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花鱼

花鱼

《中药大辞典》:花鱼

药材名称花鱼

拼音Huā Yú

别名青脖(《中国经济动物志》)。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为鲤科动物秉氏鲈鲤

原形态体形长而侧扁。长约20余厘米。头背部平广,头前端较尖,下颌向前突出。口亚上位,呈斜裂。须2对,前对较后对略短,后对长与吻长约相等。眼前上位,距吻较近。下咽齿3行,尖端微弯。鳃孔大,两侧鳃膜联于鳃峡处极接近。鳞中等大,胸部、腹部的鳞片较小,且隐于表皮之下。侧线鳞51~54,侧线较直,向后伸至尾鳍基中轴。背鳍Ⅲ8~9,起点在腹鳍的稍后方,第3不分枝鳍条骨化,基部后缘具细齿。臀鳍Ⅲ5,末端不达尾鳍基。背面青黑色,侧面及腹部白色,体侧鳞绝大部分有一黑色边缘,在体侧联成较整齐的直条纹;头、背部有分散的小黑点,背鳍、胸鳍、尾鳍微黑。幼鱼多在支流或干流的沿岸,成鱼多在大水面游弋,性凶猛,常捕食其他鱼类。

生境分部分布长江上游的干、支流中,如岷江、嘉陵江、雅硥江等处。

性味滇南本草》:"味甘,平。"

功能主治滇南本草》:"食之解诸疮;烧灰服之,治疟疾冷症。"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花鱼

药材名称花鱼

拼音Huā Yú

英文名flower fish

别名青脖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黑斑条鳅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machilus nigromaculatus Regan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捕捞。捕得后,除去鳞片、内脏,洗净鲜用。

原形态黑斑条鳅,为小型鱼类,体稍侧扁,体长56-60mm,粗细如手指,背腹轮廓微弓。头小,口端位,有小触须3对。眼小,侧上位,距吻端较距鳃盖后缘为近。眼间隔甚狭,眼径大于眼间隔。鳞细,不易辨认。侧线鳞125。背鳍11-12,起点距尾鳍基较距吻端为近。臀鳍8,紧接肛门之后。尾鳍平截形。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滇池近岸及附近小河、水塘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昆明湖、抚仙湖等处。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补肺肾;益精;止嗽。主补肺肾;益精;止嗽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适量;或煅研为末。

各家论述滇南本草》:食之解诸疮;烧灰服之,治疟疾冷症。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星色草

    药材名称星色草拼音Xīnɡ Sè Cǎo别名满天星草、广白头翁[广东]来源石竹科白鼓钉属植物白鼓钉Polycarpaea corymbosa Lam.的全草。春秋采集,洗净晒干。性味淡,凉。

  • 车螯

    《中药大辞典》:车螯药材名称车螯拼音Chē áo别名蜃(《周礼》),昌娥(《外科精要》)。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海产软体动物车螯(帘蛤科文蛤的一种)的肉或壳。性味甘咸,寒。①《本草拾遗》:&

  • 小鹭鸶兰

    药材名称小鹭鸶兰拼音Xiǎo Lù Sī Lán别名天生草、山韭菜、蛇咬药来源百合科小鹭鸶兰Diuranhtera minor (C. H. Wright)Hemsl.,以根入药。

  • 大麻疙瘩

    药材名称大麻疙瘩拼音Dà Má Gē Dɑ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蒟子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eryunnanenseTseng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切片,鲜用或晒干。原形态蒟子 直立

  • 藏菖蒲

    药材名称藏菖蒲英文名BHIZOMA ACORI CALAMI别名白菖、菖蒲、泥菖蒲、臭菖、大叶菖蒲来源本品系藏族习用药材。为天南星科植物藏菖蒲Acorus calamus L.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

  • 珍珠草

    《中药大辞典》:珍珠草药材名称珍珠草拼音Zhēn Zhū Cǎo别名日开夜闭、十字珍珠草(《生草药性备要》),阴阳草、假油柑(《临证指南》),真珠苹(《纲目拾遗》),鲫鱼草、胡羞羞(《广州植物志》),

  • 鮧鱼目

    药材名称鮧鱼目拼音Yí Yú Mù出处《政和本草》来源为鲇鱼科动物鲇鱼的眼睛。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鮧鱼"条。功能主治《政和本草》:"治刺伤中毒

  • 刺柄南星

    药材名称刺柄南星别名绿南星、天南星、白南星、南星七、螃蟹七、三甫莲、蛇芋头来源天南星科刺柄南星Arisaema asperatum N. E. Brown,以块茎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功能主治有毒。祛痰

  • 落地小金钱

    药材名称落地小金钱拼音Luò Dì Xiǎo Jīn Qián别名鱼胆草、蛇总管、四环素草、苦草、苦胆草、地胆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苦玄参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cria fel-ter

  • 莱菔叶

    《中药大辞典》:莱菔叶药材名称莱菔叶拼音Lái Fú Yè别名萝卜杆(《滇南本草》),莱菔菜(《本草从新)》,萝卜缨(《本草再新》),莱菔甲(《现代实用中药》),萝卜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