠Cardamine lyrata Bun

  • 大血藤

    《中国药典》:大血藤药材名称大血藤拼音Dà Xuè Ténɡ英文名CAULIS SARGENTODOXAE来源本品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 (Oliv.) Rehd.

  • 鬼针草

    《中药大辞典》:鬼针草药材名称鬼针草拼音Guǐ Zhēn Cǎo别名鬼钗草(《本草拾遗》),鬼黄花、山东老鸦草(《福建民间草药》),婆婆针(《苏南种子植物》),鬼骨针(《江苏植药志》),盲肠草、眺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