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芜菁

芜菁

《中药大辞典》:芜菁

药材名称芜菁

拼音Wú Jīnɡ

别名葑(《诗经》),须、薞芜(《尔雅》),荛、大芥(《方言》),蔓菁(《礼记》郑玄注),葑苁(《尔雅》孙炎注),芥(陆玑《诗疏》),九英菘(《食疗本草》),九英蔓菁(《本草拾遗》),诸葛菜(《嘉话录》),台菜(《埤雅》),鸡毛菜(《本草衍义》),大头菜、狗头芥(《医林纂要》)。

出处《别录》

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芜菁块根

原形态二年生草本,高达90厘米。块根肉质,球形、扁圆形或有时长椭圆形,须根多生于块根下的直根上。茎直立,上部有分枝,基生叶绿色,羽状深裂,长而狭,长30~50厘米,其中1/3为柔弱的叶柄而具有少数的小裂片或无柄的小叶,顶端的裂片最大而钝,边缘波浪形或浅裂,其他的裂片越下越小,全叶如琴状,上面有少许散生的白色刺毛,下面较密;下部茎生叶象基生叶,基部抱茎或有叶柄;茎上部的叶通常矩圆形或披针形,不分裂,无柄,基部抱茎。总状花序长,花小,鲜黄色,长约7毫米;萼片4,2列,展开;花瓣4,十字形,具长爪;雄蕊6,4强;雌蕊1,子房上位,1室,由1层膜质隔膜隔成假2室。长角果圆柱形,长3.5~6厘米,喙细长。花期春季。

本植物的花(芜菁花),种子(芜菁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性味苦辛甘,平。

①《别录》:"味苦温,无毒。"

②《饮膳正要》:"味甘,平,无毒。"

③《纲目》:"辛甘苦。"

功能主治开胃下气,利湿解毒。治食积不化,黄疸,消渴,热毒风肿,疔疮,乳痈。

①《千金·食治》:"主消风热毒肿。"

②《食疗本草》:"下气,治黄疸,利小便。根:主消渴,治热毒风肿。""冬月作菹煮作羹食之,能消宿食,下气,治嗽。"

③《饮膳正要》:"温中益气,去心腹冷痛。"

④《本草备要》:"捣敷阴囊肿大如斗,末服解酒毒,和芸薹根捣汁,鸡子清调涂诸热毒。"

⑤《医林纂要》:"利水解热,下气宽中,功用略同萝卜。"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或捣汁饮。外用:捣敷。

注意①《千金·食治》:"不可多食,令人气胀。"

②《本草衍义》:"过食动气。"

复方①治卒毒肿起,急痛:芜菁根大者,削去上皮,熟捣,苦酒和如泥,煮三沸,急搅之,出,敷肿,帛裹上,日再三易。(《补缺肘后方》)

②治疔肿有根:以蔓菁根、铁生衣等分,捣涂于上,有脓出即易。忌油腻、生冷、五辛、粘滑、陈臭。(《肘后方》)

③治乳痈疼痛寒热:蔓菁根叶,净择去土,不用洗,以盐捣敷乳上,热即换,不过三、五度。冬无叶即用根。切须避风。(《兵部手集方》)

④治男子阴肿大,核痛:芜菁根捣敷之。(《集疗方》)

⑤治豌豆疮:蔓菁根,捣汁,挑疮破,敷在上。(《肘后方》)

⑥治鼻中衄血:诸葛菜,生捣汁饮。(《十便良方》)

⑦治猘犬咬人重发:服蔓菁汁佳。(《补缺肘后方》)

⑧治小儿头秃疮:不中水芜菁叶,烧作灰,和猪脂敷之。(《千金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芜菁

药材名称芜菁

拼音Wú Jīnɡ

英文名root of Turnip

别名葑、须、蕵芜、荛、大芥、蔓菁、葑苁、芥、九英菘、九英蔓菁、诸葛菜、台菜、五美菜、大头菜、狗头芥。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芜菁的根及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assica rapa L.

采收和储藏:冬季及翌年3月间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芜菁 二年生草本,高达100cm。块根肉质,球形。扁圆形或长圆形,外皮白色、黄色或红色,内面白色,无辣味。茎直立,有分枝,下部稍有毛,上部无毛。基生叶大头羽裂成为复叶,长20-34cm,顶裂片和小叶很大,边缘波状或浅裂,侧裂片或小叶约5对,向下渐变小,上面有少数散生的刺毛,下面有白色尖锐刺毛;叶柄长10-16cm,有小裂片;中部及上部的茎生叶长圆披针形,长3-12cm,无毛,带粉霜,基部宽心形至少半抱茎。总状花序顶生;萼片4,稍开展,长圆形,外侧2枚略大,基部略呈囊状;花瓣4,黄色,倒披针形,长4-8mm,有短宽爪;雄蕊4长2短;雌蕊1,桂头头状。长角果细圆柱形,长3.5-8cm,具喙。种子球形,褐色或浅棕黄色,表面有细网状纹。花期3-4月,果期5-6月。

