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红升丹

红升丹

药材名称红升丹

拼音Hónɡ Shēnɡ Dān

别名五灵升药、大红升、大升丹、小金丹

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银、火硝、白矾朱砂雄黄、皂矾制炼而成的红色氧化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生境分部红升丹主产于四川重庆、陕西西安、山东济南、吉林。其他地区亦可制造。

性状性状鉴别 为橘红色的结晶体粉末或块状。质重,无臭,微带金属性涩味。遇强光及热能逐渐析出水银而变成黑色,成为剧毒品。

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氧化汞(HgO),其中含汞约92.12%,尚含少量二硫化砷(As2S2)。

药理作用1.抗菌作用:用红升丹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乙型链球菌、伤寒杆菌等7种细菌在培养皿中进行抑菌试验,结果发现:7种细菌对红升丹均为高度敏感,红升丹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据测定,红升丹对常见化脓性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的杀灭效力比杀菌力强的消毒剂石炭酸还大100倍以上。其抑菌作用机理是因为汞的化合物能和病原微生物呼吸酶中的巯基(-SH)结合,使其固定而失去原有活动力,从而使病原微生物陷于窒息状态而死亡。而且汞离子能与细菌体内蛋白生成不溶性蛋白盐沉淀,使细菌被杀死。

2. 毒性:用花生油调配红升丹呈混悬液,每组小鼠16只,给药剂量按30mg/kg等比级数1.5倍递增,经口灌胃。用寇氏法计算半数致死量为120.98 ± 1.71mg/kg,属中等毒性药物;在切掉大白鼠全层皮肤的2cm×2cm创面上撒布红升丹干粉4小时后,血脑、肝、肾等组织的含汞(Hg)量明显升高,内脏组织的含汞量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递增,以肾脏含汞量最多,其次为肝、血脑,各组各项含汞量均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红升丹蓄积系数为5.3,属轻度蓄积,但已和中度蓄积系数相临界。在蓄积毒性实验后,对存活的心、肝、肾、脑等脏器组织进行病检观察,发现均有不同程度的瘀血、浊肿、坏死等病理改变。其原理是因为汞是一种原浆毒,与体内各种蛋白酶的巯基(-SH)具有特异性亲和力,能抑制酶的活性,引起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汞,可与体内蛋白形成疏松的蛋白化合物,使细胞发生各种营养不良性改变,甚至坏死。汞可通过肾、肝、结肠粘膜排泄,主要以肾脏为主,占汞全部吸收量的75%,汞由肾脏排泄时,会抑制实质细胞巯基酶系统的活性,故急性中毒者可见肾肿大,皮质增厚,肾小管上皮肿大坏死。

鉴别不溶于水及乙醇,能溶于稀盐酸和稀硝酸。放在铁片上烧,则红色逐渐变成黑褐色,冷后又恢复原色;其盐酸溶液,通硫化氢,生成黑色硫化汞沉淀。加碘化钾溶液,即可生成红色碘化汞沉淀。

炮制此丹的处方与制法,历代医家均有所不同。基本原料为水银30g,火硝60g,白矾15g,雄黄15g,朱砂6g,皂矾18g。制作步骤:先将火硝、二矾研碎,加火酒两许,炖化,待干即研细,另将余药研细,再一同研至不见水银星为度。入阳城罐中,上以铁盏盖严,用纸条密封,并以盐泥或煅石膏以水调封固。然后用炭火烧炼盛药之罐。先用底火煅一炷香(约l小时),再用半罐火煅一炷香,最后用平罐火再煅一炷香。去火。煅时频用冷水拂拭覆盖罐口之铁盏。俟冷开罐,附着于铁盏下之红色结块即是红升丹,刮下置有色瓶中存贮。罐下残余物质即“灵药渣”,又称“红粉底”。上述升炼方法系疡科习用之法。近时大量制造时,改用平底铁锅代替阳城罐,用煤火代炭火。

性味辛;热;有大毒

归经脾;肺经

功能主治拔毒提脓;去腐生肌;杀虫燥湿。主疔疮痈疽;瘘管窦道;瘿瘤瘰疬;乳癌乳痈;疥癣;湿疹;梅毒;一切顽疮久溃不敛;晦暗紫黑;脓出不畅;腐肉不去;新肉难生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极细末,或与其他药配成散剂;或制成药捻插入疮口。内服:0.03-0.06g, 装胶囊。

