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蛾药

蛾药

《全国中草药汇编》:蛾药

药材名称蛾药

拼音é Yào

别名火草、火把花

来源菊科火绒草属植物多枝火绒草Leontopodium sinense Hemsl.,以入药。夏秋采收,洗净晒干。

性味辛,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用于扁桃体炎,咽喉炎。

用法用量5分,研粉吹喉部或温开水送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蛾药

药材名称蛾药

拼音é Yào

别名火把花、火草

出处《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火绒草。夏、秋采挖。

原形态火绒草,又名:中国火绒草

宿根簇生草本,高30~80厘米,全体密生絮状绵毛,根茎短,须根多数。茎直立,分枝。单叶螺旋状互生,叶片线形,长3~4厘米,宽0.2~0.6厘米,基部略抱茎,上面深绿色,基本无毛,下面密被白色绵毛。头状花序,簇生枝端,伞房状排列,短缩密集,外周生一圈叶状苞片,花小,白色。瘦果,长圆形,具黄白色冠毛。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疏林草丛中。分布云南、贵州、四川。

性味辛,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治扁桃体炎,咽喉炎。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吹散。内服:研末为散,3~5分。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蛾药

药材名称蛾药

拼音é Yào

英文名Root of Chinese Edelweiss

别名火把草、火草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艾叶火绒草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ontopodium artemisii folium (Levl.) Beauv. [Gnaphalium artemissifolium Lev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除去茎叶,洗净,晒干。

原形态艾叶火绒草多年生木质草本,高20-60cm,有时高达1m。根茎有数个簇生的花茎和与花茎同形的不育茎。茎木质,不分枝,常大部宿存,或二年生枝丛腋芽发出密生的长分枝,被污褐色头状粘质的腺毛,有时上部还具白色蛛丝状毛,全部有叶,节间长1-1.5cm,或上部节间达3-6cm,下部叶在花期要萎蓿存。叶开展,披针形或长披针形,长2-5cm,宽0.3-0.7cm,先端尖或渐尖,有细长尖头,基部稍狭,有小耳,无柄,下部叶有时扩大而半抱茎,边缘平均数波状皱缩,上面被疏短腺毛,下面除稀疏腺毛外还被有厚密的白色茸毛。苞叶多数,披针形,两面被白色密茸毛,较花葶长达4倍,开展成密集的径约3-6cm的苞叶群,或径达10cm,的复苞叶群。头状花序;总苞被白色密茸毛,总苞片约3层,顶端无毛;小花异形,有较少的雌花,或雌雄异株;花冠长约3mm;雄花花冠和状漏斗形,有披针形裂片;雌花花冠丝状;冠毛白色,雄花冠毛上端较粗厚,有细齿;雌花冠毛丝状,下部有疏齿。不育子房和瘦果被短粗毛。花期8-9。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3000m的草坡、牧声、杂木林边缘或山谷溪岸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风热咳嗽;扁桃体炎;咽喉炎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每次1-2g。外用:适量,研末吹喉。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叶桑根

    药材名称小叶桑根拼音Xiǎo Yè Sānɡ Gēn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桑科植物鸡桑的根或根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小叶桑"条。性味《贵州草药》:"辛甘,寒。&

  • 茶子

    《中药大辞典》:茶子药材名称茶子拼音Chá Zǐ别名茶实(《续名家方选》)出处《纲目》来源为山茶科植物茶的果实。化学成分种子含皂甙,水解得茶皂醇、茶皂醇B、茶皂醇C、茶皂醇D、茶皂醇E、山茶

  • 皱叶羊蹄

    药材名称皱叶羊蹄拼音Zhòu Yè Yánɡ Tí别名野菠菜,癣药草。土大黄、牛舌菜(《广西中草药》)。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蓼科植物假菠菜的全草。原形态一年

  • 黑沙蒿子

    《中药大辞典》:黑沙蒿子药材名称黑沙蒿子拼音Hēi Shā Hāo Zǐ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黑沙蒿的种子。功能主治利尿。治小便不利。复方治尿闭:黑沙蒿子五钱。水煎,冲红糖三至五钱,温服。

  • 小一口血

    药材名称小一口血拼音Xiǎo Yì Kǒu Xuè别名石上莲。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石上海棠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bretschneideriana Hemsl.采收和储藏

  • 百解藤

    药材名称百解藤拼音Bǎi Jiě Ténɡ别名金线风、凉粉藤、寄山龙、山豆根、青藤仔、蛤仔藤、金锁匙、独脚乌柏。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粉叶轮环藤的根或藤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clea hyp

  • 马蹄根

    《中药大辞典》:马蹄根药材名称马蹄根拼音Mǎ Tí Gēn别名马蹄蕨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莲座蕨科植物大莲座蕨的根状茎。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植株高大。根状茎球形,肥大。大

  • 庵闾

    药材名称庵闾拼音ān Lǘ别名庵芦(《本草经集注》),庵闾草(《千金翼方》),庵闾蒿(《广利方》),淹茼(《履巉岩本草》),覆闾(《纲目》),臭蒿(《药材资料汇编》)。出处《本经》来源为菊科植物庵闾的

  • 奴柘刺

    《中药大辞典》:奴柘刺药材名称奴柘刺拼音Nú Zhè Cì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桑种植物小柘树的棘刺。性味《本草拾遗》:"味苦,小温,无毒。"功能主治

  • 大叶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叶藤药材名称大叶藤别名奶汁藤、假黄藤、犸骝能来源防己科大叶藤Tinomiscium tonkinense Gagnep.,以藤茎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辛、微苦,微温。功能主治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