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蚯疽草

蚯疽草

《中药大辞典》:蚯疽草

药材名称蚯疽草

拼音Qiū Jū Cǎo

别名白头菜、夜明草(《广西药植名录》),肉桂草、泥鳅菜(《福建中草药》),鱼眼草茯苓菜(《广西植物名录》)。

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胡椒全草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茎直立,被柔毛或秃净,枝和干有棱角。叶互生,具柄;叶片膜质,分裂或不分裂,顶部裂片阔卵形,有粗锯齿。头状花序,极小,近球形,直径3~5毫米,排成顶生圆锥花序;总苞片阔椭圆形;苞片2列,边缘膜质;花托秃裸;花极小,白色,管状,外围的雌性,多列,全发育,中部的两性,发育。瘦果倒卵形,扁平,秃净或近秃净。花期夏末至冬初。

生境分部生于原野荒地。分布我国东南部。

性味《福建民间草药》:"苦辛,平。"

功能主治消肿,解毒,利尿。治小儿外生殖器肿胀,疔毒,喉炎,挫扭伤。

①《福建民间草药》:"消肿解毒,清热利尿。"

②《广西药植名录》:"治喉炎,病后虚弱。"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蚯疽(小儿外生殖器焮肿),小便不利:鲜蚯疽草和冬蜜捣烂敷贴。(《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疔毒肿痛:鲜蚯疽草和米稀饭,加食盐少许,捣烂敷贴,日换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扭伤肿痛:干茯苓菜研末,每次二钱,酒送服;另用鲜茯苓菜捣烂调些洒,敷伤处。(《福建中草药》)

④治毒蛇咬伤:鲜茯苓菜捣烂敷伤处。(《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蚯疽草

药材名称蚯疽草

拼音Qiū Jū Cǎo

英文名all-grass of Auriculate dichrocephala

别名白头菜、夜明草、肉桂草、泥鳅菜、鱼眼草茯苓

出处出自《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鱼眼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chrocephala auriculata(Thunb.) Druce[Ethulia auriculata Thun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鱼眼草一年生草本,高15-50cm。茎直立或铺散,无毛或被短柔毛。叶片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长3-10cm,大头羽裂,顶裂片宽大,宽达4cm,侧裂片常1对,稀2对,两面无毛或被稀疏短柔毛。头状花序极小,球形,直径约5mm,生于叉状分枝顶端,多数头状花序在茎顶或分枝顶端排成疏松的伞房状;梗长达3cm;总苞片1-2层;花托半圆球形突起,上端平;盘花两性;能育;花冠先端有4-5齿。瘦果扁,有加厚的边缘;无冠毛。花期夏末至冬初。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山谷、山坡林下或水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及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解毒消肿。主月经不调;扭伤肿痛;疔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研末,3-6g。外用:适量,鲜草捣敷。

复方①治蚯疽(小儿外生殖器焮肿),小便不利:鲜蚯疽草和冬蜜捣烂敷贴。 (《福建 民间草药》)②治疗毒肿痛: 鲜蚯疽草和米稀饭,加食盐少许,捣烂敷贴,日换二次。(《福建民间草药》)③治扭伤肿痛: 干茯苓菜研末,每次二钱,酒送服;另用鲜花等菜捣烂调些酒,敷伤处。 (《福建中草药》)④治毒蛇咬伤: 鲜茯苓菜捣烂敷伤处。(《福建中草药》)

各家论述1.《福建民间草药》:消肿解毒,清热利尿。

2.《广西药植名录》:治喉炎,病后虚弱。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芦子兰

    药材名称芦子兰拼音Lú Zǐ Lán别名大麻疙瘩、芦子藤、苎叶蒌、野胡椒来源胡椒科胡椒属植物荨麻叶胡椒Piper boehmeriaefolium Wall.,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

  • 小蕨鸡

    药材名称小蕨鸡拼音Xiǎo Jué Jī别名白粉蕨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中国蕨科植物华北粉背蕨的根茎、叶。秋季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根茎倾斜,顶端有红棕色披针形鳞片。叶簇

  • 红紫珠

    《中药大辞典》:红紫珠药材名称红紫珠拼音Hónɡ Zǐ Zhū别名野蓝靛(《广西中兽医药植》)。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红紫珠的叶。原形态红紫珠,又名:对节树、小红米果、红叶紫

  • 柿寄生

    药材名称柿寄生拼音Shì Jì Shēnɡ别名万寿木寄生、樟本寄生、梨寄生、桑寄生、椰风、荷叶寄生、广丁香寄生、蚂蚱腿寄生、桐木寄生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棱枝槲寄生的带叶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喉痧药

    药材名称喉痧药拼音Hóu Shā Yào英文名Hairy Canton sonerilla别名小金香炉、天青地红、尖尾痧、四大天王、桑勒草、红春根藤、田螺掩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

  • 四方拳草

    药材名称四方拳草拼音Sì Fānɡ Quán Cǎo别名母草、四方草来源为玄参科母草属植物母草Lndernia crustacea (L.)F.-Muell.的全草。四季可采,洗净

  • 紫苏

    药材名称紫苏拼音Zǐ Sū别名赤苏、红苏、红紫苏、皱紫苏来源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Britt.的带枝嫩叶。9月上旬花序将长出时,割下全株,倒挂通风处阴干备用

  • 小蓟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蓟药材名称小蓟拼音Xiǎo Jì别名刺儿菜、刺菜、曲曲菜、青青菜、荠荠菜、刺角菜、白鸡角刺、小鸡角刺、小牛扎口、野红花来源本品为菊科刺儿菜属植物刺儿菜Cephalanoplos

  • 兰花根

    药材名称兰花根拼音Lán Huā Gēn别名土续断、兰根、幽兰根、山兰、香花草、兰花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建兰;寒兰;或台兰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ymbidium ensifolium

  • 冰草白穗

    《中药大辞典》:冰草白穗药材名称冰草白穗拼音Bīnɡ Cǎo Bái Suì出处《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赖草的带菌果穗。性味苦,微寒。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治淋病,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