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臭蒿

臭蒿

药材名称臭蒿

拼音Chòu Hāo

别名牛尾蒿、海定蒿

来源药材基源:为艾科植物臭蒿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olomiaea edulis (Franch.) Shih [Saussurea edulis Franch.;p Vladimiria Edulis (Franch.) Ling]

采收和储藏:8-9月采收全草,阴干。

原形态臭蒿 一年生草本,高20-100cm。植株有浓烈臭味。根单一,垂直。茎直立,单生,稍粗壮,上部有腋生花序序枝,稍带紫红色。叶互生;有短叶柄或几无柄;茎下部与中产叶片长椭圆形,长6-12cm,宽2-4cm,二回栉齿状羽状分裂,裂片长圆形,有锯齿,基部稍平展,半抱茎;上部叶与苞片叶渐小,一回栉齿状羽状分裂。头状花序壮大球形或近球形,直径3-4mm,于茎顶或分枝端排成必穗状花序,并再组成密集或狭窄的圆锥花序;总苞片3层,宽椭圆形,背面无毛或有腺毛,边缘宽膜质,紫褐色或深褐色;花序凸起,半球形;雌花3-8朵,花冠狭圆锥状或狭管状;两性花15-30朵,花冠管状,檐部紫红色,外面有腺点。瘦果长圆状倒卵形,纵纹稍明显。花、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2400m的山坡、湖边草地、河谷、沙滩、田边等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长1-5cm,直径0.2-1cm中空或有髓,表面绿黄色至浅黄棕色,具多条纵棱有残叶柄和花序的枝。叶卷曲皱缩,暗绿色至棕绿色,完整的叶为二回羽状深裂,小裂片线状披针形。花序半球状,直径3-4mm,密集成复总状;总苞片3层,外层呈船形,膜质较宽,边缘褐色;花小,管状,紫质较宽,边缘褐色;花小,管状,紫红色或浅黄棕色。瘦果长圆形,长约1mm,棕褐色。体轻,质软。气特异,味苦,辣,微有清凉感。以色暗绿、叶多、花多、香气浓者为佳。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类圆形或圆多角形,有10多个棱脊。表皮细胞1层皮细胞1层,扁平长方形、方形,或不规则形,排列整齐,切向延长,外侧和内侧细胞壁较厚,外被角质层。皮层较窄,由6-10多层江壁细胞组成,类长方形,或不规则则形,切向延长,在纵棱处厚角组织发达。内皮层明显,为1列类长方形、多边形或方形的细胞,切向延长,可见凯氏点。中柱鞘纤维束发达,呈半圆形或帽关,断续排列成环,每束由100多至200多个纤维组成,木化,纤维有的胞腔小,有的胞腔稍大。维管束外韧型,24-40(-43)多个,断续排列成环,在棱脊内方多维管束稍大,韧皮部狭窄,韧皮薄壁细胞开状不规则。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较宽,导管径几排列成数行至10数行,木化。木射线由1-2列薄壁细胞组成,靠近髓部有维管束鞘纤维束,髓细胞类圆形,微木化,有的髓细胞可见多数壁孔,近中心髓细胞的壁较薄。中心髓腔较大,较嫩的茎中心髓空小或无。

粉末特征:黄褐色。中柱鞘纤维多见,常为成束的断节,有两种,壁稍薄者,平面末端渐尖或稍钝圆,长327-1460m,直径15-25μm。另一种纤维壁厚,偶见,长10-844μm,直径3-9μm。花粉粒较多见,圆球形或近于形,极面观三裂圆形,直径26-28μm,萌发孔3,萌发沟3,外壁稍厚,表面有点状纹理,不明显,膜孔有的呈沫状突起。导管较多。主为肯绷纹孔,赤有梯纹,螺纹,直径8-28μm。茎表皮细胞表观呈长方形或长纹锤形,细胞中可见颗粒状物质,有的表皮细胞有气孔,为不定式苞片组织碎片,易见,淡黄色或淡紫红色,表皮细胞表观类长方形、长纹锤形或长状三角形。花瓣裂片表皮细胞少见,呈纺锤形、类方状多角形,壁明显增厚。腺毛较少见,主要存在于总苞先端,花瓣基部及叶上,总苞及叶上的腺毛多无明显的柄,头由2-4(-6)-8个细胞组成,腺头直径28-50μm,花瓣基部上的腺柄明显可见,2-6个细胞组成,排在两列。非遥毛,偶见,为本字毛。存在于叶下表皮,单细胞头柄为5-6个细胞组成,渐近基部细胞渐小,常存在于叶及苞片中,叶下表皮垂周壁波状弯曲。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湿热;消肿毒。主湿热黄疸;胆囊炎;痈肿毒疮;湿疹疥瘌;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6g。外用:适量,捣敷;或绞汁涂。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灯心草

    《中国药典》:灯心草药材名称灯心草拼音Dēnɡ Xīn Cǎo英文名MEDULLA JUNCI别名秧草、水灯心、野席草、龙须草、灯草、水葱来源本品为灯心草科植物灯心草Juncus effusus L.

  • 母丁香

    《中药大辞典》:母丁香药材名称母丁香拼音Mǔ Dīnɡ Xiānɡ别名鸡舌香(《抱朴子》),亭炅独生(《酉阳杂俎)),雌丁香(《本草蒙筌》)。出处《雷公炮炙论》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果实。果实将成熟

  • 秋唐松草

    药材名称秋唐松草拼音Qiū Tánɡ Sōnɡ Cǎo别名烟锅草、东亚唐松草来源毛茛科秋唐松草Thalictrum thunbergii DC.,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化

  • 白苏叶

    《中药大辞典》:白苏叶药材名称白苏叶拼音Bái Sū Yè别名荏叶(《别录》)。出处《本草图经》来源唇形科植物白苏的叶片,夏、秋采叶,置通风处阴干。或连嫩茎采取,切成小段,晒干。化

  • 牛奶树子

    《中药大辞典》:牛奶树子药材名称牛奶树子拼音Niú Nǎi Shù Zǐ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桑种植物对叶榕的果实。夏、秋果实成熟时采收。性味《岭南采药录》:"味酸,性

  • 宽叶返魂草

    药材名称宽叶返魂草拼音Kuān Yè Fǎn Hún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麻叶千里光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necio cannabifolius Less.采收和储藏:7-8月

  • 裕民贝母

    药材名称裕民贝母拼音Yù Mín Bèi Mǔ英文名Bulbus Fritillariae Yuminensis别名蓝花贝母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裕民贝母Fritillaria

  • 沙芥

    《全国中草药汇编》:沙芥药材名称沙芥拼音Shā Jiè别名沙芥菜、山萝卜来源十字花科沙芥Pugionium cornutum Gaertn ,以全草、根入药。生境分部东北、西北。性味全草:辛

  • 橘叶巴戟

    药材名称橘叶巴戟拼音Jú Yè Bā Jǐ别名橘叶鸡眼藤、水冬瓜、椿根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海巴戟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rinda citrifolia L.采收和储藏:秋季挖根,洗净,晒

  • 椰子皮

    药材名称椰子皮拼音Yē Zi Pí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椰子的根皮。全年可采。原形态椰子(《海药本草》),又名:胥余(《史记》),胥耶(《汉书》),越王头(《南方草木状》),椰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