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藤三七

藤三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藤三七

药材名称藤三七

拼音Ténɡ Sān Qī

别名藤子三七

来源落葵藤三七Boussingaultia gracilis Miers. var. baselloides Bail.,以藤上块茎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性味微苦,温。

功能主治滋补,壮腰膝,外用消肿散瘀。主治腰膝痹痛,病后体弱。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1~2两。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藤三七

药材名称藤三七

拼音Ténɡ Sān Qī

别名藤子三七

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落葵科植物藤三七珠芽。全年可采。

原形态肉质小藤本。叶互生,肉质,卵圆形,长4~6厘米,宽4~5厘米,光滑无毛;叶柄短。叶腋生瘤块状珠芽,表面呈瘤状,绿色,直径约3~4厘米。长穗状花序腋生,长达20厘米,下垂;花小,绿色,花冠5瓣。

生境分部多为栽培。

性味微苦,温。

功能主治滋补,壮腰膝,消肿散瘀。治腰膝痹痛,病后体弱,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炖鸡或炖猪肉,1~2两。外用:捣敷。

复方治跌打扭伤:藤三七、鱼子兰、土牛膝、马茴香。捣敷患部。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藤三七

药材名称藤三七

拼音Ténɡ Sān Qī

别名藤子三七小年药、土三七

出处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药材基源:为落葵科植物落葵薯藤上的干燥瘤块状珠芽。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redera cordfolia(Tenore) van Steen.[Boussingaultia cordifonia Tenore;B.gracilis Miers f.pesudo-baselloides Hauman;B.gracilis Miers var.pseudo-baselloides Bai-ley]

采收和储藏:在珠芽形成后采摘,除去杂质,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宿根稍带木质的缠绕藤本,光滑无毛。一年的新梢可长达4-5m以上,植株基部簇生肉质根茎,常隆起裸露地面,根茎及其分枝具顶芽和螺旋状着生的侧芽,芽具肉质鳞片。老茎灰褐色,皮孔外突,幼茎带红紫色,具纵线棱,腋生大小不等的肉质珠芽,形状不一,单个或成簇,具顶芽和侧芽,芽具肉质鳞片,可长枝着叶,形成花序或单花。叶互生,具柄;叶片肉质,心形、宽卵形至卵圆形,长4-8(-12)cm,宽4-9(-15)cm,先端凸尖,稍圆形或微凹,基部心形、楔形或圆形,全缘,平滑而带紫红,间见叶面扭曲而呈波状,主脉在下面微凹,上面稍凸。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单一或疏生2-4个分枝,花序轴长10-30(-50)cm,花数十朵至200余朵;花梗长2-4mm,基都有一披针形、先端锐尖的苞叶;花基合生呈杯状的苞片2,其上有与其交互对生的宽卵形或椭圆形小苞片2枚,较花被片短;花被片卵形或椭圆形,长约3mm,宽约2mm,白色;雄蕊比花被长,花丝基部宽而略联合,在蕾中时外折;子房近球形,上位,花柱上部3裂,柱头乳头状。花芳香,开后变黑褐色,久不脱落。花虽两性,但通常不孕。果未见。花期6、7月起可开放半年。

生境分部现江苏、浙江、福建、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均有栽培。原产美洲热带地区。

性状性状鉴别 珠芽呈瘤状,少数圆柱形,直径0.5-3cm,表面灰棕色.具突起。质坚实而脆,易碎裂。断面灰黄色或灰白色,略呈粉性。气微,味微苦。

显微鉴别 珠芽横切面表皮细胞壁微木化。皮层细胞类多角形,散有草酸钙簇晶;内皮层明显。中柱散有多数大形粘液细胞。维管束外韧型,多数,呈数层环状排列本品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及淀粉粒。

粉末特征:粉末棕褐色。

①表皮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壁稍厚,微木化。②粘液细胞类圆形或类长圆形。③螺纹导管直径39-60μm。④草酸钙簇晶直径18-50μm。⑤淀粉粒极多,单粒圆形或长圆形,直径13-18μm,脐点点状、条状,有的层纹隐约可见。

化学成分地下部分含拉里亚甙元(larreagenin),3β-羟基-30-去甲-12,19-齐墩果二烯-28-酸(3β-hydroxy-30-noroleana-12,19-dien-28-oic acid),3β-羟基-30-去甲-12, 19-齐墩果二烯-28-酸乙酯(ethyl-3β-hydroxy-30-noroleana-12,19-dien-28-oate),熊果酸(ursolic acid),3β-羟基-12-齐墩果烯-28,29-二酸-28-乙酯(3β-hydroxyolean-12-ene-28,29-dioic acid-28-ethyl ester),39-羟基-30-去甲-12,18-齐墩果二烯-29-酸乙酯(ethyl-3β-hydroxy-30-noroleana-12,18-dien-29-oate)[1]。

性味微苦;性温

功能主治补肾强腰;散瘀消肿。主腰膝痹痛;病后体弱;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或用鸡或瘦肉炖服。外用:适量,捣敷。

复方治跌打扭伤:藤三七、鱼子兰、土牛膝、马菌香。捣敷患部。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烟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烟草药材名称烟草拼音Yān Cǎo别名烟、烟叶来源茄科烟草属植物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的全草。秋季采收,阴干。性味辛,温。有毒。功能主治消肿解毒,杀虫。用于疔

  • 山楂木

    《中药大辞典》:山楂木药材名称山楂木拼音Shān Zhā Mù别名赤爪木(《唐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楂或野山楂等的木材。性味《唐本草》:"味苦,寒,无毒。&quo

  • 豪猪毛刺

    《中药大辞典》:豪猪毛刺药材名称豪猪毛刺拼音Háo Zhū Máo Cì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豪猪科动物豪猪的毛刺。功能主治《陆川本草》:"行气,止心气痛。&q

  • 丝绵

    药材名称丝绵拼音Sī Mián别名绵(《本草拾遗》),蚕绵(《医林纂要》)。出处《纲目》来源为用蚕茧下脚经精炼、扯松的制成品。功能主治治吐血,衄血,便血,血崩,痔疮,外伤出血,聤耳,冻疮。①

  • 鹤骨

    药材名称鹤骨拼音Hè Gǔ英文名Red-crested crane bone, Red-crowned crane bone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来源药材基源:为鹤科动物丹顶鹤的骨骼。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二歧根莲花根

    药材名称二歧根莲花根拼音èr Qí Gēn Lián Huā Gēn别名土黄芩、草玉梅出处据《晶珠本草》记载:素嘎去腐,提升胃温,引流黄水。又名札达拉、苏卜玛、苏卜嘎、拉苏、札苏卜玛等。《如意宝树》记

  • 山蒿

    药材名称山蒿拼音Shān Hāo别名岩蒿来源菊科山蒿Artemisia brachyloba Franc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内蒙古、山西、河北、甘肃。性味苦、辛,平。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

  • 桤木

    药材名称桤木拼音Qī Mù别名水青冈来源桦木科桤木属植物桤木Alnus cremastogyne Burk.,以树皮、嫩枝叶入药。春季采集嫩枝叶;四季采树皮,鲜用或晒干。性味苦、涩,凉。功能

  • 树头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树头菜药材名称树头菜拼音Shù Tóu Cài别名四方灯盏来源白花菜科鱼木Crataeva unilocularis Buch.-Ham.[C. re

  • 红花岩黄芪

    药材名称红花岩黄芪拼音Hónɡ Huā Yán Huánɡ Qí英文名root of Multijugate Sweetvetch.别名红黄芪、黄芪。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来源药材基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