生境分部原产于欧洲。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性状性状鉴别 块根肉质,膨大成球形、扁圆形或长椭圆形,直径5-15cm。上部淡黄棕色,较光滑,下部类白色或淡黄色,两侧各有1条纵沟,沟中着生多数须状侧根,根头部有环状排列的叶痕。横切面类白色,木质部占大部分,主要为薄壁组织。气微,味谈。叶多皱缩成条状,基生叶展平后呈阔披针形,长20-50cm,羽状深裂,裂片边缘波状或浅齿裂,表面蓝绿色,疏生白色糙毛;叶柄长10-15cm,两侧有叶状小裂片。质厚。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块根(可食部分)含蛋白质,脂肪,糖类(包括葡萄糖,蔗糖,果糖),粗纤维,钙,磷,铁,核黄素,烟酸,维生素C。还含缬氨酸(valine),亮氨酸(leucine),精氨酸(arginine),蛋氨酸(methionine),天冬酰胺(asparagine),谷酰胺(glutamine),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谷氨酸(gglutamic acid),酪氨酸(tyrosine)以及对-香豆酸(p-coumar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龙胆酸(gentisic acid),苯丙酮酸(phenylpyruvic acid),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种子油中含前告伊春(progoitrin),葡萄糖庭荠素(glucoalyssin),葡萄糖异硫氰酸戊-4-烯酯(glucobrassicanapin),异硫氰酸烯丙酯(allylisothiocyanate),异硫氰酸丁-3-烯酯(3-butenylisothiocyanate),菜子甾醇(brassicasterol)和大量的芥酸(eruc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及亚麻酸(linolenic acid)。

药理作用叶、根的水提取物可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效。块根皮中含黄色油状物Rapine,在1:100000浓度时,有抑制细菌、真菌、酵母及人的某些寄生虫的作用。以其提取物饲喂大鼠7个月,可增加甲状腺中碘酪氨酸而降低碘甲腺氨酸的量,也就是干扰了甲状腺素后阶段的合成。

性味苦;辛;甘;温

归经心;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消食下气,解毒消肿。主宿食不化;心腹冷痛;咳嗽;疔疮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或捣汁饮。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1.《千金·食治》:不可多食,令人气胀。

2.《本草衍义》:过食动气。

各家论述1.《千金·食治》:主消风热毒肿。

2.《食疗本草》:下气,治黄疸,利小便。根:主消渴,治热毒风肿。冬月作俎煮作羹食之,能消宿食,下气,治嗽。

3.《饮膳正要》:温中益气,去心腹冷痛。

4.《本草备要》:捣敷阴囊肿大如斗,末服解酒毒,和芸薹根捣汁、鸡子清调涂诸热毒。

5.《医林纂要》:利水解热,下气宽中,功用略同萝卜。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炙黄芪

    药材名称炙黄芪拼音Zhì Huánɡ Qí英文名RADIX ASTRAGALI PREPARATA来源本品为黄芪的炮制加工品。性状本品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片,直径0.8~3.

  • 沙斑鸡

    药材名称沙斑鸡拼音Shā Bān Jī别名毛腿沙鸡、沙半斤、沙半鸡来源鸽形目沙鸡科毛腿沙鸡Syrrhaptes paradoxus (Pallas),以肉(去毛及内脏)入药。生境分部我国西部及东部地区

  • 窿缘小叶桉

    药材名称窿缘小叶桉拼音Lónɡ Yuán Xiǎo Yè ān别名露缘桉、风吹柳来源桃金娘科窿缘小叶桉Eucalyptus exsert F. V. Muell.,以叶入

  • 光叶水苏

    药材名称光叶水苏拼音Guānɡ Yè Shuǐ Sū别名望江青、天芝麻(《李氏草秘》),白马兰、泥灯心、野地蚕、白根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光叶水

  • 黑风藤

    药材名称黑风藤拼音Hēi Fēnɡ Ténɡ别名通气香、黑皮跌打、石拢藤、拉公藤、多花瓜馥木、埋罕[傣]来源番荔枝科瓜馥木属植物黑风藤Fissisfigma polyanthum (Hook

  • 海南茄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南茄药材名称海南茄别名金耳环、耳环锤来源茄科海南茄Solanum procumbens Lour.,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微苦,凉。有小毒。功能主治凉血散瘀,消肿止痛。主治

  • 硬枝黑锁梅

    药材名称硬枝黑锁梅拼音Yìnɡ Zhī Hēi Suǒ Méi别名锁梅、钻地风,疏风草(《滇南本草》),黑锁梅(《植物名实图考》),红刺泡、紫茵(《滇南本草》整理本)。出处《滇南本

  • 白刺

    药材名称白刺别名酸胖、哈尔马格、唐古特白刺来源蒺藜科白刺属植物甘青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r.以果实入药。秋季果实成熟采收,晒干。性味甘、酸,温。功能主治健脾胃,助消化,安神,

  • 狼杷草

    药材名称狼杷草拼音Lánɡ Pá Cǎo英文名Bur Beggarticks别名乌阶、乌杷、郎耶草、狼反映草、小鬼叉、豆渣草、针包草、引钱包、引线包、狼耻草、切才曼巴、叉子草、老蟹叉、田边菊、鬼叉出处

  • 锯鲨翅

    药材名称锯鲨翅拼音Jù Shā Chì来源药材基源:为锯鳐科动物尖齿锯鳐的鳍。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stis cuspidatus Latham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捕捞,捕杀后,将鳍割下,晒干。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