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红茎黄芩

红茎黄芩

药材名称红茎黄芩

拼音Hónɡ Jīnɡ Huánɡ Qín

英文名Redstem Skullcap

别名多子草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红茎黄芩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utellaria yunnanensis Levl

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鲜用或是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匍匐,密生须根;茎高30-35cm,直立或斜倾状,钝四棱形,具槽,常呈粉红色或淡红色,近几无毛或略被短柔毛。叶通常3-4对;叶柄长5-12mm,腹凹背凸,被腺毛及柔毛,常为水红色;叶片长卵形、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圆形,长3-13cm,宽1.5-5.5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圆形,稀为楔形,边缘疏生极不明显的小齿或浅波状或近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或水红色,密生下凹腺点。花对生,排列成顶生或间有少数腋生的长9-15cm的总状花序;总花梗长2.5-3.5mm,与序轴均淡红色,密被微柔毛及具腺柔毛;苞片退化;花萼紫红色,长约2mm,果时增大,长约3mm,外被微柔毛,盾片开展,半圆形,高1.5mm,果时高达4mm;花冠于冠冠筒长1-1.2cm,前方基部曲膝状向上渐增大,冠檐二唇形,上唇盔状,两侧裂片卵圆形;二强雄蕊,花丝扁平,中部以下被纤毛;花盘肥厚,前方呈指状伸长且超过子房;花柱细长,子房光滑。小坚果成熟时暗褐色,三棱状卵圆形,具瘤。花期4月,果期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林下或山谷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凉血解毒。主眩晕;目亦肿痛;翳障遮睛;肺热咯血;暑热烦渴;痈疮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株有清火明目的功能。用于目热、生翳、发热。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麻杆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麻杆药材名称山麻杆拼音Shān Má Gǎn别名野火麻来源大戟科山麻杆Alchornea davidii Franch.,以茎、皮、叶入药。生境分部陕西及长江流域。性味

  • 鲤鱼肠

    《中药大辞典》:鲤鱼肠药材名称鲤鱼肠拼音Lǐ Yú Chánɡ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肠。功能主治①《唐本草》:"主小儿肌疮。"②《纲目》:"

  • 路边草

    《中药大辞典》:路边草药材名称路边草拼音Lù Biān Cǎo别名星星蒿、花叶鱼鳅串、鸡儿肠。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窄叶鸡儿肠的全草。夏、秋采收,阴干或鲜用。原形态多年生藤本,高2

  • 海南茄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南茄药材名称海南茄别名金耳环、耳环锤来源茄科海南茄Solanum procumbens Lour.,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微苦,凉。有小毒。功能主治凉血散瘀,消肿止痛。主治

  • 羯布罗香

    药材名称羯布罗香拼音Jié Bù Luó Xiānɡ出处羯布罗香与龙脑香一样系外来药物。《本草衍义》引《大唐西域记》云:"西方秣罗矩咤国,在南印度境,有羯布罗香。干如松株,叶异,湿时无香。采干之后折之

  • 野荔枝果

    药材名称野荔枝果拼音Yě Lì Zhī Guǒ英文名Dendrobenthamia angustata (Chun)Fang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尖叶四照花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ndr

  • 奶浆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奶浆果药材名称奶浆果拼音Nǎi Jiānɡ Guǒ别名异叶榕、大山枇杷、牛奶子、大斑鸠食子来源桑科奶浆果Ficus heteromorpha Hemsl.,以果入药。生境分部长江流

  • 糖茶藨

    《全国中草药汇编》:糖茶藨药材名称糖茶藨拼音Tánɡ Chá Pāo来源虎耳草科糖茶藨Ribes emodens Rehd.,以茎、枝入药。生境分部陕西、山西、四川、云南。性味杆、

  • 扒地蜈蚣

    药材名称扒地蜈蚣别名扛棺回来源萝藦科娃儿藤属植物扒地蜈蚣Tylophora renchangii Tsiang.,以叶入药。随时可采,晒干,一般鲜用。性味微酸、涩,平。功能主治活血散瘀,解毒。用于各种

  • 红半边莲

    《中药大辞典》:红半边莲药材名称红半边莲拼音Hónɡ Bàn Biān Lián别名半边风、山蚂蝗、红莲(《广西药植名录》),鬼边榜、大半边莲(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