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蒲葵叶

蒲葵叶

药材名称蒲葵叶

拼音Pú Kuí Yè

别名蒲扇、败扇、故蒲扇、败蒲扇

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蒲葵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vistona chinensis(Jacq.)R.B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剪下叶片,切碎晒干。

原形态蒲葵,乔木,高达20m。叶阔肾状扇形,直径达lm以上,掌状深裂至中部,裂片线状披针形,基部阔4-4.5cm,先端长渐尖,2深裂,其分裂部分下垂,长达50cm;叶柄长达2m,下部两侧有逆刺。花序呈圆锥状,粗壮,长约lm,总梗上有6-7个佛焰苞,约6个分枝花序,长达35cm,每分枝花序基部有1个佛焰苞,分枝花序具2次或3次分枝,小花枝长10-20cm。花小,两性,黄绿色,长约2mm;萼片3,覆瓦状排列;花冠约2倍长于花萼,3裂几达基部;雄蕊6,花丝合生成一环并贴生于花冠基部;子房由3个近分离的心皮组成,3室。核果椭圆形,状如橄榄,长1.8-2.2cm,径1-1.2cm,黑褐色。种子椭圆形,长1.5cm,直径0.9cm。花期4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栽于庭园或宅旁,本种在广东新会县栽培较多。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南部。

性状性状鉴别:完整干燥叶大,形如扇,直径可达lm以上,掌状深裂,直达中部,裂片条状被针形,宽约2cm,至顶端渐尖,深2裂,分裂部分长达50cm,下弯;具长叶柄,可达lm余,平凸状,下部边缘有2列倒钩刺。气微,味淡。

性味味甘;涩;性平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止汗。主咳血;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自汗;盗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或煅存性研末,3-6g。外用:适量,煅存性研末撒。

各家论述论蒲葵叶灰止血,利小便功同蒲黄:张石顽:“蒲灰止血、利小便,与蒲黄不异。汗即血之液,放取多曾沾汗之旧扇烧灰,主治睡汗,同气相求之妙。”(《张氏医通》)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地梢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梢瓜药材名称地梢瓜拼音Dì Shāo Guā别名地梢花、地瓜瓢来源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地梢瓜Cynanchum thesioides (Freyn) K. Schum.[

  • 鳖胆

    《中药大辞典》:鳖胆药材名称鳖胆拼音Biē Dǎn出处《纲目》来源为鳖科动物中华鳖的胆或胆汁。化学成分Amyda japonica的胆汁,含两个内酯:三羟基甾族胆烷酸内酯,及其多一"CH2&

  • 小百部

    《中药大辞典》:小百部药材名称小百部拼音Xiǎo Bǎi Bù别名门冬薯(《南宁市药物志》)。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石刁柏的块根。2~3月间,挖取生长2~3年的地下块根,洗净泥土

  • 峨屏草

    药材名称峨屏草拼音é Pínɡ Cǎo英文名Omei Mountain Tanakea别名峨眉岩雪下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峨屏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an

  • 檀香

    《中国药典》:檀香药材名称檀香拼音Tán Xiānɡ英文名LIGNUM SANTALI ALBI别名白檀、白檀木来源本品为檀香科檀香属植物檀香Santalum album L.树干的心材。性

  • 剪红纱花

    《中药大辞典》:剪红纱花药材名称剪红纱花拼音Jiǎn Hónɡ Shā Huā别名汉宫秋、地黄连(《群芳谱》),散血沙(《四川常用中草药》)。出处《纲目》来源为石竹科植物剪秋罗的带根全草。夏

  • 柠条花

    《中药大辞典》:柠条花药材名称柠条花拼音Nínɡ Tiáo Huā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豆科植物中间锦鸡儿的花。夏季采花,阴干。性味甘,温。功能主治滋阴养血。治高血压、

  • 豆包菌

    药材名称豆包菌拼音Dòu Bāo Jūn别名酸酱菌、马屁包、色豆马勃、牛眼睛、豆苞菇、豆包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硬马勃科真菌彩色豆马勃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solit

  • 云南柴桂

    药材名称云南柴桂拼音Yún Nán Chái Guì别名柴桂、荷花香、香叶树、三股筋、楠木香来源樟科新樟属植物新樟Neocinnamomum delavayi

  • 白花油麻藤

    药材名称白花油麻藤别名鸡血藤[广西]、鲤鱼藤、大蓝布麻来源豆科油麻藤属植物白花油麻藤Mucuna birdwoodiana Tutch.,以藤茎入药。全年可采,切片晒干。性味微苦、涩,平。功能主治补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