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苦良姜

苦良姜

药材名称苦良姜

拼音Kǔ Liánɡ Jiānɡ

别名老虎姜

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小花盾叶薯蓣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corea parviflora C.T.Ting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切段鲜用。

原形态小花盾叶薯蓣缠绕草质藤本。根茎横生,圆柱形,指状或不规则分枝,干后除去须根常留有白色点状痕迹。茎左旋,无毛,有时在分枝或叶柄基部两侧微凸起,或具短刺。单叶互生;叶片近革质,绿色,干后灰褐色,三角状卵形,长卵形或卵圆形,有时3-5浅裂,中间裂片三角状卵形,两侧裂片圆耳状,边缘浅波状,有时边缘膜质,先端渐尖,基部宽心形、心形或近于截形,两面无毛。雄花序不分技或分枝,单生或2-3个簇生于叶腋;雄花无梗,常2-3簇生,再排列成穗状,每簇花常仅1-2朵发育,基部常有膜质苞片3-4枚,苞片卵形或三角状卵形;花被6裂,裂片卵形,花开时平展,紫红色,干后黑色;雄蕊6,着生于花托的边缘,花丝极短,与花药几等长,药内向。雌花序与雄花序相似;退化雄蓝成丝状。蒴果三棱形,每棱翅状,半月形,干后蓝黑色,表面常有白粉;每室种子2颗,着生于中轴中部,四周围有薄膜状翅。花期3-8月,果期8-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2000m的山坡石灰岩干热河谷地区的稀疏灌丛或竹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沪水、永胜、禄劝、开远及弥勒。

化学成分块根含薯蓣皂甙元(diosgenin),雅姆皂甙元(gamogenin),根茎含着蓣皂甙元及甾甙:纤细薯蓣皂甙(gracillin),原纤细着蓣皂甙(Protogracillin),三角叶薯蓣皂甙(deltonin),三角叶着蓣混甙(deltoside),盾叶薯蓣根皂甙(zin.giberenin)A,原盾叶薯蓣根皂甙(protozingiberenin)A。

性味苦;辛;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主痈疖肿毒;软组织损伤;蜂螫虫咬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饭团藤

    药材名称饭团藤拼音Fàn Tuán Ténɡ别名风沙藤、过山风、黑老虎(《岭南采药录》),十八症(《陆川本草》),臭饭团、过山龙藤(《海南植物志》),大饭团藤、血藤、大叶

  • 天竺桂

    药材名称天竺桂别名天竹桂、山肉桂、野桂来源樟科樟属植物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 Sieb.,以树皮和叶入药。全年可采,剥下树皮阴干;叶随时可采,鲜用或阴干。性味甘、辛,温。功能主

  • 刺天茄叶

    药材名称刺天茄叶拼音Cì Tiān Qié Yè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茄科植物刺茄子的叶。夏、秋采集,晒干或鲜用。性味微苦,凉。功能主治消炎止痛,解毒止痉。治小儿惊厥。

  • 仙鹤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仙鹤草药材名称仙鹤草拼音Xiān Hè Cǎo英文名HERBA AGRIMONIAE别名龙芽草、脱力草、狼牙草、金顶龙牙、黄龙尾、毛脚茵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龙牙草Agri

  • 黄毛山牵牛

    药材名称黄毛山牵牛拼音Huánɡ Máo Shān Qiān Niú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樾硬毛山牵牛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unbergia lacei Gamble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

  • 牌楼七

    药材名称牌楼七别名牌骨七来源兰科杓兰属植物毛杓兰Cypripedium franchetii Wils.,以根入药。夏秋采挖,洗净晒干。性味微苦,寒。功能主治理气,止咳,止痛。用于气滞咳嗽,胸胁疼痛。

  • 姜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姜皮药材名称姜皮拼音Jiānɡ Pí别名生姜皮来源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栓皮及附着的一部分表层。将生姜洗净,浸于清水中过夜,用刀

  • 梓木

    《中药大辞典》:梓木药材名称梓木拼音Zǐ Mù出处《握灵本草》来源为紫葳科植物梓的木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梓白皮"条。化学成分含梓木内酯;又含多种萘醌衍生物,其中已确证的

  • 粟米

    《中药大辞典》:粟米药材名称粟米拼音Sù Mǐ别名白梁粟、粢米(陶弘景),粟谷(《齐民要术》),小米(《本草蒙筌》),硬粟(《医学入门》),籼粟(《纲目》),谷子、寒粟(《植物名实图考》),

  • 黄颔蛇头

    《中药大辞典》:黄颔蛇头药材名称黄颔蛇头拼音Huánɡ Hàn Shé Tóu出处《纲目》来源为游蛇科动物黑眉锦蛇的头部。功能主治《纲目》:"主久疟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