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西藏桃叶珊瑚果

西藏桃叶珊瑚果

药材名称西藏桃叶珊瑚果

拼音Xī Zànɡ Táo Yè Shān Hú Guǒ

英文名Aucuba himalaica Hook f.et Thoms.

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喜马拉雅珊瑚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ucuba himalaica Hook.f.et Thoms.var. dolichophylla Fang et Soong

采收和储藏:10月至翌年5月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

原形态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3-6m。当年生枝被柔毛,老枝具白色皮孔,长圆形,叶痕显着。叶对生;叶柄长2-3cm,被粗毛;叶纸质或薄革质,椭圆形、长椭圆形,长10-15cm,宽3-5cm,先端急尖或渐尖,尾长1-1.5cm,边缘1/3以上具7-9对细锯齿;叶脉在上面显着下凹,下面凸出,被粗毛,侧脉未达叶缘即网连。雌雄异株,雄花序为总状圆锥花序,生于小枝顶端,长8-10cm,各部分均为紫红色,幼时密被柔毛,柔毛上部略为紫红色;萼片小,微4圆裂,花瓣4,长卵形,先端尖尾长1.5-2mm;雄蕊4,花丝粗壮;花盘肉质,微4裂。雌花序为圆锥花序,长3-5cm,密被粗毛及红褐色柔毛,各部分均为紫红色;雌花萼片及花瓣与雄花相似;子房下位,被粗毛,花柱粗壮,柱头微2裂,花下具关节及2小苞片。果实绿色,被疏毛,熟后深红色,卵状长圆形,长1-1.2cm,花柱及柱头宿存于果实先端。花期3-5月,果期10月至翌年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2300m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味微苦;涩;性平

功能主治祛湿止带。主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云南希草

    药材名称云南希草拼音Yún Nán Qiàn Cǎo别名小茜草(《云南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茜草科植物云南希草的根或全草。秋季采集。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

  • 糙叶树

    药材名称糙叶树拼音Cāo Yè Shù别名牛筋树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榆科植物糙叶树的根皮及树皮。原形态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树皮黄褐色,有灰斑与皱纹,老时纵裂,幼枝被平

  • 苦苣

    《中药大辞典》:苦苣药材名称苦苣拼音Kǔ Jù别名野苣(《千金·食治》),褊苣(《嘉佑本草》),兔仔菜(《广州植物志》)。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菊科植物兔仔菜的全草。春、夏季采收。

  • 野豌豆

    药材名称野豌豆别名救荒野豌豆、马豆草[云南]、野麻碗[重庆]、大巢菜、野绿豆、野菜豆来源豆科野豌豆属植物救荒野豌豆Vicia sativa L.,以全草入药。夏季采,晒干或鲜用。性味甘、辛,温。功能主

  • 皂荚根皮

    药材名称皂荚根皮拼音Zào Jiá Gēn Pí别名木乳(《普济方》)。出处《纲目》来源为豆科植物皂荚的根皮,秋、冬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皂荚"条。

  • 石腊竹

    药材名称石腊竹拼音Shí Là Zhú别名川蔗寄生来源药材基源:为列当科植物假野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ristisonia hookeri Clarke [C.sinensis G. Be

  • 雀舌草

    药材名称雀舌草拼音Què Shé Cǎo别名滨繁缕从、石灰草、抽筋草来源石竹科雀舌草Stellaria alsine Grimm.[S. uliginosa Murr.],以全草入

  • 散血芹

    药材名称散血芹拼音Sàn Xuè Qín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散血芹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nopetalum botrychioides )Dunn)Hand,-Mazz.[Cryp

  • 毛叶白粉藤根

    药材名称毛叶白粉藤根拼音Máo Yè Bái Fěn Tén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苦郎藤Cissus assamica (Laws.)Craib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ssus a

  • 蒲葵子

    药材名称蒲葵子拼音Pú Kuí Zǐ别名葵树子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蒲葵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vistona chinensis(Jacq.)R.Br.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除去杂质,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