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西南金刚藤

西南金刚藤

药材名称西南金刚藤

拼音Xī Nán Jīn Gānɡ Ténɡ

别名金刚菜、菝葜

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西南菝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milax bockii Warb

采收和储藏:8-9月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西南菝 攀援灌木。具粗短的根茎。茎无刺。叶互生;叶柄长5-20mm,具鞘部分不及全长的1/3;有卷须,脱落点位于近顶端;叶片纸质或薄革质,长圆状披针形、条状披针形至狭卵状披针形,长7-15cm,宽1-5cm,先端长渐尖,基部浅心形至宽楔形,最外侧叶脉几与叶缘结合。伞形花序生于叶腋或苞片腋部,具数朵至10余朵花,总花梗纤细,比叶柄长许多倍;花序托稍膨大;花单性,雌雄异株;花被片6,紫红色或绿黄色;雄花内外轮花被片相似,长2.5-3mm,宽约1mm,雄蕊6,花药长圆形或卵形,比花丝短;雌花略小于雄花,具3枚退化雄蕊;子房3室,柱头3裂。浆果球形,直径8-11mm,熟时蓝黑色。花期5-7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甘肃、湖南、广西、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横走,结节状,有短茎基,表面灰黄色至灰褐色,凹凸不平,有不规则皱纹,栓皮脱落处呈深褐色,茎基的栓皮具横裂纹。质硬,断面深黄色。须根多已折断,着生处呈圆锥状隆起,基部直径1-3mm,表面深褐色。质硬,断面黄棕色。气微,味微涩。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祛瘀;解毒散结。主风湿痹证;跌打肿痛;疔疮瘰疬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九倒生

    《全国中草药汇编》:九倒生药材名称九倒生拼音Jiǔ Dǎo Shēnɡ别名变异铁角蕨、铁狼萁来源蕨类铁角蕨科九倒生Asplenium varians Wal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山西、陕西、广西、

  • 友水龙骨

    药材名称友水龙骨来源蕨类水龙骨科友水龙骨Polypodium amoenum Wall.,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以南和西南各省区。性味甘、苦,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主治风湿关节疼痛,咳嗽

  • 蜗牛壳

    《中药大辞典》:蜗牛壳药材名称蜗牛壳拼音Wō Niú Ké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蜗牛科动物蜗牛的外壳。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蜗牛"条。功能主治①《本草图经》:&qu

  • 碎兰花根

    药材名称碎兰花根拼音Suì Lán Huā Gēn别名癞疙宝草根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细锥香茶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bdosia coetsa(Buch.Ham.ex D.Don)Har

  • 鲫鱼胆草

    药材名称鲫鱼胆草拼音Jì Yú Dǎn Cǎo别名较剪草(《生草药性备要》),山过路蜈蚣、蜈蚣草、行路蜈蚣(《福建民间草药》),鲫鱼草、龙胆草、节节花、苦胆草(《广东中药》Ⅱ),苦

  • 虎杖叶

    《中药大辞典》:虎杖叶药材名称虎杖叶拼音Hǔ Zhànɡ Yè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蓼科植物虎杖的叶片。化学成分叶含异槲皮甙,较多的叶绿醌C和叶绿醌B,鞣质17%。功能主治①《本草

  • 翻天红

    药材名称翻天红拼音Fān Tiān Hónɡ别名落地蜈蚣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花葶苔草的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ex scaposa C.B.Clarke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

  • 鲩鱼胆

    《中药大辞典》:鲩鱼胆药材名称鲩鱼胆拼音Huàn Yú Dǎn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鲤科动物草鱼的胆。冬季收集,阴干。性味①《本草拾遗》:"苦。"②《纲目》:&

  • 《全国中草药汇编》:蕨药材名称蕨拼音Jué别名蕨菜、如意菜、狼萁来源凤尾蕨科蕨属植物蕨Pteridium aquilinum (L.)Kuhn var. latiusculum (Desv.

  • 伊贝母

    《中国药典》:伊贝母药材名称伊贝母拼音Yī Bèi Mǔ英文名BULBUS FRITILLARIAE PALLIDIFLORAE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新疆贝母Fritillaria walu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