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蓝花葱

蓝花葱

《全国中草药汇编》:蓝花葱

药材名称蓝花葱

别名野葱、天蓝韭、白狼葱

来源百合蓝花葱Allium cyaneum Regel,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西北、河北、山西、河南、湖北、四川、西藏。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发散风寒,通阳,健胃。主治风寒外感,阴寒腹痛,肢冷脉微,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蓝花葱

药材名称蓝花葱

拼音Lán Huā Cōnɡ

别名白狼葱、野葱、野韭菜

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天蓝韭的全草或鳞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lium cyaneum Regel [A.szechuani-cum Wang et Tang]

采收和储藏:夏季花将开时采收,抖净泥土,晾干。

原形态天蓝韭,草本,具根茎。鳞茎狭柱形,簇生;鳞茎外皮黑褐色,老时纤维质近网状。花草纤细,圆柱形,长10-30cm,常在下部被叶鞘。叶基生;叶片狭条形,长5-25cm,宽l-l.5(-2)mm。总苞单侧开裂,比花序短,宿存;伞形花序半球形,多花,花梗长4-12mm;无小苞片;花被片卵形,天蓝色或紫蓝色;花被片6,长3.5-5mm,内轮的卵状长圆形,钝头,外轮的椭圆状长圆形,有时先端微凹,常较短;花丝伸出花被,长5-8mm,基部合生并与花被贴生,内轮的基部扩大,有时两侧各具1齿;子房球形,基部具3凹穴;花柱伸出花被,长4-7mm。花、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3000m的山坡、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湖北、四川、西藏等地。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散风寒;通阳气。主感冒风寒;阴寒腹痛;四肢逆冷;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牛筋果

    药材名称牛筋果拼音Niú Jīn Guǒ英文名perforatus Palius别名牛筋果、弓刺、连江簕。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苦木科植物牛筋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rr

  • 圆节山蚂蝗

    药材名称圆节山蚂蝗拼音Yuán Jié Shān Mǎ Huánɡ英文名beggarweed别名穿线豆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圆节山蚂蝗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地白草

    《中药大辞典》:地白草药材名称地白草拼音Dì Bái Cǎo别名七星莲(《植物名实图考》),天芥菜草、白菜仔、鸡疴粘草(《福建民间草药》),黄瓜草(《广西中兽医药植》),白地黄瓜、

  • 绿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绿豆药材名称绿豆拼音Lǜ Dòu来源豆科菜豆属植物绿豆Phaseolus radiatus L.,以种子入药。性味甘,寒。归经入心、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暑。用于暑热

  • 岩败酱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败酱药材名称岩败酱拼音Yán Bài Jiànɡ来源败酱科岩败酱Patrinia rupestris Juss.,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华北。化学成分

  • 丁香露

    《中药大辞典》:丁香露药材名称丁香露拼音Dīnɡ Xiānɡ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干燥花蕾的蒸馏液。性味气烈,味微辛。功能主治治寒澼,胃痛。用法用量内服:隔水炖温饮1~

  • 罂粟嫩苗

    《中药大辞典》:罂粟嫩苗药材名称罂粟嫩苗拼音Yīnɡ Sù Nèn Miáo出处《纲目》来源为罂粟科植物罂粟的嫩苗。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罄粟"条。化学成

  • 盾叶唐松草

    药材名称盾叶唐松草拼音Dùn Yè Tánɡ Sōnɡ Cǎo别名倒地挡、岩扫把、龙眼草、水香草、羊耳来源毛茛科盾叶唐松草Thalictrum ichangense Le

  • 榔榆叶

    药材名称榔榆叶拼音Lánɡ Yú Yè别名鸡筹仔叶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榔榆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lmus parvifolia Jacp.采收和储藏:夏、秋季均可采收,鲜用。原形态落叶乔木,

  • 黄蜀葵花

    《中药大辞典》:黄蜀葵花药材名称黄蜀葵花拼音Huánɡ Shǔ Kuí Huā出处《嘉佑木草》来源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花朵。夏季花盛开时采收,晒干。原形态黄蜀葵(《香奁集》),又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