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绵毛马兜铃

绵毛马兜铃

药材名称绵毛马兜铃

拼音Mián Máo Mǎ Dōu Línɡ

英文名Wooly Dutchmanspipe Herb

别名寻骨风、黄木香、毛香、猴耳草

来源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绵毛马兜铃Aristolochia mollissima Hance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泥沙、干燥。

原形态多年生缠绕草本,全株密被黄白色绵毛。根茎细圆柱形,横生,有多数须根。叶互生,卵贺状心形,长宽几相等,3~8cm,先端短尖,全缘;叶柄长2~5cm。花单生于叶腋,花梗近中部具1叶状苞片;花被弯曲成烟斗形,顶端3裂,带紫色;雄蕊6,贴生于花柱体周围;子房下位,6室。蒴果圆柱形,沿背缝线具有宽翅,黑褐色,6瓣裂。花期6~8月,果期9~10。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草丛和沟旁路边。主产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河南、陕西亦产。

性状本品根茎呈细圆柱形,多分枝,长短不一,直径0.2~0.5cm;表面棕黄色,有细纵纹及节,节处有须根,有的有芽痕;质韧,断面黄白色,有放射状纹理。茎细长,淡绿色,密被白柔毛。叶互生,叶柄长1.5~3cm,叶片灰绿色;皱缩,展平后呈卵圆形或卵状心形,先端钝圆或短尖,基部心形,两面密被白柔毛,下表面更多,全缘,脉网状。气微香,味苦而辛。

化学成分马兜铃酸A、D (aristolochic acid A、D)、马兜铃内酰胺、香草酸、尿囊素(allantoin)、挥发油等。

鉴别(1)本品茎的横切面:表皮细胞类方形,外壁稍突出,被角质层;多细胞非腺毛甚多。皮层较窄。中柱鞘纤维6~10余列连接成环带,壁木化。维管束6~8个,大小不等。韧皮部细胞皱缩。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类圆形,直径17~72μm。髓部明显。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并含淀粉粒。

(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30ml,浸渍过夜,滤过。取滤液5ml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再加2%间二硝基苯的乙醇溶液与10%氢氧化钾的乙醇溶液各1ml,加热2分钟,显血红色。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

性味辛、苦、平。

功能主治祛风、活络、止痛。用于风湿痹痛,关节酸痛。

用法用量9~15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星毛羊奶子

    药材名称星毛羊奶子拼音Xīnɡ Máo Yánɡ Nǎi Zǐ英文名Stellate Elaeagnus别名星毛胡颓子、牛奶、马奶。出处始载于《东北林学院植物研究室汇刊》。来源药材基源:为胡颓子科植物

  • 新疆延胡索

    药材名称新疆延胡索拼音Xīn Jiānɡ Yán Hú Suǒ别名西延胡索、延胡索、元胡。出处明代陈嘉谟《本草蒙筌》延胡索附图有西玄胡索,无说明。李中立《本草原始》指出:"西玄胡索外黑内黄。"新疆在西

  • 扁藤

    《中药大辞典》:扁藤药材名称扁藤拼音Biǎn Ténɡ别名腰带藤、羊带风(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扁骨风(《广西中草药》)。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葡萄科植物扁担藤的藤茎及

  • 白蜡树叶

    药材名称白蜡树叶拼音Bái Là Shù Yè出处《贵州植药调查》来源木犀种植物白蜡树的树叶,详"白蜡树皮"条。性味辛,温。功能主治调经,止

  • 黄茄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茄花药材名称黄茄花拼音Huánɡ Qié Huā别名格纹叶木槿、野棉花来源锦葵科黄茄花Hibiscus cancellatus Roxb.,以根、花入药。生境

  • 蜀葵根

    《中药大辞典》:蜀葵根药材名称蜀葵根拼音Shǔ Kuí Gēn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蜀葵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蜀葵花"条。化学成分根含大量粘质;一年生根的粘质

  • 岩豆藤根

    药材名称岩豆藤根拼音Yán Dòu Ténɡ Gēn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豆科植物贵州崖豆藤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贵州崖豆藤,又名:大血藤、血贯肠、老鸦藤、老菀豆藤、

  • 古钮菜

    《中药大辞典》:古钮菜药材名称古钮菜拼音Gǔ Niǔ Cài别名白花菜、扣子草(《广州植物志》),七粒扣、五地茄、乌疔草、耳坠仔(《福建中草药》)。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茄科植物少花龙葵

  • 密穗砖子苗

    药材名称密穗砖子苗拼音Mì Suì Zhuān Zǐ Miáo来源莎草科密穗砖子苗Mariscus compactus (Retz.)Druc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藏

  • 酸枣树皮

    药材名称酸枣树皮拼音Suān Zǎo Shù Pí英文名root-bark of Spine Date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iziph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