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肥皂核

肥皂核

《中药大辞典》:肥皂核

药材名称肥皂核

拼音Féi Zào Hé

别名肥皂子(《药材学》)

出处《纲目》

来源为豆科植物皂荚种子。9~10月间采取果实,干燥后剥取种子,晒干,置干燥处,防蛀。

性状干燥种子呈类球形,一端略狭尖,长1.5~2厘米,阔1.5~1.8厘米,厚1~1.2厘米。外皮黑色,光滑,种脐位于尖端呈棕色点状。剥开种皮,见白色子叶2片。以个大、黑褐色、饱满坚实、有光泽、无霉蛀者为佳。

性味《纲目》:"甘,温,无毒。"

功能主治吐顽痰,治风秘,下痢,疮,癣。

①《纲目》:"除风气。"

②《本经逢原》:"治大肠风秘。"

③《本草求真》:"治头面霉疮。"

④《本草求原》:"吐顽痰。"

⑤《药材学》:"治风湿,下痢,疮癣,淋疾。又用为祛痰剂、利尿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肥皂核

药材名称肥皂核

拼音Féi Zào Hé

英文名Seed of Chinese Coffeetree

别名肥皂子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肥皂荚Gymnocladus chinensis Baill.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ymnocladus chinensis Baill.

采收和储藏:9-10月采取果实、有光泽者为佳。

原形态皂荚乔木,高5-12m,无刺。二回羽状复叶,具羽片6-10;小叶20-24枚,矩圆形至长圆形,长1.5-4cm,宽1-1.5cm,先端圆或微缺,基部略呈斜圆形,两面密被短柔毛。总状花序顶生,花杂性,白色或带紫色;花西风下垂;花萼长5-6mm,有10脉,密被短柔毛,裂片5,披针形;花瓣5,较萼略长;雄蕊10,5长5短;子房长椭圆形,无毛,无子房柄。荚果长椭圆形,长7-12cm,宽3-4cm,扁或肥厚,具种子2-4颗。花期4-5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1500m的山坡杂木林中、岩边或村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呈类球形,一端略狭尖,长1.5-2cm,宽1.5-1.8cm,厚1-1.2cm。外皮黑色,光滑,种脐位于尖端,呈棕色点状。剥开种皮,见白色子叶2片。以个大、黑褐色、饱满坚实、有光泽者为佳。

化学成分种子含半乳甘露聚糖胶(galactomannan gums)。

性味甘;温

归经肺;心;大肠经

功能主治祛痰;通便;利尿;杀虫。主顽痰阻塞;大肠风秘;下痢;淋证;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

各家论述1.《本草纲目》:除风气。

2.《本经逢原》:治大肠风秘。

3.《本草求真》:治头面霉疮。

4.《本草求原》:吐顽痰。

5.《药材学》:治风湿,下痢,疮癣,淋疾。又用为祛痰剂、利尿剂。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兵豆

    药材名称山兵豆来源大戟科山兵豆Phyllanthusreticulatus Poir.,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涩,平。功能主治消炎,收敛,止泻。主治痢疾,肠炎,肠结核,肝炎,肾炎,小儿疳积。用法

  • 向日葵花

    《中药大辞典》:向日葵花药材名称向日葵花拼音Xiànɡ Rì Kuí Huā出处《民间常用药汇编》来源为菊科植物向日葵的花蕾,秋季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向日葵

  • 刺石榴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石榴药材名称刺石榴拼音Cì Shí Liu别名山石榴来源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峨眉蔷薇Rosa omeiensis Rolfe,以果入药。果成熟时采,去果柄及宿萼,

  • 千只眼

    药材名称千只眼别名臭漆、透光草来源芸香科九里香属植物千只眼Murraya tetramera Huang,以叶和根入药。夏秋采叶,秋季采根,洗净切段,均可鲜用或阴干备用。性味辛、微苦,微温。功能主治祛

  • 牛西西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西西药材名称牛西西拼音Niú Xī Xī来源为蓼科酸模属多种植物的统称。除皱叶酸模、羊蹄和齿果酸模外,尚有巴天酸模Rumex patientia L.,乳突叶酸模R.

  • 海南蒟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南蒟药材名称海南蒟拼音Hǎi Nán Jǔ别名山胡椒来源胡椒科胡椒属植物海南蒟Piper hainanense Hemsl.,以全株入药,但以根为最好。全年可采,洗净切

  • 臭山牛蒡

    药材名称臭山牛蒡拼音Chòu Shān Niú Bànɡ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山牛蒡的全草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nurus deltoides (Ait.) Nadai [Ono-pordu

  • 风叶藤

    药材名称风叶藤别名毛叶白粉藤、左爬藤、葫芦叶、粗壳藤、左边藤来源葡萄科风叶藤Cissus assamica (Laws.) Craib,以根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广东、广西、云南。性味淡、微涩,平。功能

  • 菩萨鱼

    药材名称菩萨鱼拼音Pú Sà Yú别名斗鱼,花蝶鱼(薛德焴《系统动物学》),钱丬鱼(《脊椎动物分类学》),蝴蝶鱼、火烧板(《中国动物图谱·鱼类》)。出处《陆川本

  • 禹州漏芦

    药材名称禹州漏芦拼音Yǔ Zhōu Lòu Lú英文名RADIX ECHINOPSIS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蓝刺头Echinops latifolius Tausch 或华东蓝刺头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