注意本品有毒,一般不宜内服。外用亦不宜大量持久使用,近口、眼、乳头、脐中等部位不宜用;疮面过大时亦不宜用,以防蓄积中毒。肝肾功能不全者、孕妇禁用。

1.《串雅内编》:“升丹为外科要药,不能不用,然总宜陈至五七年者方可用。且须少用为妙。如系背疮及胸腹诸疮之溃大者,更须慎用,往往有疮未愈,而升药热毒攻入腹内,以致口干喉破者,人多不知也。”2.《矿物本草》:“外疡腐肉已去或脓水已净者,不宜再用;孕妇及肝、肾功能差者忌用;汞过敏者忌用。”

复方本品炼制时,“结胎”在下,“丹”升于上,其色鲜红,故名红升丹。大升丹,系与红粉(小升丹)相对而言,其升炼方法与主治病症虽与红粉相似,而去腐生肌之力则更胜一筹,故名。

各家论述论红升丹去腐生新,功胜红粉:1.高秉钧:“升者春生之气。既可去腐,又可生新。”(《谦益斋外科医案》)2.顾世澄:“红升丹不独提脓,且能生肌,如疮毒淌水者用之,次日即转稠脓。此丹功效,用之一面提脓,一面长肉,肌肉长平,仍以此丹上之,即可结疤收口,首尾并用,所以为神也。""阳城罐升炼红升丹,名曰大升,不比三仙丹、小升力单,只可施于疮疖,若痈疽大证,非大升不能应手。”(《疡医大全》)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苦瓜藤

    《中药大辞典》:苦瓜藤药材名称苦瓜藤拼音Kǔ Guā Ténɡ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瓜的茎。夏、秋采取。性味苦,寒。①《陆川本草》:"苦,寒。"②《四

  • 乳腐

    药材名称乳腐拼音Rǔ Fǔ别名乳饼(《本草蒙筌》)。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牛乳等乳类的加工制成品。制法《纲目》:"乳腐,诸乳皆可造之,惟以牛乳者为胜。《耀仙神隐书》:造乳饼法,以牛乳一斗,绢

  • 天胡荽

    《全国中草药汇编》:天胡荽药材名称天胡荽拼音Tiān Hú Suī别名金钱草[江西]、满天星[四川]、破铜钱、明镜草、铺地锦[广东、湖南]、盆上芫茜、星秀草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天胡荽Hydroc

  • 钓竿柴

    药材名称钓竿柴拼音Diào Gān Chái别名钓鱼竿来源蔷薇科钓竿柴Neillia ribesioides Rehd.,以根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苦、酸、甘,凉。功能主治利水除

  • 藤檀

    药材名称藤檀拼音Ténɡ Tán别名降香、大香藤、痛必灵、梣果藤、丁香柴来源豆科黄檀属植物藤黄檀Dalbergia hancei Benth.,以茎和根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碎,晒

  • 水龙胆草根

    药材名称水龙胆草根拼音Shuǐ Lónɡ Dǎn Cǎo Gēn别名食疙瘩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腺花香茶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bdosia adenantha(Diels)Hara采收和

  • 三角叶风毛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角叶风毛菊药材名称三角叶风毛菊别名白牛蒡根、翻白叶、毛叶威灵仙、大叶防风来源菊科三角叶风毛菊Saussurea deltoidea (DC.) C. B. Clarke,以根入药

  • 延胡索

    《中国药典》:延胡索药材名称延胡索拼音Yán Hú Suǒ英文名RHIZOMA CORYDALIS别名玄胡素、元胡来源本品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

  • 水翁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翁花药材名称水翁花拼音Shuǐ Wēnɡ Huā别名水香、酒翁、土槿皮[树皮名—广东]来源为桃金娘科水榕属植物水榕Cleistocalyx operculatus (Roxb.)

  • 苦生叶

    药材名称苦生叶来源玄参科苦生叶Torenia vagans Roxb.,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牙痛,口腔炎,小儿疳积。用量3~5钱。外治外伤感染,毒蛇咬伤